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瑞士银行 血染的黄金:二战中瑞士银行是如何助纣为虐的?

二战瑞士银行 血染的黄金:二战中瑞士银行是如何助纣为虐的?

  瑞士银行久负盛名,世界各地的有钱人在考虑如何“安置”自己的万贯家财时,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瑞士;当某个政府高官被控受贿时,人们也总是习惯于把他的名字和瑞士银行里某个匿名账户联系起来。瑞士银行之所以财源滚滚,瑞士之所以富甲天下,与此也不无关系。然而二战期间,瑞士银行不但以匿名账户的方式大量吸纳犹太人的存款,更利用其中立国的身份与纳粹德国进行过无数暗中交易——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爆出的“纳粹黄金案”丑闻。

  瑞士银行:世界保险箱

  要了解“纳粹黄金案”始末,首先要对瑞士的“银行保险法”有一定的了解,瑞士银行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保险箱”,凭的正是这项立法。

  20世纪30年代,瑞士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由于德国法西斯的武力逼迫,德国公民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几乎全部转入了德国国家银行。为了避免这类存款流失事件再次发生,瑞士政府在1934年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银行法——《银行保密法》。所谓银行保密,是指所有在银行工作的人,无论高级职员还是普通雇员,都不得泄露任何与业务有关的资料,甚至连某人是否是银行的客户这样简单的信息,都要守口如瓶。保密法里规定,瑞士银行允许客户以代码或者代号存款,银行里办理这项业务的只限于两三个高级职员。如果有谁违反了保密法的规定,等待他的将是罚款5万瑞士法郎或是6年大牢。

  《银行保密法》使存在瑞士银行里的财富像进了保险箱般可靠。但是另一个问题随即产生:如果某人在瑞士银行以匿名方式存入一笔巨款,而他本人突然去世,生前既没有交给银行一份遗嘱,临终时也没有机会把取钱的密码告诉家里人,那他的这笔存款就将永远呆在瑞士银行里取不出来。这就是“纳粹黄金案”产生的前提。

  “纳粹黄金案”包括两个部分,即犹太人的存款与纳粹的赃款。

  上篇:侵吞犹太人的存款

  二战爆发前,许多犹太人在瑞士银行都有大笔存款,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人大多在德国的集中营里惨遭杀害,这笔钱的账号和密码也随着他们一道化为灰烬。二战结束后,瑞士银行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了部分赔偿,却把大多数存款隐匿起来。至于这些存款主人的后代们,用一个为15个受害者继承人做代理的律师的话说,“他们通常既不知道银行的名称,也不知道账号。有些人只知道他们的父亲有财产并且常到瑞士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8651/204574576115.html

更多阅读

血染白藤江——元朝对越南战争的全景式素描附地图 白毛藤

          血染白藤江——元朝对越南战争的全景式素描(附地图)      公元938年秋,越南封建主阶级的代表吴权乘中国陷入五代十国的混乱之机,在白藤江(1)击溃了南汉政府的军队,“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的巨大胜利,它为越南民族

转载 谈论资金大: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巴克莱资本

原文地址:谈论资金大: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巴克莱资本作者:littlefat资金大: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巴克莱资本资金大: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巴克莱资本资金不大:O A N D A兼有其他投资需求:Interactive Brokers至于是新手,并且5000mm以

声明:《二战瑞士银行 血染的黄金:二战中瑞士银行是如何助纣为虐的?》为网友釋瓬洎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