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高一模块考试试卷物理必修2(人教版)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功 B.动能 C.路程 D.速度
2.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角速度为,周期为。关于这些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若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离地面越远的卫星( )
A.所受的万有引力越小 B.运行的角速度越大
C.运行的线速度越大 D.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越小
4.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它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那么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 )
A.8000N B.4000N C.2500N D.1600N
5.如图1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高度是h,一个小物体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猾,不计空气阻力,小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其速度大小为( )
A. B. C.gh D.2 gh
6.下列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小石块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B.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C.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D.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
7.一小型机动船在静水中的最大速度为8m/s,现要渡过宽为120m,流速为6.4m/s的小河。该小船渡河所需最短时间和位移最短时所需时间分别 ( )
A.约为8.3s和75s B.约为8.3s和25s
C.15s和25s D.15s和18.75s
8.我国于2007年10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假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0.4km/s B.1.8km/s C.11km/s D.36km/s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全对得3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共12分。)
9.一个木箱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在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木箱的速度逐渐减小,这表明 ( )
A.摩擦力对木箱做正功 B.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
C.木箱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少 D.木箱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加,机械能守恒
10.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半径为R的圆形环上,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小环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则( )
A. B.
C.当v>,小环压轨道内侧
D.当v<,小环压轨道外侧,
11.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小球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则对于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动能减少了2fH
B.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减小,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C.小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D.小球上升过程的运动时间比下落过程的运动时间短
12.如图3,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它们与圆台间动摩擦因数都相同,A的质量为2m,B、C质量均为m,A、B离轴R,C离轴2R,则当圆台旋转时,设A、B、C都没有滑动,则( )
A.C物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B物的静摩擦力最小
C.若圆台转动时,只有一个物体滑动了,那一定是A
D.若圆台转动时,只有一个物体滑动了,那一定是C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载有两名宇航员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飞船经过近5天在轨飞行76圈后,顺利返回地面.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继“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后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飞行时,飞船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____________提供;此时宇航员处于____________(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
14.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离地10 m高处自由下落,下落1 s末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W,从释放到落地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W。(g取10m/s2)
15.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m/s. 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下滑过程中人的重力势能变化量 J,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J.(g取10m/s2)
16.据2008年2月18日北京新闻报导:北京地铁10号线进行运行试验。如图4所示,为节约能源,一车站站台建得高些,车辆进站时要上坡将动能转换为重力势能,出站时要下坡将重力势能换为动能,如图所示。已知坡长为x,坡高为h,重力加速度为g,车辆的质量为m,进站车辆到达坡下A处时的速度为v0,此时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则车辆在上坡过程中,若只受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车辆“冲”到站台上的速度 ;实际上车辆上坡时,还受到其它阻力作用,要使车辆能“冲”上站台,车辆克服其它阻力做的功最大为 ?
17.如图5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撞到一个轻质弹簧上,从球与弹簧按触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 ,小球的动能 ,小球的机械能 。(填变化情况,不计空气阻力)
18.一个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到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为E/2,若小物块以3E的初动能冲上斜面,则小物块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设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零点)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9.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6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
20.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研究物体下落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的变化,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以下器材中必须选用的有(请将器材前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A.打点计时器 B.低压交流电源 C.秒表 D.重锤 E.纸带 F.刻度尺 G.天平
(2)某同学打出的纸带如下图7所示,其中A为释放重锤后打下的第1个点,B为打下的第2个点,A、B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 在纸带上再选出C、D、E、F四个连续打出的点,用刻度尺量出C、D、E、F到A点的距离为SAC = 20.00cm,SAD =24.30cm,SAE = 28.65cm,SAF = 33.71cm。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g =9.8m/s2。该同学要验证在打下第1个点A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设重锤的质量为m0=0.5kg。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① 打下D点时重锤的速度v = m/s;
② 从A点到D点,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 ;动能增加量= 。
五.论述、计算题(共46分)
解题要求:画出必要的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将一个质量为2.0Kg的小球从离地面15m高的地方水平抛出,抛出时小球的速度为10m/s,忽略空气对小球的阻力。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22.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用大小为50N、方向与水平成37°角斜向上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10m的距离,运动过程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4N。求:
(1)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在这个过程中阻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3)物体运动到10m位置时具有的动能。(sin37°=0.6;cos37°=0.8)
23.我国在2008年发射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神州7号”载人飞船。
(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神州7号”载人飞船绕地球的运行速度为,求该飞船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
(2)该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24.如图8所示,水平轨道AB与位于竖直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相连,半圆形轨道的BD连线与AB垂直。质量为可看作质点的小滑块在恒定外力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点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到达水平轨道的末端B点时撤去外力,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A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通过D点的速度大小;
(2)滑块经过B点进入圆形轨道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滑块在AB段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5.有一辆汽车的质量为2.0×103kg,额定功率为9.0×104W。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启动,所受阻力恒为3.0×103N。在开始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汽车以2.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直到达到汽车的额定功率为止。以后汽车继续加速,直到达到最大速度,汽车变加速的时间为10s。求:
(1)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汽车能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3)汽车从开始启动到达到最大速度一共行驶的距离。
草稿纸
北京一零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一模块考试试卷答题纸
物理必修2(人教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9
10
11
12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
14.
15.
16.
17.
18.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9.(1) (2)
20.(1)
(2)① ②
五.论述、计算题(共46分)
21.
22.
23.
24.
25.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