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妇幼定慧寺分院 北京海淀:定慧寺读碑

定慧寺读碑 (2013-08-14 19:57:02)  

  近小半年的荒废生涯闹得人心烦意懒,直让人清闲得“写不出东西”,算来这期间经行目睹的都不算少,想说的也很多,但每或决意下笔,总是百绪交并愁波涌起,待到理平心绪后却已经忘言了。故而博文墙一直少有刷新,刷的也都是旧经历,好在写旧物是不怕过时的,故而才一次次的斗胆贴出,这次也不例外。
  年初,被期待已久的七批国保名单终于在三月份公布了。爱好者们翘首期盼的呼唤声随即被蜂起的诟病所替代,诸如遴选标准的混乱、基本信息描述有失学范之类的吐槽,余波回荡至今。本来古物如人,品类万殊,是否存在一能对全部文物分流序次的“绝对范畴”尚在两说,早期国保评选采用的精英制标准,在评选范围的次第扩大后依然被沿用,旧标准必然失效、加之举国评级难以避免的政治干扰因素,评选结果的混乱不堪,就“其怪不足怪”了。作为普通爱好者,自然是爱好当先,寻找兴趣养成方法才是当行,毕竟真正的知识体系是在缓慢的学习中自我建构的,没有客观直接的现成标准可资靠拢。对名单较真批评,是做学习提高用,倘或拜做权威哭之笑之就大可不必了。
  当然,对于人数更广大的“文物爱好爱好者”,这份名单带来的趣味还是很多的,比如虽然身在家中,自制“走访国保名单”却可以意外的曾额,比如目睹自己住家的街道办事处从一穷二白成为国保大户,再比如两者都有。
  本来想映景的写,动笔却已经晚了。离家很近的八里庄街道,因为早年地临阜外官道,又近西山,故而古寺、古墓孑遗者最多。七批国保甫一开榜,辖区就成了从地下保护区、区暂保文物到国家级一应俱全的“文物大区”。适逢玲珑巷大规模改造,网上忽然传出摩诃庵照片,想起早年没发生校园安全事件时,与八里庄小学门房回事一声便能进寺参观的经历,也就没兴趣写了,转而想起小时候到不远处定慧寺收集枯皂角夹的经历,这个八十年代早早评为市级文物的大庙倒是一直没有晋级。
  定慧寺所在的位置,在八里庄西,旧阜成路官道南侧,阜石路拓宽时曾经拆除后殿。《日下旧闻考;九十七卷》引五城寺院册的描述“十里庄有慈育院、慈集寺、定慧寺”。可知乾隆年间此地名为十里庄。慈育院是康熙敕建的道教寺院,现已无寻。而“慈集寺”的名字,《日下旧闻考》只提到门额为圣祖御书,北图碑帖库则收藏了一份乾隆五年庄亲王允禄手书的慈集庄碑。
 
  行书不太好认,但能勉强识出慈集庄的在“八里庄、定慧寺东”一段文字,慈集的名字不免让人联想起不远处的恩济庄,恩济庄是雍正赐银修建的恩济庄太监义地,有香火庙和祭地等配套设施。自乾隆三年修竣以后专门埋葬紫禁城、南府、西苑等大内效力的宦官。据戏剧研究者王芷章先生对允禄碑、以及嘉庆二十四年重修慈集庄碑的考证可知,慈集庄是乾隆五年为在南府、景山当差的宦官赐银修建的茔地。规制当如恩济庄。
  定慧寺周边则在清代则是旗地遍布,东南的八宝庄地区有清代书法家铁保墓,现已无存。
  现在的定慧寺被空军某部干休所占用,尚存三进殿宇,以正殿所在的院落保存最完整。大殿、东西配殿及耳殿
具存。

 





  院内能看到石碑四统,最古老者为正德六年(1511)年的敕谕碑和敕赐云惠寺碑。
两碑形式统一,均为螭首碑,碑座正中刻草尾龙,四周如意云头纹边饰,为典型的明代石刻风格。其中敕赐云惠寺碑对寺庙的总体描述最为生动:阜城关之西十里许曰香山乡垂杨柳,实都城孔道,界连西山,境接天寿,凡中外官僚出入与君子适景,无不经顾其处;兵民之运煤粟,商旅之输蔬果,旦至暮未尝断绝,其往来之迹,非雨雪通宵不息,乃京师要冲之地也。


 
  重修的起因是僧人净空相中了宛平县香山乡垂杨柳的一区古寺,想要重修以祝圣厘,司礼监太监张永遂自出俸银重建,修成后正德赐名“云惠寺”。
  这个自助修庙的“善主”张永正是那位正德朝争议颇多的大权宦,张早年追随太监刘瑾,与刘瑾同属著名的宦官集团“八虎”,刘在正德前期权倾朝野,其宦官势力对文官和地方集团的倾轧造成了深重的政治和社会矛盾,在正德五年平定了发生在甘肃的安化王叛乱后,被刘瑾任命为监军的张永,与统帅杨一清和谋设计,在班师回京后的短短一月内戏剧性的搬倒了太监刘瑾。刘瑾伏诛后,张永平步青云,得势于武宗一朝。碑文最后对张有段小小评传,称张公"为国爱军恤民,过如赤子,老成清谨之望,锄强扶弱之誉,不惟于朝堂,播闻外藩,风动四夷。而我皇明开肇以来罕出".描述极尽夸示,张永的头衔为:“掌司礼御用二监兼提督内官司设尚膳诸监局外,总三大营兼提督团操兵马”,三十字之多,而此时仅仅是正德六年。
  张永直到嘉靖八年才去世,死后嘉靖“谕祭三坛,予棺椁”、“建立享堂”“追录遗功”,也是备极风光。给他撰写墓志铭的正是与张共同搬倒刘瑾的大学士杨一清。张的墓地,据《日下旧闻考;卷九十九》记载在昌运宫。昌运宫与云惠寺同为正德六年由张永兴办重修的敕建庙宇。清人过张公墓的吊亡诗尚有存世,遗址却已经不存了,但在海淀区紫竹桥南一带,还有昌运宫的地名地标。



  题外话,海淀区另有以“云会”为名的寺院至少两座,一在颐和园万寿寺,因颐和园的修造而拆除,一在正福寺彰化村,也已经无迹可寻。
  另一统万历二十七年的重修碑,形制与两统正德碑相仿,碑座采用高浮雕的草尾龙,雕饰比正德碑繁缛,边饰采用卷草纹。此碑碑文已经漫漶,根据新浪“双塔邨人”老师的碑录记载,此碑名为《敕赐云惠寺重修碑记》翁正春撰,文首记载了宣德十二年内官监申公用建寺的经过,申从十里庄垂杨柳村民手中购地八十一亩建寺,名为善法寺。寺后有申为自己建造的寿域,明清两代太监多以寺庙为养老归身之所,有“西山大寺,建者半中珰”之说。善法寺当是申太监的养老庙。后文关于张永重修的记载与正德碑有出入,称重修工程是正德二年内官监各衙门太监募化捐资启动,四年竣工后由张永奏请武宗赐名云惠寺。此次重修自万历十九年到二十三年止,碑阴刻监修者姓名,多为内官监太监。
 
 

  唯一的一统清代石碑为康熙五十一年立,螭首龟趺,励廷仪撰文。载内侍魏珠重修事,四十一年修竣,以“延资法力,祝延圣寿”,后康熙亲洒宸翰,赐名“定慧”,并题写匾额“慈云广护”。此外寺门及天王殿额皆为康熙御笔题书,后殿檐前对联曰:觉路弘开,慈航普渡三千界;法轮光照,佛日长辉亿万年。现在用作老年活动中心的大殿,悬有一匾,题曰“慈云堂”当是典出此处。
海淀妇幼定慧寺分院 北京海淀:定慧寺读碑







 民国社会局寺院登记中的定慧寺,分明写着石碑四座,很多介绍中的五座石碑不知从何而来。





  正殿是寺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殿宇,为大式硬山,筒瓦调大脊用鸱吻,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出廊,檐下用一斗三升斗栱。东西两山各有一高浮手法的团龙砖雕。大殿前出月台,四统石碑位于月台之前,两侧各有配殿三间。作为干休所的老年活动场所,近世的绿化施工破坏了寺庙原有的风貌好在古树尚存数株。除了山门前的皂角之外,尚有松抱槐,古侧柏等名木

大殿东侧侧柏

  山门及前殿后世返修,尤其前殿两侧各建僚房数间,形成一狭长屏障,起到分割空间作用,颇具特色。山门以南尚有一座三件小殿,不知是搬离原址重修的后殿。

皂角树因为环境太嘈杂而不方便拍摄,此是改建后的前殿南侧。


  定慧寺作为西郊平原地区的庙宇,能在大规模的农垦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几近完整的保留下来已经颇为不易。作为阜外关厢区的外延和高梁河文化区的南缘,煤运文化、园林文化和宦官文化兴衰的重要见证者,定慧寺和周边的文物遗存保留了太多的历史信息,像我一样的“爱好爱好者”们倘或在操心了国保名单后尚有余力,再对这些文化遗迹费心浅玩一番,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0651/160020533388.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成就准提镜坛—定慧幢 准提共修论坛

如何成就准提镜坛—定慧幢【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正文】若欲成就坛法,不同诸部,广修供养,掘地香埿之所建立。但以一新镜未曾用者,于佛像前,随月十五日夜,面向东方,置镜坐前,随力庄严诸供养具,烧安息香及净水,然后结印在

戒定慧 佛教的解脱方法 佛教真的能使人解脱吗

佛教的宗派很多,有时各自的观点甚至差别互异。但戒、定、慧三学则是各宗公认的解脱之方法。正如道安法师说:“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斯三者入道之门户,泥洹之要关也。"如我们以上所分析,以往在众多的修道者中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戒定慧 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1修行的第一个目标,是要成就自己的德行;要成就自己的德行,就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去掉。2贪嗔痴三毒烦恼,这是生死根本,要把这个东西去掉。真正存心去拔除贪嗔痴,这个人是真的觉悟了,真正在修行。

贪嗔痴与戒定慧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

贪嗔痴与戒定慧  贪嗔痴与戒定慧   佛教的修行——皈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这是全部佛教从起步到修学到结果的概括.  皈依是方向的确立;戒、定、慧是所有佛法修学法门的概括。戒,是行为和语

声明:《海淀妇幼定慧寺分院 北京海淀:定慧寺读碑》为网友棄深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