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薛宝钗评价香菱

红楼梦香菱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本姓甄,名为英莲。因为香菱在五岁之时被人贩子拐骗,自此离开了家人,后来成为了薛蟠的妾,一生坎坷不平。那么在《红楼梦》中,香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香菱剧照

香菱原本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父亲甄士隐是当地的名门贵族,母亲温柔贤淑,如若能在此家庭中成长,香菱必定能成大器。然而不幸的是香菱自小被人拐骗,离开了父母的身边。自从年幼之时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后,香菱便认人贩子为爹,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在被薛蟠强占为妾后,香菱开始在薛家生活,后来薛蟠将夏金桂娶了回来,香菱在薛家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一方面要应付时不时给自己难堪的金桂,另一方面又要忍受薛蟠对自己的折磨。而香菱天生是一名性格开朗的女子,即使挫折重重,她仍保持着脸上的微笑,笑着面对自己眼前的困难。老天总是公平的,夏金桂终于死在了自己的阴谋中,而香菱的耻辱也得以洗清。薛蟠将香菱扶为正妻,香菱也怀有薛蟠的孩子。这时候红楼梦的读者都以为香菱的苦日子总算是熬到头了,可没想到,香菱最终因为难产而离开人世,只留下一个孩子。

《红楼梦》中香菱是作者所塑造的其中一个成功人物,她自小就离开了亲生父母,而后又成为了他人的妾,在成为正妻后,却离开了人世。香菱的一生虽然坎坷不平,可是她的笑容却留给了读者。

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香菱是《红楼梦》中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她本来是贾士隐的女儿,后来被人拐卖后辗转成为了薛蟠的妾侍,虽然颇受宠爱,可是也吃了不少的苦头。香菱为人单纯善良,是个比较有意思的人。而且在大观园中还发生过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儿。

《红楼梦》林黛玉剧照

香菱十分的喜爱诗词,可是奈何从小便没有这个机会学习,于是特别想要拜师学诗。香菱其实也是比较聪明的,她知道薛宝钗虽然也十分的有才华,并且在诗词上也很有造诣,但是薛宝钗并不很看中这方面的事情,并且十分讨厌麻烦的琐事。于是香菱便拜了林黛玉作为师傅,这也从另一方面看出来,林黛玉在某些方面上确实比薛宝钗好相处,这也正是香菱聪慧的地方。

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法子,开始时只让她读一些初级入门水平的诗词,用来培养她的文学素养和见识,后来在读诗的基础上,开始试着写一些简单易懂的诗句,直到后来能写出一首完整的诗。

在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时候,香菱第一首做出来的诗被林黛玉批为跳不出前人写诗的圈子,几乎是全部用别人的辞藻堆积而成。等到了第二首的时候,林黛玉见香菱的用词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却有些跑题。又过了一段时间,香菱才写出比较有水平的诗,最后还被补写进了大观园诗社。

林黛玉教香菱学诗,不仅体现了林黛玉有着一定的文学素养,也表现了香菱为人好学和努力的态度。

宝钗评价香菱

可以说在这部小说巨作之中,香菱是里面最苦情的一个角色。不过在香菱的生命中还是有着贵人出现,其中最开始出现在香菱生命之中的贵人就是宝钗,那么我们看看宝钗评价香菱是怎样的吧。

《红楼梦》薛宝钗剧照

只要是认真看过红楼梦的人就会知道,薛宝钗曾经给了香菱“本来就呆呆傻傻的”这样的评价。那么为什么薛宝钗会给香菱这样的评价呢,香菱真的傻吗,在后来香菱跟随黛玉学诗的时候,黛玉又夸香菱聪明,为什么宝钗评价香菱和黛玉评价香菱会相反。

其实薛宝钗之所以评价香菱呆傻,并不是因为香菱真的是傻子,她指的是香菱对于自己所处坏境的无知,不知自己前路需要什么的呆傻。可以说香菱进入薛府之后过的是丰衣足食,但是在享受这些的同时,暗处还有着很多的危机。香菱的性格很的宝钗的喜欢,因此总是处处帮她。宝钗知道香菱从小没有享受过什么自由时光,因此总是会带她到桃园去玩,因为她明白那里才是香菱最喜欢的。在当时宝钗知道家族很是需要一个能够极有管家能力的主母,因此宝钗就教香菱认字,想着在薛蟠的正室进门之前,帮助香菱在薛家站稳脚跟,到时候也不至于被薛蟠喜新厌旧被抛弃。谁知道香菱完全不知自己的处境艰难,在学会写字之后,尽然想要写诗,宝钗知道写诗帮助不了香菱,只有真正的管家能力才可以帮助她不受伤害,因此不愿意教授香菱写诗。谁知道香菱完全不懂,竟然找黛玉教她。宝钗感到无可奈何,于是最后才会给香菱“本来就傻乎乎的”这样的评价。

红楼梦香菱判词

红楼梦中的香菱判词在这部小说中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这个判词主要是揭示香菱一生的命理,从红楼梦香菱判词之中我们可以知道香菱的一生将会经历许多的波折。

《红楼梦》香菱剧照

在红楼梦之中对于香菱的判词其实是一首诗,整首诗共有四句话,其的完整内容为“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遇实堪商。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可以说从红楼梦香菱判词的大致内容中我们即可以知道香菱的一生是不幸的。这首判词的大致意思是说香菱原本是甄家的掌上明珠,但是在其三岁的时候被拐卖,在后来的时候又被薛蟠抢去做妾,可以说香菱的身份和奴婢差不多,像她这样的身份是不能够比记入正册的,但是又因为她原本的千金身份所以也不可以记入副册,于是记录者将她写入了介于两者之间的副册。从这首判词中我们隐约能够知道香菱在夏金娃进门之后备受折磨,可以说是过得水深火热,而且最后香菱还是被夏金娃折磨而死,这才是红楼梦之中曹雪芹所留下的关于香菱的判词中香菱的结局。可是在红楼梦的续写之中,香菱却是难产而死,这完全与曹雪芹所写的给香菱的判词之中香菱的结局不符。

虽然这首红楼梦中的判词所写的是香菱,但是他所代表的又何尝不是指红楼梦中那个大观楼里的所有名门女子,一个昔日的千金谁会想到会变成一个纨绔的妾侍呢,其实这是对于那些姑娘命运的一种隐晦的暗示。

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薛宝钗评价香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9451/960322739036.html

更多阅读

漫话香菱的人物形象 香菱学诗中香菱的形象

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为甄士隐独女,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先是被卖给公子冯渊(逢冤),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小

《香菱学诗》解读与教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学诗》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香菱等一

黛玉是如何教香菱写诗的 林黛玉扮演者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精彩片段之一,在香菱学诗的这件事中,宝黛钗的反映各不相同,观之有趣,黛玉的人品和学养在此片段中得以更充分的展示,“她既然来问我,岂有不说之理。”“诲人不倦”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而薛宝钗也是深受儒家

马斌《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整理稿 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述香菱学诗状态,感知香菱人物形象。2、深入品读,感受小说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3、思想教育:追求诗意生活,培养乐观性格。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师:有一个人,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铸就成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

声明:《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薛宝钗评价香菱》为网友满山星光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