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stav Mahler -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G大调,作于1899-1900年,1901年11月25日在慕尼黑由马勒指挥首演。这首交响曲与《第三交响曲》互为联系,《第三交响曲》原计划第七乐章为“孩子对我说”,后把这个乐章移至这首交响由的第四乐章。
(海丁克)

马勒自己对这首交响曲的解说为:“在前面3个乐章中,笼罩着一种较高境界的沉静肃穆气氛,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毛骨惊然。在最后的乐章中,孩子(他在前生中就已属于这一较高境界)告诉我们它意味着什么。”而这首交响曲最后乐章的歌曲《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据《少年的魔角》中的《天堂装满小提琴》一曲而谱曲。
马勒 (1860—1911 ,奥地利作曲家 ) 的一生就像一部规模宏伟的交响哲学史诗,他的每一首交响曲都是这部史诗的不同篇章。如果为这部史诗取一个总名,它该称为“灵魂放逐史”或“精神流浪史”。在现实世界中,马勒没有他真正可归属和认同的故乡;在上帝的国度中,又不是他真正可安身立命之处。于是他只有不断地追寻,而他所创作的乐曲,也就一一记录下这些心灵飘泊的过程。
马勒学者保罗·贝克认为,马勒的《第四交响曲》是在描述“超升至极乐净土的旅途”,在这首乐曲之中,死亡则是以友善的面貌引领人们走入他的音乐天国。为了更进一步分析《第四交响曲》在描述天国旅途之中的精神转变。
(阿巴多)
版本介绍
1.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Mathis演唱),DG, 1991年版,CD编号419 863-2,《企鹅》评介三星。
2.赛尔1966年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版(Raskin演唱),Sony,CD编号SBK46535。这张唱片上另有马勒的《旅伴之歌》,《企鹅》评介三星带花。
3.西诺波里1991年指挥爱乐乐团版(Gruberova演唱),DG,CD编号437 527-2,《企鹅》评介三星。
4.海丁克1992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McNair演唱),Philips, CD编号434 123-2。
5.伯恩斯坦1987年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版(Wittek演唱),DG, CD编号423 607-2,《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6.阿巴多1977年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Stade演唱),DG,CD编号413 454-2。
7.克莱姆佩雷尔1961年指挥爱乐乐团版(Sehwarzkopf演唱),EMI, CD编号CDM 769667-2。
8.殷巴尔指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版(Donath演唱),DENO, CD编号C37-7952。
这首交响曲的历史录音,可选
1.布鲁诺·瓦尔特1945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版(Halban演唱),Sony,CD编号MPK46450。
2.布鲁诺·瓦尔特1955年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Gueden演唱),DG,CD编号435 334-2。
3.马勒 1905年自己指挥的第四乐章(Kenny演唱),收于CARL,CD编号GLRS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