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对王守仁的思想 高攀龙的故事 高攀龙有哪些著作

高攀龙的故事

高攀龙一生为人正义,前后出任过许多重要的职位,他还与友人一同重新创办了东林书院,受到了很多有才之士的关注。等到他复官之后,却发现自己早已踏入了万丈深渊,他被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所迫害,最终选择投河自尽。下面就来看看关于这方面高攀龙的故事。

高攀龙对王守仁的思想 高攀龙的故事 高攀龙有哪些著作

高攀龙

关于高攀龙自尽的故事要从熹宗即位之后讲起。那时的高攀龙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后来又被封为光禄少卿。之后,高攀龙上奏折要求严惩李如桢、郑养性等人,但是却使得皇帝不开心而且还责备他多嘴。那时候以魏忠贤为首阉党的势力正在日益扩大,几乎控制了整个朝廷。东林党人像高攀龙等人纷纷弹劾魏忠贤,双方争斗愈演愈热。

此时的魏忠贤正在想尽办法迫害东林党人,还在皇帝面前造谣高攀龙跟赵南星有结党营私的行为,熹宗听后非常生气,对高攀龙严厉斥责。不久之后,知府游凤翔对高攀龙进行言论攻击,因此高攀龙被罢黜。

等到高攀龙等人被罢免之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真正掌控了朝廷大权,将不归附自己的大臣列在其中并且给予打击。之后,魏忠贤下旨将东林书院进行拆毁。崔呈秀不甘心高攀龙只是被罢官,想要将他除掉。于是就假造奏本,诬陷高攀龙等人,并且派人去抓捕。

三月,高攀龙穿着整齐去拜谒自己的先贤,等到回家后跟弟弟在花园池畔赏花,这个时候有人来禀告说周顺昌已被逮捕,高攀龙神情自若,但是谁料后来他自尽在了池塘中。

高攀龙著作

高攀龙著作被称赞为是立朝大节,品格高尚之作,著有《周易易简说》、《二程书录》、《可楼记》、《春秋孔义》、《水居诗稿》、《正蒙释》等作品。高攀龙的著作,文笔流畅,十分素雅。如《可楼记》就是富有感情的半记叙半议论地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之情。

高攀龙著作

《可楼记》是高攀龙的一篇散文的代表著作,通过对比来针对当时社会上那些争取私利却仍然不满足的自私自利的人们,并且表达了自己适中常乐的观点。就像高攀龙在文章中最后说的,有些人极力想要谋求山珍海味,顶多只是享受一餐罢了;有些人极力想要建大厦,顶多就是起居生活罢了。

这篇文章是超出于凡俗的好文章,有描写、有议论、有志趣,并且还蕴含着一些哲理,而这些全部浓缩在一篇只不过四百字的文章中,可见作者的写作水平极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愧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文章所描写的这一座可楼,虽然只有一丈的大小,但是作者登临其间,四面的山水都收敛眼底,使得让他发出“可矣”的感叹,同时作者还进一步来对“足”与“可”进行申述。因为有所不可就会感到有所不足,但是无所不可,便也就不会感到不满足了,更不会不快乐了。

“可”与“不可”以及“足”与“不足”,都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处理两者的关系,慢慢懂得其中的道理,得失也就不会这么在意了。作者借着小楼的名义,来表达自己的处世的观点,同时也是对世人的一个忠告。

高攀龙纪念馆

高攀龙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明朝政治家、思想家、学者高攀龙而建立的,是一个展示高攀龙亲民、实学思想和气节的纪念馆。高攀龙纪念馆内采用漆刻贴金、泥塑、木雕等工艺作为展示的手段,在增加纪念馆观赏性的同时也丰富了纪念馆的文化内涵。

高攀龙纪念馆

位于江苏无锡金城西路的水居苑占地15公顷,在苑中主要的建筑主体取名为“五可楼”,“五可楼”的意思为“第五次重建可楼”,又同时蕴含着高攀龙所说的“可以望山、可以阳光普照、可以观水、可以吹风、可以明月相随”这“五个可以”的意思。

高攀龙纪念馆在“五可楼”的二楼。入馆就能够看见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学者精神,令人为之一振。馆内展示了大量高攀龙的作品,完整地展现了高攀龙的一生,尤其是他隐居之后躬行实践的至高境界。

纪念馆内细腻雅致,临湖建筑有一条百米的长廊,可以挡风蔽日。同时还建有文化墙、高攀龙雕像等等。遍布在园内的书法碑刻、楹联、匾额都展现出高攀龙的关注民生、德行为先的品质以及廉洁自律的作风,让游客能够体会到这位先生的高风亮节。

2006年,为了打造无锡文化名城,弘扬无锡历史文化精粹,无锡市地区规划小组决定组织策划“高攀龙纪念馆”文化展示工程,以此来启迪后人并且对先祖进行缅怀,高攀龙的人格魅力和他的德行品质仍然在这个时代闪闪发光。

高攀龙墓

高攀龙墓经过多次迁葬,原来是在无锡西郊的璨山的东边,1966年遭到了摧毁,1985年由无锡文化管理委员会将墓地移到了西郊的青山,现在位于青山公园中。1986年,高攀龙墓作为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受到政府的保护。

高攀龙墓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党祸而使得人心畏惧,高攀龙的遗体会安葬在了无锡西郊衡山的山下。明崇祯元年,东林党的冤屈得以平反。皇帝钦点让官员到无锡进行勘定,并且下旨准谕祭葬。1646年,高攀龙的后代将高攀龙墓迁到了璨山的山脚下。

墓地形制宏伟,占地约为五亩。墓前的石坊上刻着“谕茔”二个字。墓道的旁边有三对石兽。后面有一张祭台,在墓的中间葬着高攀龙和他的妻子,他们的左下方是长子高世儒墓,右边是次子高世学墓和三子高世宁墓。坟丘上面雕刻着瑞兽的图案,墓园里面和外面植物遍地。

高攀龙墓在雍正、乾隆以及之后的各朝各代都有过多次修整。在咸丰年间,因为兵灾而使得墓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光绪元年进行了重修。现在的高攀龙墓是在1985年重建的,墓地在青山南麓,就是他父母亲安葬的地方。

墓园的周围由石砖砌成,里面用石块来围成墓墩,前面有石刻的墓碑,在上面刻着“明高攀龙之墓”六个大字。园内种植青松和翠柏,显得格外清幽肃静。高攀龙墓现在如今是在青山公园内,成为了市级文化保护单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351/439595644797.html

更多阅读

王守仁心学觅踪 王守仁以心学为本

一、向内心开拓的成圣之路1.少有凌云志一心成圣贤京城,一个深深的宅院里,一丛挺拔的翠竹前,只见一位青年正对着竹子凝神静思。这几天,他每天一早就来到这里做这个“功夫”,整整是第七天了。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像是非要从这不会说话的竹

问王夫之对王阳明的批判都是什么?网摘 毛泽东批判王阳明

问王夫之对王阳明的批判都是什么?知行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的一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丰富内涵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期,王守仁(又称王阳明先生)针对时弊提出了以"知行合一"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知行观;至明清之际,王夫之对以前的

明史王守仁传 明史杨继盛传多少卷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 十四年六月,命勘福建叛军。行至

王守仁—一个"三不朽"的历史人物 孙豹 三不朽

王守仁—一个“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历史人物===========================================================王守仁算得上一个“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历史人物,但是王守仁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构造了一个主观唯心主

王守仁:中国的创业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王守仁在中国创业投资领域奋斗了15年,看着创业板推出的日期日益临近,王守仁感慨万千。在谈到创业板开设之后的前景时,王守仁反复强调一句话,那就是“中国的创业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王守仁认为,只要操作得当,中

声明:《高攀龙对王守仁的思想 高攀龙的故事 高攀龙有哪些著作》为网友蜜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