维吾尔族达瓦孜 维吾尔族达瓦孜:维吾尔族达瓦孜-达瓦孜简介,维吾尔族达瓦孜-历史溯源_达瓦孜

"达瓦孜" 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在维吾尔语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

达瓦孜_维吾尔族达瓦孜 -达瓦孜简单介绍

"达瓦孜" 是维吾尔族1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在维吾尔语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
.,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 "达瓦孜"几经兴衰,以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特色,精湛的技艺和惊险的表演流传至今。

达瓦孜_维吾尔族达瓦孜 -历史溯源

(wWw.aIhUaU.com]
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汉代传入中原,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盛行。在历史上,许多"达瓦孜"世家代代传艺不衰,有的甚至西出国门,沿丝绸之路,曾到印度、红海之滨、埃及等地卖艺。


.


最早记载这一技艺的大约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他在《西京赋》中,有"临回望之广场,呈角抵之妙戏……。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之语,描述了两位艺人索上相逢的情景。东汉定都洛阳,称长安为西京,赋中回述的是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汉武帝为夸耀国家的富足,国力的强盛,在乎乐观设宴款待四夷宾客,高堂华屋,酒池肉林,同时召集各族民间艺人,"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可见公元前108年便已有走绳了。
"达瓦孜"从1953年起,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表演项目,已历时四届了。到目前已成为"民动会"中不可缺少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达瓦孜"节目荣获国家首次设立的表演奖。"达瓦孜"在历届民运会上以它独特的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精湛的技艺,摘取了表演项目的桂冠。

达瓦孜_维吾尔族达瓦孜 -"民动会"

为了使"达瓦孜"艺术发扬光大,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0年批准,将长期流传在民间的维吾尔族"达瓦孜"艺术人员改编成为新疆杂技团的1个演出队。1997年6月22日,"达瓦孜"传人阿迪力·吾守尔以13分48秒成功地横跨了我国长江三峡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关于达瓦孜的起源,民间还有一些传说。

"民动会""达瓦孜"从1953年起,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表演项目,已历时四届了。到目前已成为"民动会"中不可缺少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达瓦孜"节目荣获国家首次设立的表演奖。"达瓦孜"在历届民运会上以它独特的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精湛的技艺,摘取了表演项目的桂冠。
为了使"达瓦孜"艺术发扬光大,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0年批准,将长期流传在民间的维吾尔族"达瓦孜"艺术人员改编成为新疆杂技团的1个演出队。1997年6月22日,"达瓦孜"传人阿迪力·吾守尔以13分48秒成功地横跨了我国长江三峡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1、传说一:

这种活动形式之所以流传于世,是来自1个传说。古时候,维吾尔人民居住的1个地方,出现1个妖魔,它在空中来去,呼风唤雨,残害百姓,黎民叫苦不迭。这时,有一位英武少年,见义勇为,他在平地竖起一根30米高的木杆,用一根长约60米的绳索从木杆顶端连结地面,然后踩升而上,与妖魔搏斗,终于将其杀死,为百姓除了大害。从此,高空走绳就流传并发展起来,成为维吾尔民族的娱乐形式。

2、传说二:

维吾尔族的老人们常常这样讲述"达瓦孜"诞生的故事:传说两千年前,阿克苏地区的乌什县涌出了一眼大泉。泉水灌溉农田,禾稻飘香;泉水流进牧场,牛马肥壮。但奇怪的是,这眼泉水的中央长了一棵大树,在太阳出来之前,如果爬上树去,就会发现远处的山上,有许多繁华的城市、亭台、楼阁、殿宇,还有行人的鲜明服饰等。
有一天突然来了3个老婆子,看中了这眼泉,想独占它。为了驱赶这里的人群,她们施展魔法,一会儿刮风,扬沙吹打人面,一会儿下雨,冲毁良田。这个坏消息传到西边的1个地方,有一名叫乌勃利沙拉的青年,为了弄明白灾难的原因,只身赶到乌什县。
正当老百姓们向乌勃利沙拉吐诉苦难遭遇时,忽然雷电又起。乌勃利沙拉昂首仰望天空,发现云端里有3个狞笑着的老婆子。于是,他对众人说:"妖孽在云端里,捉住他们"。"天上地下相距十万八千里,有什么办法?"人们忧郁地问。乌勃利沙拉机警过人。他说:"我们可以用绳子绑起木杆子,一直插到云端里去。"
第一次,木杆子不够高;第二次,仍然差一点;第三次,终于竖起一根直插云端的木杆子。从杆的顶端扯起的一根长绳,一直系到地面。乌勃利沙拉手持一根木杆,沿着绳子,1步1步登上了天空。一场星空大战激烈地开始了。乌勃利沙拉有进无退,跌倒了爬起来,累了喘口气,继续战斗,经过斗智斗勇,他终于打败了魔鬼老婆子。
天空变得晴朗起来,大地重新长出了稻禾、牧草,乌勃利沙拉成了大家崇拜的英雄。后来,人民为了感激这位青年,就开始练习"达瓦孜"。

维吾尔族达瓦孜 维吾尔族达瓦孜:维吾尔族达瓦孜-达瓦孜简介,维吾尔族达瓦孜-历史溯源_达瓦孜

达瓦孜_维吾尔族达瓦孜 -艺术特色



"达瓦孜"表演多在喜庆节日期间举行,高空走绳表演起来惊心动魄,兼有体育和杂技的双重特点。达瓦孜表演场地独特有趣,它需占地面积100×60米,中间耸立主杆高30米,最高处扎有牌楼,彩旗迎风招展,似空中楼阁,特别使人注目。牌楼横杆两端栓有吊杠(秋千)和吊环,供表演者使用。80米长的主绳像一条长蛇头尾相连将地面和牌楼接为一体,显得格外壮观。达瓦孜表演通过地面动作到高空走绳和空中吊杠的组合技巧,展现达瓦孜的全过程。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其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演练。演员表演时更加引人入胜,男女青年"达瓦孜"个个伸手不凡,表演者手持长约6米的平衡杆,不系任何保险带,在绳索上表演前后走动、盘腿端坐、蒙上眼睛行走、脚下踩着碟子行走、飞身跳跃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技艺。在维吾尔族民间乐曲的伴奏下,高空走索演员踏着节拍跳舞歌唱,迅速替换着高难技巧,表演幽默,场面热闹非凡,极富特色。整个表演惊险动人。今天的"达瓦孜"表演通过地面动作到高空走绳和空中吊杠的组合技巧,展现"达瓦孜"的全过程,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6451/524664475266.html

更多阅读

阿兰.达瓦卓玛 阿兰达瓦卓玛图片

阿兰.达瓦卓玛:生日:1987年7月25日,藏族,身高168cm,体重41KG,特长:声乐、二胡、舞蹈,所在地:北京,民族:藏族,职业:在校学生。捧出了滨崎步、幸田来未、宝儿等红歌手的日本流行音乐界的龙头老大艾回唱片,最近开始力捧成都美少女——藏族女孩阿兰.达

维吾尔族将军曹达诺夫 曹达诺夫.扎依尔少将

195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政工会于广州召开。23日上午,毛泽东主席接见会议代表,见一将军鹰鼻蓝眼,面貌耸异,不类汉人,驻足,握手,问:“你是新五军的吧?”其旁一将军介绍曰:“他叫曹达诺夫,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维吾尔族人。”毛泽东喜曰:“你

谭小芳:企业如何走好经营的钢丝?

  品牌的创建过程就如同新疆“达瓦孜”传人赛买提?艾山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的走钢丝极限挑战——稍不小心,就抱憾终身。其中,过度效应就是扰乱战略的心魔之一。  无可否认,品牌忠诚度在品牌三要素里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这

旅游企业负债经营 旅游企业经营的过度效应

旅游品牌的创建过程就如同新疆“达瓦孜”传人赛买提8226;艾山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的走钢丝极限挑战——稍不小心,就抱憾终身。其中,过度效应就是扰乱战略的心魔之一。无可否认,品牌忠诚度在旅游品牌三要素里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赛买提・艾江 赛买提・艾江-创世界纪录,赛买提・艾江-简介

赛买提・艾江是“高空王子”阿迪力的亲侄子,现年24岁,新疆达瓦孜传人,达在维吾尔语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已经创造了多项高空走

声明:《维吾尔族达瓦孜 维吾尔族达瓦孜:维吾尔族达瓦孜-达瓦孜简介,维吾尔族达瓦孜-历史溯源_达瓦孜》为网友树深时见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