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国家级名老中医 《养生堂》名老中医话古方

专家:余瀛鳌  国家级名老中医

余永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  

《名老中医话古方—1》  关键词:养生名老中医、古方、北沙参、药材、


宋代在中医看来,一般被视为一个标志性的年代,中医体系中经常提到的“经方”大多是指“经验方”,也就是经验积累的产物。而从宋代开始,张仲景的《伤寒论》被尊为经典,成为“经书”。在宋以后,“经方”一般特指《伤寒论》中的方子。今天,国家级名老中医余瀛鳌带着自己主编的《宋以前医方选》做客《养生堂》,为您带来《名老中医话古方—1》,敬请收看。



    祖国的中医药是在逐步经验积累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的。以《伤寒论》为例:共计处方113个,涉及药材93味,这与当时人们对于疾病、药物的认识受到局限有关,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药物的开发,仅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就收录中药2165种,而气候、疾病的变化,使处方的变化更是呈现了多样性。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随着我们对身边动植物的观察,中医药品的种类不断增多,而疾病也随着时间、空间、气候等一系列因素发生变化,中医的重要思想就是“辨证论治”,在古代的一些经典名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不断的完善、增减,也具有了新的活力。“古方新用”可能也就是一种“穿越”。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湿热蕴于脾胃,国家级名老中医余瀛鳌老先生经常使用香连丸作为治疗基础方。那么,面对气候、环境的变化,燥邪侵袭人体,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专家又会给出怎样的建议呢?更多详情敬请关注本期节目。



《名老中医话古方—2》  关键词:古方、生脉饮、气短、汗多、心脏、口服液

专家:余瀛鳌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余永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 


有一个古方,在皇帝后妃临终救治时候几乎都会用到它,有人说这个古方出自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金代李杲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但也有人认为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千金方》,实际上,现今文献能查到的最早记载就在(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下》,它就是生脉饮。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国家级名老中医余瀛鳌余老用它来治疗什么疾病呢?敬请收看《名老中医话古方—2》。

养生堂国家级名老中医 《养生堂》名老中医话古方



    据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下》书中记载,古方生脉饮最开始用于治疗两个方面的疾病:1气阴两伤、气短、汗多。2久咳肺虚、自汗。但是在传承中,渐渐加入各代医生的经验,使得它在治疗心脏疾病方面发挥效用。更多内容请收看本期节目。

 “麦门冬,气寒,味微苦甘,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加五味子、人参二味,为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须用之。——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下》”



    现代医学对于生脉饮也有新的认识。由于这个方子非常宝贵,所以成为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基础药方。现在不仅有口服液、还有注射液。这个方子还获过全国第一届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获一等奖。那么,我们自己平时该怎么用到它呢?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151/111732465187.html

更多阅读

国家级名老中医冯兴华教授论秋养------润燥 国家级名老中医

国家级名老中医,广安门医院的冯兴华教授,作客养生堂,和大家聊秋天润燥养肺的简易方法。秋天天气干燥,燥盛则干,人们往往会感觉口干舌燥,口舌生疮。肺为娇脏,不奈寒热与燥,肺如钟,一遇秋燥寒热即感冒咳嗽喘等诸多症状出现。秋燥以秋分时节为分

声明:《养生堂国家级名老中医 《养生堂》名老中医话古方》为网友淡写薰衣草的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