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宇宙观 爱因斯坦和霍金暗合了老子的宇宙观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谷神章第六


爱因斯坦的宇宙观 爱因斯坦和霍金暗合了老子的宇宙观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

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

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霍金有个形象化的比喻,探究宇宙的起源就像在黑煤窑里寻找黑猫。《淮南子》表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即天地万物。

老子作为人类的先知,面对茫茫宇宙,他不会不思考,自己面对的一切到底是怎么来的?

就像两千多年后的爱因斯坦们、霍金们依然在思考。

那么,宇宙到底是如何来的?老子认为产生宇宙的“种源”是永恒存在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摸不着看不见的生殖之门。这个摸不着看不见的玄妙的母体的玄妙之门正是宇宙的源头。应该说现代物理学关于宇宙起源理论越来越接近老子的学说。

老子在这里继续说明“道”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说明“道”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老子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

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老子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的,生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的表述方法,在老子的书中屡屡出现。

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的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的厌倦,他担心文明的习惯和知识会日益削弱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和对“道”的领悟;二、老子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他所关注着的“道”是宇宙、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他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他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说:“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是的,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体验。然而这种本性又在人类精神需求上,曲折地表现为依赖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强烈愿望。

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孩提之对温柔的母体,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太多的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种植森林,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们在哲学上、文化思想上研究人与自的关系,也都是在寻回人类业已失去了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道”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当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人们大多惯于常规化的思维,忌把不合于此之物斥为“怪”,这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表现。要知道,打破常规,才会有认识的深化和观念的革命。这也算是《道德经》留给后人的启示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7151/727571638265.html

更多阅读

老子天人合一宇宙观与生态环境保护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老子天人合一宇宙观与生态环境保护(警世奇文,请阅读、转载)——张东宝(《益生文化》第124期重要稿件,请关注本刊,本刊信息见置顶文)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中国“百家之祖”,乃中国古代文化的奠

天文望远镜演变历史 汉字的演变历史

宇宙大爆炸、黑洞、黑子、太阳系外星球、棕矮星、类星体、宇宙射线、银河系等一系列有关宇宙和太空的现象与名词,如果没有伽利略的发明也许都将不复存在。望远镜已经成为人类文化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它不仅使天文学发生了革命而且深刻地

20世纪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1901-1980 国家重大战略领域

20世纪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1901-1980引言:自古以来,人类就恐惧星空,憧憬星空,又学习星空,从而诞生了人类最古老的知识——天文学。此后,作为自然哲学的天文学又分化成各种各样的学问。20世纪,科学的世纪,天文学已迫近宇宙的基本的理念。今天

尼古拉·特斯拉的预言 尼古拉特斯拉的宇宙观

尼古拉·特斯拉的预言特斯拉继发明「交流电发电机」后,他便着手研究「免费能源」的可行性。于1889年,他在美国科罗拉多泉(ColoradoSprings)建设实验室,专心研究『特斯拉线圈』的原理和反应。在1895年,当他的发明生涯正处于巅峰之际,一场

与笛卡儿的对话张大军 笛卡儿积

与笛卡儿的对话[1]——选自拙著《我的宇宙观——与先贤大师的哲学对话》第七卷第13章1596年3月31日,勒内·笛卡儿出生在法国图兰省和布瓦省交界处的拉埃镇(现名拉埃—笛卡儿镇)。1650年2月11日,他逝世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为了拜见笛

声明:《爱因斯坦的宇宙观 爱因斯坦和霍金暗合了老子的宇宙观》为网友小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