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一家四口,去了北京京郊门头沟爨底下村(明清四合院)。
去的理由四点:
1、北京周边确实没啥玩的了(或者说没去过的地方不多了),这地方听着新鲜,不会读;
2、这地方不算太远,山路也不算太多,时间和能力范围内;
3、人应该不会太多,毕竟东边的人嫌远不愿意去,西边的人大多去过的,小山村,不大;
4、这地方拍过《投名状》《手机》等片子,导演都看上了,估计有一定特色;
5、可以联系拍照(山、村、花等);
很多人也许不认识这个字,2天前,俺也不认识。
"爨"CUAN四声,灶的意思,当年在建这个山村时,主人为其取名"爨底下",意为躲避严寒,或许有避难之意,观景寓意,让人大有世外桃源之感。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3公里,是一个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保存较好且集中的村庄。
记爨字:“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比起陕西的biangbiang面那个字还是容易些的。
让俺们先看看,电影里是如何体现这个村的吧!《投名状》中最明显:
本以为投名状的三兄弟,可以效仿三国中的桃园结义,可惜的是: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以刘备为首,其他二人唯命是从,任劳任怨,没有任何逾越;
庞青云、赵二虎、姜舞阳三人,以庞为正规军出身,与其他二人有明显的政治区别,
赵二虎有自己的一帮兄弟、有自己的想法;姜舞阳有大哥的把柄在手,也有放肆杀嫂的糊涂,
这样的三个人、这样结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如果赵二虎战死苏州城,也许结果会好很多,性格决定了命运啊!
好笑的是,这样剧情的《投名状》在此拍摄,山坡上就有关帝庙,里面供奉着武神关羽;
同为二弟,俺对于这两个人“悲痛”和“感怀”,无法两全。
《手机》中开头和中间有一部分是村子戏,也是在这个村子拍摄的,但不是很明显;
这部片子当初可是毁了不少人,让很多人看了都心惊胆战吧,大家好记忆犹新吧!
而主角“有一说一”的严守一就是从这个村子走出大山的,另外,杨坤的“牛三斤”也很好听。
导航显示从通县过去要120公里左右,行车要2个多小时(一半公路,一半国道)
加之报纸都说了,这两天哪都堵车,所以俺们5:30起床,6:05准时出发。
4.29到5.1期间,都是晴天,但只有今天风小一点,天更蓝一些。
从东出发,清晨的阳光在俺们身后,洒在路上,铺成金光大道,俺们“一路向西”!
京沈高速-南四环-西四环-阜石路-盘山道-到站停车。
首先,俺要说:安全第一。
出游是高兴的,全家是都在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一起事故也许就酿成巨大的悲剧!
俺没有想过这些,因为安全行车基本已经深入到俺的思想,一般不乱来。
在阜石路上看到了一起车祸,4-5辆受害车,算是对俺和过路车的提醒吧!
阜石路到六环奔海淀方向,在军庄/涿鹿方向向涿鹿方向,上09国道,又一会儿就盘山道了。
有的车辆车速很慢,又经常性踩刹车,谁也不愿意跟在这样的车后面,
又看见一辆工程车在道路上超来超去,也引起了俺对前面一辆红色中华的不满,超它!
在一个外向短直道,俺加速超车,已和它平行,这孙子也开始加速,明显是对俺超车的不满,
马上要进入弯道,它在靠近山体一侧,俺在左侧(边上是山涧),俺怕对面来车,没敢再加速,
弯道一半,俺们俩几乎平行,由于俺没再加速,所以稍微后置;
这时对面不远来了个雅阁,幸好那哥们也不快,俺狠踩一脚刹车,追着中华的屁股和雅阁擦肩而过。
估计对面哥们也吓一跳!中华啊,真孙子啊,就是不让。
前行了500米不到,一个内向大弯道,俺看对面挺长一段距离没车,直接用F1的方式超越了它!
事后,俺也不压它,直接走俺的,它一个劲儿追,好像不久就拐道了。
当时也没觉得后怕,毕竟还没那么危险,但想想,如果出事了,雅阁估计直接下山,
俺的车也许没撞下去,中华估计要撞下山体,三车事故,全俺的责任,真不值啊!
弯道尽量不超车,超车绝对有把握,是俺下午回来的行车标准!
中华刚走没多久,俺就看见了第二起事故,车里一个男的正在摇晃被撞昏的女司机,挺惨的!
行车真是重要。去的路上俺看到这两起车祸,自己也险些发生一起,让大家都惊醒吧!
爨底下只有一小段盘山路,稍微忍一下,安全就有保障了!
碰上实在太面的车有把握再超,先打灯,按一下喇叭(别多按),让前面人知道;
被超的车辆也请好心态,适当让让不丢人,出事了,过路的车都看你,那才叫现眼!
万一再惹祸上身,赔钱陪命,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回来的路上,中午1点左右,又撞车了,还是盘山道,看来四川、西藏自驾有难度啊!
大多数的车子排成单队等着事故救援、道路缓解,整体比较有次序,
但也有些个别“铅笔”只顾自己,好像加塞儿是他的牛B之处,又是中华轿车,无语了!
要是你父母受伤等着救援,你也堵上对面道,让救援车干瞪眼吗?2B铅笔,是粗些!
6点出发,走错了道儿,再加上不太认识了路(要有导航,手机导航要有车充),
快9点了,才道爨底下村。(一直奔向“涿鹿”方向,跟着“爨柏景区”的牌子走,抓住两个重点字段)
离景区还有2-3公里,停车买票,车子放入停车场,步行5分钟就倒了村口。
(很多车辆强行要开进去,有点找到了合适的地方,有的直接放在买卖门口,景色附近,素质啊!
俺们再爬山过程中,总听见大喇叭在叫:京B-22222的车主请您移车,挡着大家照相了,何必呢!)
来这的人不算太多,因为村子比较小,也不能说很少。俺先介绍一下俺的看点:
1、村落的全景:
1)正对面的山上(建议采用14-24的广角,架三脚架,因为没有大光比,不用渐变镜)
一早有炊烟的情况下,加上晨光,应该会很好看!俺这次没缘了,以后有机会再来!
2)村子西边的小坡上(结拜那张剧照),侧面照,冬天有雪的话,应该很好看!
3)村子东侧的关帝庙(老太太那张剧照),同上;
2、明清的民居:四合院、影壁、瓦、门楼、地主院、壁画、标语、庙等;
3、随意的小品:青石路、墙头草、路边花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一起去挖掘!
先爬山正面山头,来个全景吧!可惜俺没有广角镜.
随着越爬越高,村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啊!
好像个几字,只是没有黄河拐角的那么明显。
爨底下村
西侧山头,视角一般,也许是俺站得高了!
爨底下村
东侧山头,这边看更有曲线,好似一道护城墙,保护着地主老财。
爨底下村
正面:
山上有娘娘庙,求子的话,可以小试!记得还愿!
爨底下村
西侧:
山脚有几层平台,就是投名状中结拜的地方。
爨底下村
西侧还有一株很漂亮的挑花树,不禁想起了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爨底下村
LB还是挺KU的;
春天来了,叶子绿了,给整体黄黄的土地和村庄带来许多盎然;
爨底下村
东侧:
山上有关帝庙,也可以拜拜,不管是求官还是求财!
从亭子或者庙门前照村子,还是比较好的,起码平地,好放脚架。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如果关爷不是太骄傲,不会双线作战、不会有白衣渡江、也不会有中毒箭、更没有走麦城,
也许会逃不过岁月的最后洗礼,但,历史估计就要重新书写了!
学不了二爷的盖世武功,但多看看书(不光春秋,冬夏也要看)、守信义、做事稳重,再努力!
再凉凉小品吧!大多选来自女人的35mm,功力见长!

村子里卖老虎的枕头,农家手工的,应该不错!
很多地区还保留着标语,可以修改一下,用毛泽东武装思想我们的头脑!
爨底下村
提字者是爱新觉....
最后一项,说说吃。
这次出去,在吃方面,只涉及了冰棍、山货(杏脯)、农家饭,但还是推荐一下农家饭,
哪儿家,俺吃的是史大妈的葱油饼,确实挺香挺脆。
农家饭第一好在材料上,确实与城里的不同;野菜一般,其他都不错!
农家菜第二好在大锅炖,大锅饭就是香!
再来这么个凉棚,炎炎烈日,就口棒碴粥,和老板、史大妈聊会儿天,舒坦!
好久没和LP、LM一起出游了,虽然这次行程比较短,但还是很高兴;
祝愿他她们身体健康!利用大把的自由时间,有机会多出去走走!
最后给大家三个建议:
1、来去都要经过盘山路,别再出事故、别再没素质的乱加塞儿和停车了,先留住命,再耍!
2、喜欢摄影的,建议看好天气预报,午后到,住一宿,拍摄下午和明早的片子,应该是不错的!
3、多带老人出来走走,不管地方,都挺高兴!
音乐:《手机》里的歌曲《牛三斤》杨坤的,确实有山里的味道,不过没找到MP3;
用杨坤的《那一天》回味香脆的葱油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