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导演的“青春三部曲”是指哪三部电视据呢?相信80后的你已经看过《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了吧,赵宝刚导演的青春三部曲终结篇《北京青年》也在荧屏上映了。虽然青春已经跟80后越来越远,但是我们还是拥有80后的青春与活力。
赵宝刚的戏历来被誉为新人成名的摇篮,从《奋斗》中走出的文章和王珞丹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本赵导是想拍一个100集的大戏,但因为各方条件限制最终分成了《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三部曲。
主人公陆涛(佟大为饰演)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年轻人。他有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他有一种理想,却导致另一种现实。他有一种最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停地奋斗。表现当代人面对的生活、爱情、事业等问题的态度,具体到每一个人物。精神层面是积极向上,坚持自我,顽强不屈。
人对完美的追求,以及在追求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窘境。(在这个故事里,生活总给他们送去叫他们感到“意外的礼物”,也就是叫他们哭笑不得的礼物,那是他们只能接受的“现实”。)两个姑娘间的友谊、嫉妒、理解等等。其中的一个女人顽强奋斗,只为了赢得另一个女人的尊重。男人间的竞争。男人对女人以及女人对男人的所谓的“双重需要”……
这是一个家庭里三个表姐妹的青春故事,她们在同一时间完成成人礼,成为社会人,从梦想走进现实,触摸生活实质甚至残酷的一面,每人都发现自己要面对一个超高难度的命题,生活等着看她们出洋相,可她们不服、不愤、不屈,不但要用智慧给出完美答案,还要翻越父母意志的高山阻挡,个性和理想是她们前往的彼岸。
赵青楚要在“理智与情感”间做一个抉择,无法兼得,她选择了其中一个,是否意味着要永远失去另一个?
李霹雳拼命挣扎,试图从母亲打造的成长模式破茧而出,要在“世俗成功”和“自我实现”两者之间,找一个自己内心希冀的方向,要么妥协、要么反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杨家三姐妹的青春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三十年前, 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口号改变了她们的青春命运, 三姐妹天各一方,各自成家立业。三十年后,第二代的杨家表姐妹正值青春,和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她们并不满足于母辈们对自己青春的设想,她们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勾画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青春蓝图。

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四个堂兄弟,何东、何西、何南、何北,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志向迥异。
何东本来有着贤惠的女友、稳定的工作,前方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在结婚登记的时候,他却忽然反悔,闪电般分手、辞职,他想重新过一次自己的青春,找到真正的自己。
何西是年轻有为的医生,却见不惯生老病死,理不清爱恨纠葛。他遇到了因爱而疯狂的女孩,不顾一切地要给她幸福。
街头小混混何北,是大款父亲的一块心病。面对父亲的恨铁不成钢,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也希望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天天梦想着不劳而获,直到永失所爱。这四个北京青年,为了各自的理想努力着,他们将经历爱情考验和生活洗礼。
&nwWW.aIhUaU.cOmbsp; 制片目的
面对专家、业内人士的称赞,赵宝刚导演也谈了自己的创作初衷。他表示,2003年他拍完了《别了,温哥华》的时候,陷入了一个迷茫期,“这个期间其实是不知道拍什么,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出问题了,但是我不知道是个什么问题,于是当时想呈现的青年状态是让大家理解,今年的青年人的思想意识跟过去不一样。他们用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理念,思想理念去代替我们过去所宣扬的一种青年理论的东西?”赵宝刚说,后来他发现了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是所谓的80后,他们是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代,他们的家庭格局变化了,所以他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也开始变化了。
于是,赵宝刚想通过《北京青年》传递给大家一个理念:不要想着改变这个国家,只有把自己改变好了,当你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的价值就体现了。赵宝刚称,《北京青年》的剧情可能不是典型事件,但希望观众能通过这部片子看一看自己,想一想自己快不快乐,“假设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悟到了一点东西,我觉得《北京青年》真正的意义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