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帆同学的《如果我只有两天时间在福州,吃什么》“作为游客式的福州食记”写得还是很靠谱的。不过,作为一个生活在福州32年的老福州来说,文章只解决了吃什么的问题,却没有告诉大家去哪里吃。于是,冒着被人质疑收钱打广告的风险,我来稍微总结一下。
2015年1月23日,蠢猪老师、林海老师、秦呆老师和芥末酱来福州玩儿。我给他们设计了一套温暖人心的福州温泉美食之旅。行程如下:
23日中午到福州,在酒店checkin之后,我带他们去了福州明清建筑旅游区“三坊七巷”。虽然如今的三坊七巷在市政府的改造之后,由古建筑变成了“仿古建筑”,可是对内部的建筑结构还是修葺得挺好的。三坊七巷福州明清时代的中心区,也是近代福州名人林则徐、沈宝琛、冰心、严复等人的故居和纪念馆所在地。除了在古建筑中参观之外,还可以在美食街上品尝福州永和鱼丸,木金肉丸和没牙花生汤(连没牙的老人都能轻松消化的花生汤)等小吃。
说到福州永和鱼丸,正宗福州人会对永和家的鱼丸“鱼味”不足颇感微词。相对来说,更地道的口味应该鱼味更重一些,比如大福星、可胜等。可是考虑到北方人的口感,似乎永和家的鱼丸更保险一些。“主人非常热情的推荐,客人强忍着硬吞进去”的场面,能避免就避免了吧。此外,永和鱼丸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品牌,推荐给朋友,也包含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吧。
晚上,我安排了聚春园的福州宴席。聚春园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清朝顺治年间(记忆可能有误),一开始是给大户人家备宴席的馆子。当然这顿饭的目的,就是请客人品尝福州的“高级菜”。如唯文所说的“佛跳墙”、“鸡汤汆海蚌”、“蟳饭”、“芋泥”等就一定要在这家饭店品尝。同样承办福州菜的高级菜馆还有安泰河畔的安泰楼。可是地铁施工影响环境,且耳闻近几年菜品质量有所下降,故不选。
佛跳墙是福州名菜,传说中以能引不沾荤腥的和尚跳墙“围观”而得名。正因为有名,所以昂贵,一盅包括燕窝、鱼翅、海参等名贵食材的“正宗”佛跳墙,价格大概是300-400元/人。请不起啊(泪目)。于是我用另外一道料理“坛烧八味”代替。这两道菜的区别,仅在于坛烧八味的食材仅是普通的猪蹄、香菇、粉丝和黄花菜等,汤头却和佛跳墙是一样的。
而另一道鸡汤汆海蚌,唯文里没有说为什么这道菜这么出名。当然这不能怪他(她?),我也是偶然听业内人士提及,才明白此中奥妙。
历次比赛这道菜之所以屡获金奖,和它所用的鸡汤有莫大的关系。最“原教旨”的做法是不添加任何水,而是用锅干焖,这样熬出来的汤完全是鸡肉中的水分,更为精纯。(当然,成本很高)此外,鸡汤的鲜与海蚌的鲜交织在一起,口感醇厚中带着清甜,是无论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能接受的口感,容易得到南北方评委的一致好评。相比来说,纯正的福州美食,在北方评委口中,腥且无味,根本无法欣赏。
夜宵自然不能少,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最大不同在于,冬天气温相对高,市民的夜生活也延迟得更晚(通宵达旦也不为过)。福州城的夜宵多不胜数,而此趟,我挑选了省府路附近的阿楷美食街。碳烤生蚝、碳烤扇贝、碳烤带子,先上一打,不要太多。美食陪妙人,大快朵颐之时也不忘分享知识。不知不觉就闹了很晚。
24日早晨,安排参观马尾船政纪念馆和昭忠祠。福州作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与者,涌现了无数璀璨耀眼的名人志士。而马尾船政作为近代中国三大海军基地和第一个造船厂、水师学校永远镌刻在中国近代救国图强的史册里。史学家唐德刚曾表示,甲午战争“乃日本一国之力,与中国一个班做较量”(大意如此),而这个班就是从马尾船政培养出来的。(说真话,像我如此三观不正的人,每次参观马尾船政纪念馆都唏嘘不已)。而昭忠祠往山上而行,可以到达当时英国驻福州的领事馆(分馆)。福州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5个口岸之一,留下了很多当时外国人的建筑和遗迹。在鼓岭上,还有外国人建造的,夏天用以避暑的山庄,有邮局、泳池、俱乐部等设施,可惜此次时间太赶,没能去成。
午饭安排在“破店”。福州破店最早开在安泰河畔,因市容改造而迁移。破店是福州人日常聚会常去的饭店。选破店,是为了带客人们尝试福州的家常菜。福州位于闽江下游、福建中部,自古往来频繁,福建各地人带来了当地的风味,在福州这里杂糅汇聚。在福州,可以吃到闽北山区的鲜菇、鲜笋、闽江里的河虾,还有海鲜,品种非常丰富。而破店的第一名菜,是蹄髈。
将一整只蹄髈焖至燸烂,加调料。蹄髈的皮入口不肥也不腻,反倒有种滑溜的爽快;而肉依然Q弹有嚼劲。据说,福州的蹄髈和周庄的蹄髈并无太大差别,我没去过,不好评价。
午饭后是温泉。福州号称温泉之乡,城中即有温泉脉,老福州人喜欢泡澡堂子。这几年,福州旅游着重打造温泉牌,建了好些风景优美,设施先进的温泉娱乐场所。有名的主打森林感的旗山温泉、永泰温泉,还有大型亲水项目为主的贵安温泉,还有家庭小旅馆式的桂湖温泉等。
温泉回来也饿了,晚饭的地点选在“江记”海鲜火锅。福州人吃海鲜,不太加佐料,最好的办法是白灼,才能体现海鲜的“鲜甜”。而海鲜火锅,是极好的。江记海鲜是福州城分店最多的海鲜火锅店,新鲜又相对便宜,为它在福州这个并不缺乏海鲜料理的地方取得了竞争优势。每到吃饭点,几乎都要排队,可见其火爆程度。
晚上本来要去ktv,林老师在饭桌上临时起意说要去看电影……和林老师快20年的交往中,我已经总结出一个道理:凡是林老师临时改主意,必然有趣事要发生。果然……
此事不可提,我们来聊吃。
11点半的电影,看完已经凌晨。继续是夜宵。回宾馆已经4点。
25日,早午饭选在姗姗粥铺,请北方的朋友尝尝福州人的早餐——锅边糊。锅边糊的做法是将海味(虾、海蛎等)放入锅中煮汤,然后将米糊浇在烧热的锅边,变成“米片”后铲入锅里。配上油条或者包有海蛎的油饼(蛎饼),这就是正宗福州人的早饭。(也许有人说,姗姗粥铺的锅边糊太大众口味……长乐锅边更正宗。我只能说,还是那个道理,一切以客人吃得习惯为第一考量。)
福州城的好吃的还有很多,可惜时间太短了。
对了,福州往西北可至双世遗武夷山,往东南可至莆田厦漳泉,往西可至龙岩(土楼),往东北可至宁德霞浦(中国滩涂摄影基地),是一个旅游中转的好地方。匆匆的行走累了,可以在有福之州歇歇脚,泡泡温泉,尝尝美食,放松一下。借秦呆的一句话:福州是个神奇的地方。

(我是有多爱福州啊……不遗余力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