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汇款中转行手续费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不被境转真不容易

编者按: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禅师晚年在云居山,依然不忘弘法,随时开示修行法门。


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于是大骂牧童。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心是怎样的呢?圣言所表,心如虚空,说一个空字有点笼统,空有顽真之分。我们眼所见的虚空就是顽空,那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灵明妙用、随处自在、能含一切万物的才是真空,修行人要明白这样的真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清清白白,明见无疑,就是见道。

拿北京来作比喻,若从地图看北京,有方的圆的,横的竖的,宫殿街道、南海西山等等名目,看到能背得出,终不如亲到北京一次,随你提起那里,他不用看图就能说得清清楚楚;只看图而未曾到北京的人,别人问起来虽然答得出,但不实在,而且有很多地方答不出的。

修行人见道之后,如亲到北京,亲见“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的本性,不同依文解义的人,只见北京图而未亲到北京。空就能摆得开、无挂无碍,不空就摆不开、就有挂碍,所说和所做就不一样。所以说:“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色空原来无碍,若实在明见此理,则任他天堂地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挂无碍。不明此理的人,虽能说得天花乱坠,也无真实受用。

古来有一位老修行,在大众会下住了多时,度量很宽,待人厚道,常能劝人放下放下,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教人,你自己做到没有?”他说:“我在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后来觉得在大众会下,还是有些不自由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庵去。这回独宿孤峰,无人来往,自由自在,以为就真无烦恼了。谁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听到门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闹闹的说到庵里去看看,有说不要动修行人的念头,又有说既是修行人,念头是不会动的。后来牧童都进去了,老修行坐在蒲团没有理他,他们找吃的找喝的闹个不休,老修行不动不声,牧童以为他死了,摇他也不动,但摸他身上还有暖气。有人说:“他入定了!”有人说:“我不相信。”于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还是不动,挑他的手也不动,挑他的肚脐也不动,挑他的耳朵亦不动,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于是大骂道:“打死你这班小杂种!”那时观世音菩萨在空中出现说:“你三十年前断了无明的,今天还放不下吗!”

境外汇款中转行手续费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不被境转真不容易

可见说得一丈不如行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转真不容易!憨山大师《费闲歌》说:“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间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我们既为佛子,若不下一番苦心,徒然口说,也是无补于实际的。(1955年在云居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3051/105290235014.html

更多阅读

圣经中对妻子说的话 圣经 七兄弟 妻子

圣经中对妻子说的话(一)以弗所书第四章是不可不研读的,不但为了懂得彼此相交之道,而且必先读了第四章,才可以进入第五章的话去。夫妻相交之道,要产生基督与教会彼此间的功能,这件事的重要性是绝不可轻忽的。若不能互相沟通,就无法在家里尽当

往境外汇款的方式及手续费之比较 境外汇款手续费

因为要给孩子交美国学校的学费,住宿费,ESL课程费,押金等等,所以近期我把几种境外汇款的方式和各个银行手续费比较了一下。一、目前国内通用的汇款方式有以下几种:1、柜台电汇有手续费和电报费。采用这种方式首先需要购汇。国内有规定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中无权犹执一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是对“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的形象解释。语出《孟子·尽心上》。确切地说,就是忠心耿耿(或称机械)地按中庸之道办事,但不知道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去处

声明:《境外汇款中转行手续费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不被境转真不容易》为网友迎风一半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