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全国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博士后论坛在京举行。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郭文奇表示,通过体制、机制、政策上的监管措施,今年以来我国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各类食品的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
郭文奇说,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四个最严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产管”并重,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产销供应链。
“今年10月1日,新修订《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对食品安全监管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理念,建立‘最严格’全过程监管制度、‘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郭文奇表示,这是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
国际食药监总局在改革创新食品监管方式的同时,围绕《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研究并修订许可管理办法审查细则、审查通则;围绕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探索建立食品检查员、食品安全审计、信息公示等制度措施;围绕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扩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食品,开展大型企业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及时向消费者发出风险警示。
此外,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国家食药监总局还陆续开辟重点领域,开展多批药品的飞行检查专项检验和集中治理活动,极大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取得良好的效果。
除了食品方面的监管,食药监局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推行了一系列严格有效的措施,为实现最严格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社会共治等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要看到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基础依然脆弱,问题多发、频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还不够高,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郭文奇表示,如何化解矛盾、克服难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食药监局将以以“四个最严”保障广大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这是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研究、共同治理的重大课题。
从省食药监局获悉:11月份,该局组织对蔬菜及其制品等24类食品共1889批次样品抽样检验。结果显示,安徽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98.78%。
上月,省食药监局以及合肥、芜湖等市食药监局,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检粮食及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食糖、酒类、焙烤食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咖啡、薯类及膨化食品、糖果及可可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豆类及其制品、蜂产品、冷冻饮品、罐头、乳制品、特殊膳食食品、餐饮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等24类食品共1889批次样品,其中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866批次,不合格样品23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78%,不合格率为1.22%。

本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的有15类食品为:蛋及蛋制品、水果及其制品、饮料、焙烤食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咖啡、薯类及膨化食品、糖果及可可制品、蜂产品、冷冻饮品、罐头、食糖、乳制品、特殊膳食食品、餐饮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涉及到的食用农产品抽检情况为:生鲜肉抽检32批次,鲜蛋抽检13批次,蔬菜抽检37批次,新鲜水果抽检23批次,水产品抽检163批次,所检项目全部合格。
检出不合格样品的有9类食品为:粮食及粮食制品2批次、肉及肉制品2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蔬菜及其制品1批次、水产及水产制品1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3批次、调味品2批次、酒类9批次、豆类及其制品2批次。主要问题是标签不符合标准要求;品质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一般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禁用兽药、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重金属指标各检出一批不合格样品。
11111111
据了解,截止11月20日,各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针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核查处置。共下架封存涉嫌不合格食品35公斤,召回食品3721公斤,责令企业限期整改29家,行政处罚立案35起,处罚没收非法所得2251元,行政处罚罚款41380元。
记者从成都市食药监局获悉,成都市已经启动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按照要求,创建城市的主要食品品种抽检合格率应保持在98%以上,社会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在70%以上。
2014年下半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决定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督促落实地方政府责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及满意度。2015年9月,成都市被纳入第二批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城市,也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创建城市。创建时间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申报评价周期为2年。
目前,成都市已经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统一标准,制定了《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活动实施步骤;制定了《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评价标准及任务分解表》,针对创建工作5方面任务分34项179个分项逐一制定工作目标,确定责任单位。
成都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对城市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肯定和认可,代表一定区域食品安全整体工作的最高水平。创建食品安全城市要实现三个基本目标。一是确保成都市食品安全状况良好,主要食品品种抽检合格率应保持在98%以上。二是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到位。三是实现群众认可,社会对食品安全现状总体满意度在70%以上。
据悉,为实现这一目标,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要求全市各区(市)县政府、市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总抓手,努力将“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打造成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
食品安全牵动千家万户,现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如何?11月25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听取并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省政府每年都将食品安全纳入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出台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点,今年启动了食品安全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并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三查三保”活动的重要事项。综合国家部委和省有关部门各类抽检监测数据显示,我省主要粮食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主要食用农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在96%以上,食品抽检平均合格率在97%以上,食品相关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在98%以上,食品进出口环节抽检平均合格率在99.5%以上。
我省将进一步健全预防为主的食品安全立体式风险防控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清源行动”,重点解决高毒剧毒农药违规使用、抗生素激素滥用、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完善生产操作规范。严格管理大型批发市场、食品农产品集散地、中转地,重点打击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等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三无”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治理学校食堂、农村集体用餐、建筑工地食堂等薄弱环节,严防群体中毒事件发生。
延伸阅读:过期食品退换公权力不应介入首届“全国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博士后论坛” 朔州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正式实施生鲜食品包装和标签管理规范或实施本来便利现监管漏洞 屡次配送过期临界食品关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