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yu
满语
Man language
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满语支。 中国满族曾经使用过的语言,约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逐渐衰亡。在黑龙江省的爱辉县和富裕县,还有为数不多的人能讲满语。满语同蒙古语的关系要比同突厥语的关系近。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后者是文学语言的方言基础。16世纪末,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满文。现在,满族通用汉语文。
语音 ①从满文所反映的语音系统来看,满语共有a、、i、o、u、6个元音,n、k、、x、b、p、s、、t、d、l、m、、、j、r、f、w、19个辅音。 ②元音分为阳性(a、o、),阴性()和中性(i、u)。在大部分词里,同性元音互相和谐,异性元音互相排斥,中性元音可以出现在阳、阴性元音的前后。如:aalambi“相合”,onodombi“宽宥”,daambi“做生意”,brmbi “疲倦”,imlmbi“更新”,kilambi“合伙”,glfin“浅”,ujaambi“反刍”,glsu“小心人”。由于元音性属不同,形成了一些在词形上和意义上相对称的词。一部分对偶词反映了自然界中性别的对立如aa“男”—xx“女”,garudai“凤”—grudi“凰”。③辅音也有和谐现象。 如舌根音k、、x,和小舌音q、、,从和谐的角度看,也可以视作阴阳不同的两类。除少数词外,只有同性的辅音才能出现在一个词里。如aqdan“瘦长”,alqan“略热”,knxunuk“可疑的”,xukn“略明亮”。④音节结构以开音节结尾占优势。除状词及少数词外,只有辅音n能出现在词末。r、不能出现在词首,不能出现在元音的前面。⑤大多数通古斯语支语言不对立的辅音p和f;s和,在满语里是对立的音位。如,polori“大笸箩”,forombi“纺”,sambi “知道”,ambi“瞧”。
语法 ①既有粘着语的特点,又有很发达的分析形式,并且大量地使用虚词做为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如有几种复数附加成分,但只加在表人的名词后。说明一个以上的事物,用词组的方式表示。②格的数目有限,句子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也常用后置词表示。③满语缺乏大部分满-通古斯语族语言所具有的人称领属形式和反身领属形式。充当谓语的名词和代词以加附加成分-表示某物是属于何人、何物所有的。如r(这)morin(马)mini(我的)“这匹马是我的”。 而这种表达方式是大多数满-通古斯语族语言所没有的。 ④动词没有人称。⑤使动态和被动态的附加成分语音形式相同,需根据被支配的名词或代词后面所加的格附加成分识别。⑥状词很丰富,有使话语生动和富于形象的作用。如,aa形容钟声”,ai“形容钟磬声”,asm形容弹硬弓弦声”,asm“形容东西很硬的样子”,asm(x)“形容(冰)冻得很结实”。⑦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谓语前,定语在中心语前。⑧有较多的从属连词,连接从句和主句。此外,从句还通过充当谓语的形动形式动词和副动形式动词的附加成分和主句相连。 用引述动词smbi来联系从句和主句,可以包含近百个词,能把很多的意思组织到句子里。
词汇 有关骑射、狩猎和早期社会组织方面的词很丰富,而有关官职、宫廷器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词是在满族统治阶级进入中原后逐渐充实起来的。满语的构词附加成分也很丰富,同一个词根由于加不同的附加成分,可构成一系列的新词,或和其他词素相结合构成具有单一语义的合成词。例如,由词根ali-“承受”可以派生或与其他词素合成为以下的词:alibu-“呈递”,alibun“呈子”,ailan“座子,托子”,aliq“盘子”,aliqla-“把东西装成盘”,alibuni-“来献”,alburbuqdan“手本, 即名帖”,aliaamban“尚书(官名)”,alimaimbi“接受,应允”,alimbaaraq“不胜(荣幸)”。另外,也有一些仿造汉语词的模式构成的词,如ta(百)ala(姓)“百姓(区别于官吏)”,abqai(天)u(文)“天文”,ilan(三)taian(教导)ujun(九)jn(水流)“三教九流”。

借用汉语词的方式是:①音译,如dan“灯”(来自汉语“灯盏”)。②音译加一定的语音成分,如pusri“铺子”(来自汉语的“铺子”)。③译注,如biao(表)bitx(书)“表”(奏章的一种)。此外,还借用其他民族的语词。满语所保留的一些古蒙古语词,在现代蒙古语中已经消失,如alaan“驽马”,qanaan“借口”。
参考书目
舞格寿平:《清文启蒙》,雍正八年(1730,三槐堂序刊本。
..,m,.,1879.
胡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