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人至深!!感动!!原文地址:三生情一世缘——读经济学家张宏驰的真实故事有感(修改)作者:外乡人
三生情一世缘
——读经济学家张宏驰的真实故事有感
前几天,收到同事的一封邮件,打开一看,是关于经济学家张宏驰的真实故事。故事十分感人,看得我几度哽咽。特别是文中结尾时教授的儿子张成蹲下身,将脸轻轻放到王秀珠骨节已变形的大手上,然后泪如雨下叫的那声“妈妈”,顿时,我的眼前一片模糊……
动荡年代,青梅竹马的教授和王秀珠这对表兄妹结了婚,后来男方考上大学,女方靠给别人家洗衣服挣钱供养丈夫上学。以至于后来因常年洗衣服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关节严重变形。缺衣少食的年代,自己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而她却在腰间缝了个小布袋,把自己一半的口粮省下来放在布袋里,晚上睡觉都攥在手心里,只是为了等丈夫每周回来能吃上一顿饱饭,而自己却经常因饥饿昏倒。丈夫学业有成,面对丈夫的嫌弃和以“近亲结婚违法”提出的离婚毫无怨言。离婚了,她勒紧裤腰带,为顾及前夫妻子的面子,说服自己现在的丈夫以“乡下亲戚”送衣送粮,接济前夫一家。教授赴英留学,王秀珠夫妇毅然寄钱抚养教授的两个孩子……
这样的故事情节我们也许在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没想到现实生活中却真实存在着。这是怎样的一种爱情,爱得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大爱,爱得可以抛弃一切?这又是怎样的一种付出?付出得无怨无悔。她就是一个女人,一个柔弱的、乡下的文盲女人。我无法想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她,让她可以这样义无反顾的去爱那个男人。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在帮助和思念这个男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情感让她爱得这么坚定?这么执着?这么无私?我无法去体会!
在即将走完人生轨迹的那一刻,自己终于迎来了前夫的呼唤,在暮年之际和自己深爱的那个男人生活在一起,享受了这一生短暂的、属于自己爱情,真可谓三生情一世缘,命中注定。
值得欣慰的是教授的临终遗言,对自己的子孙与遗产只字不提,却要求两个儿子好好照顾继母王秀珠,足以看出教授对王秀珠老人的情谊。其实,要不是因为遗产的问题,他们的故事也许永远无人知晓;要不是教授的儿子同样拥有其父的优良品行,她这辈子的付出可能会被亵渎。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也是圆满的。这个历经沧桑、风烛残年的老人爱了一辈子的男人在临终最惦记的是她,她曾经百般呵护的两个孩子终于承认了她。教授的儿子张成跪在地上叫的那一声“妈妈”,足以慰藉她这一生爱的付出。
王秀珠,一个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乡下女人,她用她的一生证明了自己的爱情,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和孱弱的身体维护了自己的爱情。她是一个善良纯朴的女人,一个伟大而坚强的母亲,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她的敬意!她愁苦伤痛了一辈子,直到暮年才真正享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的善良和伟大让人心疼,扎在心口的疼!
各位博友,故事看完后,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所以写了上面这些文字。下面我把这篇文章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我想你一定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三生情一世缘
——经济学家张宏驰的真实故事
大陆经济学家张宏驰在夫人冯华去世后,竟从天津乡下领回来一个老态龙钟的文盲老太太,让她成为继室。这令他的儿子张成和张敢百思不得其解。2009年11月,张宏驰辞世,千万财产要分给继母一大半,儿子张成万分不满和不甘。在企图阻止继母继承遗产的过程中,他追寻着父亲的情感轨迹,经过层层剥茧抽丝,他发现了父亲和继母的一连串秘密……
父亲辞世
2009年11月5日,下午3点多,84岁高龄的经济学家张宏驰突发心脏病。在被送往医院途中,张宏驰还有短暂意识,他拉住儿子张成的手艰难地叮嘱:“要是我熬不过去了,你和弟弟,一定要照顾好王姨……”
王姨是张成的继母王秀珠。张成和弟弟张敢都没有料到,这竟是父亲的遗言。
当天晚上,张宏驰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张成和张敢悲恸欲绝,更对父亲的临终嘱托万分疑惑:父亲是大学教授,再婚为何要娶一个文盲?父亲为何对这个农村老太太感情这么深?临终遗言,子孙他一个也不提,单单交代“要照顾好王姨”!张成兄弟对此事百思不得其解,对父亲也多少有些怨气。
张宏驰1925年出生于天津,是北京某大学的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张成在父亲的盛名之下成长,继承了父亲踏实坚韧的品格,年纪轻轻就成为中关村一家科技公司的总裁。
1996年,张成的生母冯华去世。怕父亲晚年生活孤寂,张成和张敢都希望父亲续弦,却被父亲一口拒绝。5年后,父亲忽然打电话来,让兄弟俩回家。张成和张敢匆匆赶回去一看,家里多了个陌生老太太!她衣着土气,一脸皱纹,满头白发,一问,老太太70多岁了,是从天津农村接来的,父亲准备和她结婚!
兄弟俩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父亲如果找个老年女性知识分子做伴儿,有共同语言,属人之常情;或者找个没多少文化但比他小十几二十来岁的漂亮女人,也可以理解。可这个年龄又大又没文化的农村老太太,究竟哪点吸引了他?
听说父亲第二天将和这个叫王秀珠的女人去领结婚证,张成兄弟怕父亲不高兴,所以没敢反对,但又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继母。于是他们试探着问父亲与这个女人是如何认识的,父亲不悦,说:“我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兄弟俩对视了一眼:父亲不是老糊涂了吧?
父亲与王秀珠结婚后,兄弟俩都对她很冷淡。他们很少回父亲家,即便逢年过节回来看望父亲,也很少与她说话。王秀珠话不多,在张成的印象里,她永远都只是在家里收收拣拣,从来没有刻意讨好过兄弟俩。
现在父亲忽然去世,王秀珠将要参与遗产分配。父亲一生向学,硕果累累,生活又极其俭朴,学校分配给他的位于北京三环以内的两套住房,加上多年的津贴、著作版权费、收藏的字画等,总价千万之巨。张成和弟弟更加愤愤不平——一个70多岁的村妇,能嫁给他父亲已是一步登天。这8年来,兄弟俩对她谈不上敬重倒也客客气气,她在北京享了8年福已经是人生的造化,她有什么资格分父亲的遗产?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