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节目与谈话类节目的区别
脱口秀(US-Talk Show,Brit-Chat Show)
“脱口秀”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口才展示)中音意同译的精彩典范,“脱口秀”是形容人的口才很好,说出的话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谈吐不俗,博得众人的喝彩。
在西方“脱口秀”是一个视频节目的栏目,也是一种主持风格。我国的相声艺术就被西方国家认为是“脱口秀”。
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一般脱口秀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那档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
从各大都市的地方电台到国家联合广播脱口秀例如"拉什·林堡秀"(Rush Limbaugh show),各种政治脱口秀在(美国)整个国家非常常见。 脱口秀在电视上的播出源于电视时代早期。深夜脱口秀节目包括"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和"大卫深夜秀"(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港译大卫牙擦骚)等已经播出了几十年, 以名人嘉宾和幽默小品为其主要特征. 电视新闻先驱爱德华·摩洛(Edward R. Murrow)曾于1950年代晚期主持了"小世界"(Small World), 从那时起政治脱口秀主导了星期天早晨的电视节目.
每日联合播出的脱口秀包括从家庭导向的"奥普拉·温芙芮"(Oprah Winfrey)和"罗茜·欧丹尼秀"(Rosie O'Donnell shows)到"垃圾电视"如"杰瑞·斯普英哥秀"( Jerry Springer Show)等众多节目.
电视网热衷于脱口秀是因为其总体来说制作费用低廉。然而,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个性,也正是这一点甚至使主持人成为价值不菲的商品。
脱口秀节目有何特点呢?
第一,节目形式多种多样。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不仅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也有无现场观众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也有不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在演播室现场录制的谈话节目,也有利用卫星通讯技术让不同地域的嘉宾同时进行交流的谈话节目。
第二,节目制作越来越精良。越来越多的电视谈话节目开始自觉地追求节目制作质量的提高。在开播之前,许多谈话节目制作部门都会邀请专家进行静心策划,力求节目一开播,就能以一种相对成熟的风格吸引观众。这种自觉行为推动着电视谈话节目不断走向成熟。
第三,谈话节目呈现出分众化趋势。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来制作电视节目,是当今世界电视发展的一个潮流。这不仅是电视节目日益增多、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也是电视商业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为了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节目制作者就必须重视观众的收视心理,把观众的收视需求作为自己制作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受众并非像传统传播理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抽象群体,而是可
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的受众群,每个受众群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层次。只有根据受众的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制作节目才会收到更好的收视效果,节目的收视率也才能相对稳定。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对这种节目形式的尝试是上海东方卫视的《东方直播室》栏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热门话题的深入议论已成为现代人一种表达自身生存状态与愿望的重要方式,谈话类节目应运而生。
谈话类节目有何特色呢?
一是注重纪实性。首先,谈话类节目的纪实性表现在真切的现场感和参与性,现场嘉宾和观众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身临其境,感受真切,整个节目是由嘉宾、观众和主持人共同完成的。谈话类节目所设计的话题都是热门话题,所要求的嘉宾都是名流、典型。他们在屏幕前用生动、具体、真实、可信的话语,讲述着自己的思想、经历和生活,宛如一幅丰富多彩的图画,赏心悦目。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由大脑中潜意识形成,并在不知不觉中表现的一种态度。纪实性的谈话类节目使观众看到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在当今时代,“不盲从”已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点,观众对假、大、空的节目非常反感。纪实性的谈话类节目正是迎合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使他们真切地看到了毫无矫饰的人和事。各个阶层的观众都能从谈话节目中那些不同身份的人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理诉求相呼应的位置,从心理上融入话题的拓展和谈话的过程中,对节目讨论的话题以及嘉宾和观众的发言进行思考。央视二套《对话》栏目采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便是精彩的一幕,观众不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首富的风采,还从他讲述创建微软公司的经历中体味人生的真谛,这就是谈话类节目纪实性的魅力所在。
二是增强亲和力。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以个性化的、本色的、真诚的主持特色,构筑起崭新的平台和桥梁,用于嘉宾和观众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这就是主持人的亲和力。主持人要有个性有特色。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只有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主持人,才能牵动观众的目光。中央二套《对话》栏目开办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蔚的机智快捷、曲向东平和睿智的个性主持风格。主持人语言要深刻到位。谈话类节目是人与人的思想碰撞。要产生闪光的思想亮点,需要主持人用深刻睿智的语言作铺垫,激发嘉宾参与节目的热情和兴趣,拨动被采访者的心弦,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成功、坎坷和人生故事,给观众以启迪。

三是形式多元化。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电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谈话类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首先是传播理念上的多元化。过去,电视节目往往用一元化的结论来代替多元化的交流,这种传播方式的专制性和排他性影响了观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视率自然不会高。目前,谈话类节目的内容在时间、空间上都极具跳跃性,让人们在有限的时空中观赏到许多不同层面、不同知识领域的内容。其次是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目前,谈话类节目除了以演播室为主要谈话基地外,还采用了热线电话、外景镜头、资料片等方式,使整个节目有立体感,内容丰富、详实耐看。已在全国30多家省级电视台播出的《超级访问》栏目,采
用“场外揭密”的形式,在前期对嘉宾的亲朋好友进行秘密采访,全方位了解嘉宾,再在演播室现场通过主持人对嘉宾进行机智幽默的追问和语言交锋,当场揭嘉宾的“短”,设置主持人与嘉宾、场内与场外的戏剧冲突,让观众将有限空间拓展到无限领域,不仅较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还带领观众进入广阔的遐想空间,这是许多节目所不能及的。
我们已经对脱口秀和谈话类节目的概念、特色做了阐述。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区别。
第一, 脱口秀的节目形式相对更为多样化。不仅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
目,也有无现场观众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也有
不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在演播室现场录制的谈话节目,也有
利用卫星通讯技术让不同地域的嘉宾同时进行交流的谈话节目。谈
话类节目的形式更为局限。它一般有现场主持人、嘉宾、观众互动
进行,三个要素基本都具备,很少只有一个主持人独担大梁的节目。
第二, 脱口秀节目的话题更为广泛,主持人、嘉宾及观众的谈话尺度也更
大。而谈话类节目的话题更为严肃、局限。
第三, 脱口秀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代表的个人观点很强烈,主持人在节目中
通常很直白、大胆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而谈话节目本身是多种声音
交锋的场所,鼓励不同观点的存在,所以在结语中,主持人的价值
倾向应该相对隐蔽。
谈话体:更为严肃
脱口秀:更为轻松活泼,话题的尺度更大,节目形式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