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装,花盆底,大拉翅,这三样可说得上是清朝满族女性的三件套。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那会儿男性服饰装扮也是不同以往,发型不多说,帽子也是很具标志性,圆圆一顶小帽,无檐、窄檐或包有装饰窄边。凡清朝电视剧都能看到它的影子,一看到这种帽子估计多数人条件反射知道影视剧的历史背景,要真这么简单,明太祖朱元璋可就不答应了,为啥?这帽子是他发明的,你把我的明朝放哪儿了?
朱元璋是历史上草根出身,白手起家坐上皇帝宝座的典型代表,和刘邦一样,也是老粗,毛主席说得好,老粗也能出人物。刘邦能当皇帝,我朱元璋就只能做一辈子和尚?没成想,人还真就有这个命。创业的艰辛不多说,大家对这个也都很了解,可难得的是,打下江山之后,朱元璋摇身一变,简直成了影响后世几百年的发明家。
何以见得?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这个都知道,也都知道不够高大上,怎的,不好听怪我咯?确实,这个是落地出生朱元璋无法改变的。

元朝规定平民老百姓不能取正式姓名,只能按照排行或者父母年纪相加来取名的规定,后来混的风生水起有了资本,朱元璋就给自己改了名。为后世子孙着想,更是发明了一套起名规范: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后世子孙起名字都得向这个看齐。
为了显示君命神授,自己是上天选中的男人,秦汉时期皇帝发命令都是诏曰开头,元世祖忽必烈也不过是上天眷命,可到了朱元璋这儿全都看不上,费尽心思给自己整了个奉天承运皇帝 召约,断来断去成了奉天承运皇帝召约,清朝皇帝一看挺喜欢,直接拿过来借用了几百年。
口头禅借用就算了,估计更让朱元璋郁闷的是,就连自己苦心发明的帽子都被借鉴过去,成了别人家的代名词了,这还能不能有点专利权了?
上头说到的清朝非常流行的那种帽子,人们俗称瓜皮帽。这个并不是清朝时候发明的,早在明朝就有了,发明者是谁?自然是我们大发明家朱元璋啊。
朱元璋还有设计服装的爱好?你且看他的初衷。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作为其中之一,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南征北战才一家独大,逐鹿中原,和当年秦始皇比,怎样?李白有句诗: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看着自己也把混乱割据的中国六合一统,天下归一,朱元璋越想越得意,怎么才能让老百姓都记得自己的功劳呢?
衣食住行,朱元璋索性从穿衣上头做文章,发明了顶帽子,用六片罗帛拼成,下缀以檐如筒。意为东,西,南,北,上,下一统,规定全国通行。既然明朝就出现了,为什么不流行呢?那时候,广大男性除了六合一统帽,还可以戴方巾,网巾等帽子,朱元璋发明的六合帽并不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硬性规定。
中原帽子那么多,那怎么清朝就看上了六合帽?敢情这也是有由头的。清朝初年,军队里头流行一种帽子俗称帽头儿,上尖下宽,帽顶缀一丝绒结,底边镶檐。入关后要求全国百姓也戴这种帽子。思来想去正犯愁呢,哎这六合帽不和规定的帽子不挺像么?老百姓索性直接戴上了六合帽充数。康熙看到后觉得挺有意思,还特意问了这帽子做法的寓意,再后来,六合帽就流行开来,产生了后人熟知的瓜皮帽。
嘉庆年间,诞生了一家专为清朝官员做官帽的“公司”马聚源,后来主要产品就是瓜皮帽。花样翻新,样式也是越来越多,做法也是越来越讲究。不过总的来说,这瓜皮帽在清朝的流行,还真有朱元璋一份功劳,毕竟这项发明是人家的,专利存档在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