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和钟子期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俞伯牙与钟子期

俞伯牙和钟子期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春秋战国人士,通过资料记载得知,俞伯牙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一生最爱弹琴。历代史书资料关于俞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篇。列御寇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提到了俞伯牙的简介,还提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除此之外,荀子在《劝学篇》中,也提到了俞伯牙,书中写到“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科”。

伯牙子期画像

由此可见,俞伯牙的琴艺非常高超。话说,俞伯牙自幼聪慧灵敏,并且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值得一提的是,俞伯牙的老师是当时名气颇大的琴师成连。和俞伯牙相比,史书对钟子期的简介少之又少。只知钟子期和俞伯牙一样,是楚国人。以今天的地名来说,钟子期是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一位樵夫。俞伯牙与钟子期能遇见,得益于俞伯牙出使楚国一事。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中秋节那天,俞伯牙坐船来到了汉江口。

由于风浪很大,俞伯牙便停泊在一座小山下,等待风浪的平息。晚上,云开月出,景色十分美丽迷人。俞伯牙望着头上的明月,不禁琴兴大发,便席地而坐专心致志的弹起琴来。优美的琴声,刚好让钟子期听见了。钟子期沉醉在俞伯牙的琴声中难以自拔。随后,俞伯牙又为钟子期演奏了《高山》和《流水》两首曲子,两人随即结为知音。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在古代文学典故中,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被奉为知音难觅的典范。胡说,俞伯牙酷爱练琴,为了成为声名显赫的琴师,俞伯牙曾拜成连为师,跟随他学习弹琴技巧。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的琴艺大长,并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琴师。但是,俞伯牙非常苦闷,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琴艺上还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子期画像

老师成连得知俞伯牙的想法后,便打算带着俞伯牙前往蓬莱山去拜见自己的老师方子春。准备好了充足的食物后,俞伯牙和老师成连便乘船向东海的蓬莱岛进发。一天,船行至到东海的蓬莱山,成连让俞伯牙稍微等一下,自己前去接拜老师方子春。说完后,成连就划船离开了。过了许多天,成连还未回来,这让俞伯牙非常伤心。他抬头看了看周边的一切景象,不禁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俞伯牙即兴弹奏了一首曲子,曲调间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事实上,成连老师让俞伯牙到蓬莱山,是让他自己感受大自然的波澜壮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琴艺。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山为朋,与海为伴。虽然俞伯牙成为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是真心能听懂他曲子的人却没有几个。遇到钟子期后,俞伯牙感觉到钟子期能明白自己的心境,两人对琴艺有着共同的追求,因此俞伯牙和钟子期成为了知音好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首诗歌讲述的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出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一书,作者旨在通过这则故事,告知世人好友难寻的道理。话说,俞伯牙遇到樵夫钟子期之后,俞伯牙将钟子期视为知音。毕竟,钟子期能听得懂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

伯牙子期画像

俞伯牙演奏结束后,便和钟子期谈天论地,把酒言欢。两人越聊越投机,互相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拜为兄弟,并且约定每年的中秋节都要来此相会。和钟子期洒泪而别的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按照约定来到了汉阳江口。俞伯牙等了很久,依然没有见到钟子期的影子。于是,俞伯牙席地而坐,希望通过自己的琴声能召唤来这位知音。俞伯牙弹了很久,依然不见人来。到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过路的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这位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在不久之前因身染重病而去世了。

临终前,钟子期留下遗言,让后人把坟墓修在江边,等到每年八月十五相会时,都可以听到俞伯牙的琴声了。听了老人的一席话,俞伯牙万分悲痛。按照老人的指引,俞伯牙来到了钟子期的坟前。俞伯牙席地而坐,用凄楚的琴声演绎了一曲《高山流水》。弹完,俞伯牙挑断了琴弦,并长叹一声,把自己心爱的瑶琴摔在了青石上,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我弹琴还能给谁听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2151/656754329264.html

更多阅读

转:伯牙遇子期的故事

题记:在武汉路经古琴台,感怀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弦断为知音的故事。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

俞伯牙与钟子期 俞伯牙钟子期英文版

很早以前我就喜欢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俞伯牙是春秋时的琴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描述了他的弹奏:“昔者侉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也就是说,伯牙鼓琴时,马儿停止了吃草,仰起头来欣赏。据《太平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 钟子期死后伯牙写的诗

近来老是感慨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我好羡慕在山花,绿草,流水汇聚的地方,伯牙等到了一场千古的约定!五月的江南,看窗外的叶子无声飘零,看水池的莲花寂寞开着,我也暗自在期待一个莲荷般淡雅的知已!他(她)的思想闪烁自然的澄澈,荡涤世俗的尘埃,拔亮我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七绝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

声明:《俞伯牙和钟子期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为网友巴黎盛开的樱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