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奶奶窦太后
窦太后也就是汉武帝的奶奶,也就是电视剧里面的窦漪房,在历史上窦太后也是一个对于当时的政治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
窦漪房的影视形象
窦太后的真名已经无从考证了,她小小年纪就进到了宫里服侍吕后,之后被赐给了代国的国王刘恒,成为了他的姬妾,在这段时间里,窦姬她颇受宠爱,为刘恒生下了好几个孩子。后来在刘恒登基为帝之后,刘启被立为了太子,窦氏也母凭子贵成为了皇后。虽然她成为了皇后,但是她对于自己的家族的教导非常的严厉,不允许他们仗着自己的名声做些不好的事情,并且让他们多和一些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接触,使得他们成为了有礼的君子。
虽然到了后期窦皇后因为失明慢慢失去了宠爱,但是她为人温和大气声望很高,所以她的地位也一直不曾动摇,等到后来文帝去世,景帝登基,窦太后就成为了皇太后,她的为人处世的风格也对于景帝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非常喜欢黄老学说,所以希望景帝能够用道家学说治理天下,而黄老之术也非常适合当时的国情,所以景帝时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儒家的一些学子也因此没有什么机会入朝为官。
在汉武帝登基之后,窦太后地位更加尊崇,就算她不像吕后那样操控权势,但是对于年轻的汉武帝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那段时间还制止了汉武帝的第一次新政改革。在汉武帝登基六年之后,窦太后与世长辞,告别了这个走向巅峰的大汉王朝。
司马迁与汉武帝之间发生了什么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著名的《史记》便是司马迁所著。而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在司马迁汉武帝之间又是否有所联系?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

司马迁画像
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年,曾是董仲舒的门下弟子。在司马迁十岁的时候便已经通习了许多古文。司马迁的父亲在汉武帝在位时便担任了太史令的职位,那时候的司马迁还很小,他没有随父亲一同入京,而是在老家一边放牧一边耕读。
直到司马迁稍微年长一些的时候,才来到了自己父亲的身边。后来,司马迁的父亲又叫司马迁去到处走走,搜集一些已经几乎找不到记载的古文轶事。
司马迁能够成为西汉朝廷官员中的一份子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司马谈的关系,在游历回到京城之后,司马迁便得了个郎中的职位,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司马迁与汉武帝的联系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他参与了汉武帝的太初改历的讨论,并被被汉武帝任命为定制《汉历》的人员之一。但是在公元前99年,李陵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选择了投降,让汉武帝大为恼火,群臣都在讨伐李陵,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说了情。但是之后,公孙敖向汉武帝谎报李陵在为匈奴训练兵马,企图有一天帮助匈奴来反击汉朝。汉武帝听信了公孙敖的话,将李陵一族全部诛杀,而当初为李陵说了情的司马迁也受到了牵连。
原本司马迁是要被汉武帝处以死刑的,但是在司马谈去世的时候曾给司马迁留下遗言,要他一定要将历史编纂成书,于是,司马迁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所以说,司马迁是因为汉武帝勿信谗言才遭罪的。
汉武帝为什么不重用董仲舒
在汉武帝时期,有着很多杰出的人,都对于当时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司马迁、张骞等等,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人物,那就是董仲舒。
大儒董仲舒画像
董仲舒也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大儒,虽然在汉初的时候一直实行的都是黄老的无为而治,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已经逐渐满足不了汉武帝的需求,于是他决定重用儒学,因此董仲舒也终于有了一展所长的机会。在窦太后死后,黄老学说彻底走向末路,儒学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如果说窦太后的死标志着道家的没落,那么董仲舒的限量对策无疑就是儒家兴盛的起点。
在前134年的时候,汉武帝选贤举能,连问董仲舒三策,因为主要的问题是以天人之间的关系为主,所以也被称为“天人三策”,并且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汉武帝虽然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但是很不幸的董仲舒还是没有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和很长时间以来的儒生中存在的光说不练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关系,试想汉武帝时代,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如果董仲舒真的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凭借他在儒家学子中的威望,凭借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又怎么会刻意不让他执政呢?原因就在于他虽然说起来很好听,但是都是一个比较空洞的东西,有着理论上的指导价值,但是让他去做,他就做不到,所以汉武帝一直没有重用董仲舒,虽然如此,董仲舒还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和汉武帝两人直接间接的促成了中国日后主流文化的格局。
推荐阅读汉武帝币制改革基本内容汉武帝的下一个皇帝是谁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汉武帝性格汉武帝登基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汉武帝在位时间
汉武帝刘彻自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为皇。16岁登基的时候是公元前141年,虽然前135年窦太后干政,但是汉武帝也从窦太后去世后独掌大权,他的母亲王太后虽想效仿窦太后,但是其实际权力并没有窦太后那么大。所以从登基开始算起汉武帝从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都是他的在位时间,因此汉武帝在位时长54年。
汉武帝的泥塑
汉武帝登基的时候正是“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是笃信黄老之术的人,和他们不一样,刘彻是崇尚儒家学说的,因此和赵绾、王臧等人一起草拟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等计划,但是窦太后推崇黄老,因此私下查赵绾、王臧的不法之事,使二人自杀,因此汉武帝的计划美誉得到实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22岁,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掌权,开始大展身手。汉武帝开始为儒学铺展道路,并通过儒学,巩固中央的权威,因此许多人认为汉武帝采用的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的政策。因为文景之治使西汉国力日上,所以汉武帝继承的同时准备军事发展,以军事手段代替和亲政策,当时汉朝北部疆域从长城到了漠北,汉武帝是朝鲜半岛的北部也纳入了西汉版图,南边的疆域扩展到了越南的南部,西南夷地区也完全纳入汉朝的统治之下。
汉武帝的这些功绩已经是许多帝王都难以超越的功绩了,但是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轮台罪己,是历史上第一个自我写检讨书自我批评的皇帝,所以汉武帝总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的,因为汉武帝时期的种种措施对后来的影响非常深远,同时西汉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所以从宏观讲汉武帝还是值得肯定的。
汉武帝的儿子
汉武帝有6个儿子,分别是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髆还有刘弗陵。刘彻的6个儿子中可能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刘据和刘弗陵了。刘据在孙子刘询为汉宣帝后,追谥“戾”以表其冤屈,而刘弗陵则是在刘据之后,汉武帝第二个立为太子的儿子。汉武帝去世的时候,刘据、刘闳、刘髆已经去世了,留下的刘旦、刘胥和刘弗陵中,只有刘弗陵在三人中突出,因此为太子。
陆毅饰演的刘弗陵
刘据生母是卫子夫,出生在公元前128年,为人谦逊有礼,是汉武帝一直培养的接班人,但是因公元前91年的巫蛊之祸中被奸贼陷害,最后起兵反抗,汉武帝大怒让丞相征讨太子,太子兵败后含冤自杀。汉武帝查明真相后悔不已,之后数年未立太子。刘闳是王夫人的儿子,被封为齐怀王,但是被送去齐国仅过了8年就死在了封地,年仅18无子。刘旦和刘胥是李姬的儿子,虽然生有两子,但是李姬不受汉武帝的宠爱,因此刘旦和刘胥虽然被封为燕剌王和广陵厉王,但是汉武帝生前没有将儿子立为太子的打算,但两兄弟一直都篡位之心,刘旦在汉昭帝时政变失败后自杀,刘胥虽然在汉昭帝时也觊觎帝位,但是仅限诅咒,后来到了汉宣帝时继续诅咒,被发现后也自杀了。刘髆是李夫人的儿子,汉武帝生前非常宠爱李夫人,而且汉武帝的茂陵中仅有李夫人陪葬,因此汉武帝对刘髆也该是宠爱的,如果刘髆不去世,刘弗陵的太子之位也有可能是他的。
刘弗陵登基时虽然才8岁,但是在辅政大臣的帮助下,沿袭汉武帝后期的养民政策后,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汉武帝遗留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年仅14岁就将逆臣贼子诛杀,在位十三年,内外措施都做得很好,但是年仅21就去世了。
汉武帝是什么星座
星座是占星学中的说法,人们将天空中成群的恒星进行连线,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并将其进行相应的命名。那么作为一位卓越的帝王,汉武帝星座是什么呢?
汉武帝雕像
自古以来便有星座的说法,每一个星座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进行划分,都是全凭个人喜好的,有的人喜欢这样连,有的人喜欢那样连,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直到193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这些说法不一的星座进行了统一的划分,把整个天空用精确地边界分成了88个星座。
而在西方的占星学上,将黄道分为了十二个星座,为黄道十二星座。通常每个人出生的时间的不同,星体落入黄道上的位置也不同,而黄道上的位置就代表了这个人的先天性格和天赋。黄道十二星座便能够更好地分析一个人行为的表现方式。
黄道十二星座分别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这十二个星座,每个星座所对应的月份不同。汉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的7月14日,巨蟹座的出生日期便是在6月22日至7月22日之间,所以黄道十二星座所对应的汉武帝星座应该是巨蟹座。
巨蟹座的守护星是月亮,象征的是人类内在的潜能和灵魂,在职业上,巨蟹座在各行各业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像汉武帝,他在汉朝的历史上,便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角色。
推荐阅读汉武帝币制改革基本内容汉武帝的下一个皇帝是谁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汉武帝性格汉武帝登基2/2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