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 评价商周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有何历史意义?

  牧野之战评论

牧野之战 评价商周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有何历史意义?

  周军取得牧野之战的彻底胜利决非偶然。首先是周文王、周武王长期正确运用“伐谋”、“伐交”策略的结果。它起到了争取人心,翦敌羽翼,麻痹对手,建立反商统一战线的积极效果。其次,是做到了正确选择决战的时机,即乘商师主力远征东夷未还,商王朝内部分崩离析之时,果断地统率诸侯联军实施战略奔袭,从而使敌人在战略、战术上均陷于劣势和被动,未暇作有效的抵抗。第三,适时展开战前誓师,历数商纣罪状,宣布作战行动要领和战场纪律,鼓舞士气,瓦解敌人。第四,在牧野决战的作战指挥上,善于做到奇正并用,予敌以巧妙而猛烈的打击,使之顷刻彻底崩溃。

  商纣王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其次是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掠夺战争,削弱了力量,且造成军事部署的失衡。三是殷商统治者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自食恶果;四是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加上军中那些临时仓促征发的奴隶阵上起义,反戈一击,其一败涂地也就不可避免了。

  牧野之战意义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小邦周”一战而胜“大邑商”,决非偶然。商纣暴虐,不得人心,内部反叛,成为商朝败亡的致命因素。商纣未能摆脱东西两面受敌的困境,顾此失彼,为周军造成可乘之隙。周文王卑事商纣,韬光养晦,暗图进取,政治攻势与军事蚕食相结合,夺得战略主动权。周武王正确选择决战时机,先发制人,达成战略进攻的突然性,终于一朝灭商。周人成功的谋略运用,标志着中国古代早期战略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8051/740483446364.html

更多阅读

牧野之战发生年代最新解密 东方年代记解密

牧野之战发生年代最新解密武王伐纣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不衰,此为20世纪70年代的连环画武王克商之年已有44种说法周武王率大军伐商纣王,并一举攻陷商朝都城朝歌,逼得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史称武王克商,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简介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概要,牧野之战-简介

牧野之战是殷商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史曰武王克殷、武王伐纣。由于商纣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夷,虽取得胜利,但是穷兵黩武,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社会和阶级矛盾,招致灭亡,最后兵败自 焚,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牧野之战虽然取得

牧野之战的故事 商周牧野之战的故事解读 牧野之战的故事

  牧野之战的故事   商朝末年,由于商纣王帝辛为人暴虐,造成了商朝百姓民不聊生的景象。当时的西伯侯姬昌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于是一面假意向商朝效忠,一面又暗中壮大自己实力,希望周国能够跟商朝抗衡,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牧野之

声明:《牧野之战 评价商周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有何历史意义?》为网友不安疯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