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名禾草云纹病症状叶片和叶鞘上出现大而形状不规则的病斑。初为水渍状污斑,后退色呈浅黄褐色、米灰色,边缘清晰呈棕褐色、深褐色或红褐色。病斑多发生于中、上层叶片。湿润时,病斑扩展很快,多使全叶枯萎,在草地上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黑麦朦孢(Rhynchopium secalis(Oud.) Davis)。菌丝体生于寄主角质层下,无色至浅灰色,在叶面形成无色的子座。没有明显的孢子梗分生孢子直接着生在子座的细胞上,数量很多。香蕉形,无色透明,有1个隔膜,顶细胞有一倾斜的短躁,基部细胞通常较小,大小为11-22微米×2.5-5.4微米。此菌在17℃下,在利马豆琼脂上生长及产孢良好。寄主范围寄生在冰草属、剪股颖属、格兰马草属、雀麦属、扁芒草属、野麦属、大麦属、黑麦草属、虉草属、黑麦属的某些种上。病害图片发生规律病原菌在病株或残体上以休眠菌丝体越冬,在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新生叶上。在凉而潮湿的气候下,此病适于发生。气候干燥而炎热时,发病减轻。故多发生于春末及秋天。病原菌直接穿透表皮细胞侵入寄主,使寄主的组织崩解,在该处产生大量菌丝体,以后再在寄主表面形成子座并产生分生孢子。此病原菌的寄主专化性很强,各生理型种只侵染一定范围内的寄主。分布与危害禾草云纹病(灼烧病、烫伤病)广泛分布于国内外。我国南方较为常见,为害多种禾本科植物。防治方法草坪和科研地发病初期喷施以下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此病:1.5%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5-50克对水75升。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禾草云纹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