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性质 汉字性质与基本规律

汉字的性质 汉字性质与基本规律
一  记言的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所以要了解这个体系,就不能离开对汉语特点的认识。但认识了特点,也不等于就认识了汉字性质。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对汉字性质的各种表述中就可见一斑。以现代汉字为例,有人说是表意文字;有人说是表音文字;有人说是意音文字;有人说是语素文字;有人说是表词文字;有人说是词—音节文字等。据苏培成《20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一书的介绍,就有三十余种说法。通过这些学者的不同表述,说明人们对汉字性质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但是在各种观点的不同表述中,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把汉字性质与汉语结合起来,企图用汉字的基本单元对应于汉语的某个成分,来说明汉字性质。如,认为汉字对应的语言成分是词,就说汉字是表词文字;认为对应的成分是语素,就说汉字是语素文字等。看来大家的分歧,主要还是对汉字对应的语言成分是什么,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也难怪,因为汉字对应的语言成分,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具有多个侧面,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活体。如果我们只抓住它的某一点不放,说汉字的性质就是“它”,就难免以一概全,产生片面认识,从而引起不同观点的争论。因此,对汉字基本单元所对应的语言成分如何准确进行表述,是认识汉字性质的关键。
其实,前辈语言学家对汉字性质,很早就有了很准确的说明。赵元任先生说:“中国文字是一字一言的文字。它跟世界多数其它文字不同,不是标义标音的不同,仍是所标的语言单位尺寸不同。……以句为单位的,用在全部语言太不实际,所以世界上没有这种全套的文字。其次的么,就是一字一言的,就是中国文字。那么,世界上其它国家所用的多数字——所谓叫拼音文字,它不是一字一言,是一字一音”。赵先生在这里明确指出,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不是表音表义的不同,而是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不同。是语言单位尺寸大小的不同。拼音文字一个字记录的是一个“音”,而汉语一个字记录的是一个“言”。音与言在语言结构中,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所以,拼音文字是记音文字,而汉字是记言文字。记音和记言是性质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字。
为什么说记音和记言记录的语言单位,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任何语言都是有结构和分层次的。语言的底层是语音层,它的上面是音义结合层。语音层有音节和音位两级。音义结合层对汉语来说有四级,就是言、词、短语和句子。这里,我们没有把言说成语素。因为二者不是一个东西,它们形似而神异,不能混为一谈。有关这方面问题,我们下节再谈。
语音层中的音位,数量不多,汉语普通话只有29个,英语有36个,俄语有39个等。音位彼此结合构成音节。由于各种语言的音位组合规则不同,音节数量相差是很大的。如,汉语普通话有417个音节,标上声调也不过1300多个。日语更少,只有350个。英语较多,有4030个。朝鲜语有2500个。越南语标上声调有5500多个等。
在音义结合层,尺寸最小的是言,其次是词,最大是句子。那么,什么是言呢?
关于“言”,吕叔湘先生说:『这个“言”字只少有三个意思。①《论语》里孔子说:“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又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里的“言”是话
的意思,是总括的名称,不是一种单位。② 孔子又说:“诗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里的“言”是一句话的意思。③《论语》里,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 孔子说:“其‘恕’乎”。这里的“言”是一个字的意思』。
我们把 ①② 两种情况,称作广义的言。它是从语言和言语整体上或专指一句话说的。把情况 ③ 称作狭义的言,指的就是一个字。在人们常说的 “五言绝句” “上万言书” “老子五千言” 等话里,言就是一个字。赵元任先生说的言,指的也是一个字。
狭义言和广义言有密切联系。狭义言,是构成广义言的基础,是广义言的基本结构单位。换句话说,广义言,无论是语言,还是言语,或者是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个狭义的言,按照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所以狭义的言,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
记音和记言二种文字的根本区别,是它们记录的语言单位的不同。在语言结构里,它们分属不同层次。前者在语言的底层,即语音层。后者在语言的上层,即音义结合层。言在尺寸和内涵上要大于音。语言单位大小和内涵多少,各有利弊,这里暂不讨论。
但我们上面对言的解释,仅是从分类上做些说明,并没有从语言学角度对它进行论述。所以,还应该从语言学上,进一步说明“言”的意义。
任何语言都是一串表达语义的音流,它是由听觉上可以自然感知的音节组成的。王力先生说,汉语音节的最大特点是单音成义。单音成义指的是这样一个语言事实:即汉语的一个音节,只发一个声音,而且这个声音与语义存在强制关联性。换句话说,汉语发出的每个声音都是有含义的,是音义共生或音义同体的。如果一个音节发出的声音没有任何含义,它就不能成为汉语的现实音节。所以,汉语声音和意义的关联是强制性的。我们把音节中这个音义共同体称作“言”,记录言的形体符号,就是字。
从上面讨论中不难看出,言是有严格规定的。这个规定,可从“体”“用”两方面谈。从“体”上看,它只有一个音节、只发一个声音,而且有一定含义。此三者,少一个不行,多一个也不可,共同组成一个“三一体”结构。从“用”上看,言既可作单音词,也可以作词素和半词素使用。言的这些特点,足以和其它语言单位相区别。而汉字所记录和表达的,正是这个东西。这就是记言文字的实质。
前面谈到,语言结构的底层是语音层,其上是音义结合层。但汉语的单音成义特点,却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汉语的语音层,好像汉语不存在什么语音层似的。这当然是误解。可是客观上,它却决定了文字的基本单元,在记录语言成分时的取向。汉字为什么记言而没有记音?原因就在这里——音位被单音成义的现象遮蔽了,使人很难看到在汉语里,还有一个纯粹表音的音位。至少在古人的眼里是这样。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文字,没有走上记音之路的一个原因。由此可见,语言特点对文字性质影响的一斑。
汉语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言的内涵和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断发展的。在古汉语那里,在多数情况下,充当的是一个词。随着汉语合成词的不断丰富发展,它在继续充当单音词的同时,更多的是作为词素使用。有时还以半词素身份用来构成连绵词。半词素也是有含义的,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纯粹表音的音节。段玉裁说:“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而得其音,因音而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如果一个字不表达任何意义,古人造字岂不是多事。所以每个言(字),都是有含义的。
综上所述,言是属于语言范畴的,是汉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汉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而字则是属于文字范畴,是记录言的书写符号。言是用口说的,字是用笔写的;言是无形的字,字是有形的言;言是字的内容,字是言的形式;言是音义同体,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
言与字,我们除了在涉及语言和文字关系的时候,必须黑白分明地加以区别,并指出它们的归属,此外,并无特别加以分别的必要。有时我们也把言说成字,这并不是我们有意混淆它们的界限,而是二者除了表现形式不同,实质是一个东西。它们 “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所以,我们在研究言的性质的时候,有时就是研究字的性质,反之亦然。但是人们研究语言,总还得把它写成文字。这样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容易把握。否则,空谷回音,转瞬即逝,研究工作是无法进行的。
汉字是一字一言的记言文字,这就是汉字最基本的性质。汉字性质是由汉语特点决定的。所以,只要汉语的根本性质未变,汉字性质就不会改变。汉字从古至今变化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汉字记言的性质却没有改变。甲骨文是一字写一言,简化字也是一字写一言,它们都是记言文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汉语作为典型的孤立型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没有因为现代汉语的高度复音节化,而变成屈折语或者黏着语之类的其它类型的语言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7351/97675059498.html

更多阅读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一、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在认知经验中,学生已经理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第一课时)第一部分: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为今后学习三角形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 第6节:第一章 经济学的性质与范畴(1)

系列专题:《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决策、市场与信息》  第一章 经济学的性质与范畴  经常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人”  理性  人类目标——自私的假设  无知与不确定性  市场与非市场行为  价格分配——市场制度  组

声明:《汉字的性质 汉字性质与基本规律》为网友我心归你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