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西默· 插画| 七节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来共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第四章,建议大家读完 138 页到 165 页的内容。大家读完后,更要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第四章后面的实践练习会为你提炼出本章最核心的技能,引领你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来获得提升。
在这篇文章之前,大家对于知识有什么看法呢?先来思考一下吧:
我们总是在寻求学习方法,那么什么方法才最高效呢?
学习重要还是技能重要?
对于知识我们应该如何融会贯通呢?
1. “做中学”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那一定是做中学,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习。这是《精进》本章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
这个观点是有心理学根据的,作者就解释说,我们在实践的时候会输出已经学会的知识,这个输出的过程就起到了“记忆修改器”的作用。也就是说每增加一次输出,每增加一次实践应用,我们头脑中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就会得到一次增强。这样,我们头脑里的知识就会越来越牢固和系统。
举个例子,我们有书的读者大多喜欢看书,那么如果在看书的同时,我们还能用各种方式去实践,那么学习的效果肯定大为增强。怎么实践呢?首先想一想你在平时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哪些难题和障碍,然后结合《精进》书里介绍的方法,看有没有可以结合起来加以应用的点。用书里的方法去尝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就是实践啦。
比如说第三章讲到了多线层工作的方法,介绍了一种“图层工作法”,这种方法就值得你去好好试用一下,特别在平时的工作中,事情多了以后往往焦头烂额,那么如果用了图层工作法也许就能帮上大忙。
“做中学”的理念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启发是:我们不一定要遵循先看书、再实践的顺序,而是可以反过来,先实践、再看书。按照第一种顺序,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看了很多书,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应用,这是因为可看的书太多太多,而这些书对我们现实中的问题不具有针对性。但是如果反过来,按照第二种顺序,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现疑惑,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找书看、去查资料,这样的学习针对性是很强的,效果非常直接,因而就非常高效。
我们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一个心理上要克服的弱点,就是不自信,特别是对于自己没做过、不熟悉的事物,不敢去尝试。一定要等到看了很多书,好像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或者看着别人做得很成功以后,才去做。这个时候虽然把握大一点,但你已经失去了先机。实际上,我们不妨胆子大一点、脚步大一点,勇于尝试,一开始的无知并不是件坏事,它能让我们作出更多样化的尝试,从长期来看,对我们的磨砺和锻炼也更有好处。

2. 以“技能”为核心的学习
《精进》第142页中写道: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这段话非常精彩。它可能颠覆了我们以前对学习的认知。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习就是学习知识,但是这段话告诉我们,仅学习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掌握技能。
仔细想想看确实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要了解什么知识,网上搜一下就知道了。互联网对知识的存储和提取的效率要远远高出人脑。那么如果我们学习只是停留在掌握知识的水平,可能连计算机都比不过,更不用提在职场中建立竞争力了。而技能就不一样了,技能包含更多智能的成分,也和人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关,在目前仍旧不是计算机可以代替的,并且由于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所以更加应该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因此,我们对于学习的目标就应该转变过来。在看书的时候,我们的侧重点可能也更应该注重怎样培养我们的相关技能,而不仅仅是记忆一些知识。
而技能的定义是很广泛的,我的理解,只要是能把某件事做成的能力就是技能。正如书里所写的:“写作是一种技能,玩牌是一种技能,炒股是一种技能,表演是一种技能,歌唱是一种技能,创意是一种技能,设计是一种技能,说服是一
种技能,解题是一种技能,思考也是一种技能……”换句话说,技能就是要能用。我们应该把看书作为个人成长和磨砺的一部分,看书和练习、实践、解决现实问题集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地为读书而读书。
我们应该把阅读作为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阅读引发我们思考,思考引发我们行动,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3. “融合”是我们对待知识应有的态度
知识如果是一盘散沙就不会发生任何效力,必须把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发挥知识的威力。而且联结越紧密、越广泛、越频繁,这种威力就更大。
读一本书的时候,有心的读者会把书里的各种知识串联起来,比如应用思维导图这类工具,这就能显著提升读书的效果。在本章中,作者还提示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就是寻找不同书之间的关联,把它们融合在一起。
融合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迁移:就是说把看似不同领域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中。这种方法在许多发明、创新中经常用到,所以可以想见,迁移法往往是新思想的来源。因此我们哎平时的学习和思考中也需要特别重视迁移方法的应用。
2、印证:就是发现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似点,让我们能够根据确信其中的内容。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一个“三角验证法”原则,就是对于同一个结论,最后有至少三个不同信息渠道的来源作为佐证,才是更加可信的。
3、互补:这个方法也很重要,因为一本书里的论述很可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这时我们就需要综合不同书里的内容,这样我们的知识就能更加系统,更具有包容性,有更大的视野。
而且我认为,融合不仅仅是在看书这一件事上体现,我们平时工作中的心得、和牛人聊天时的收获等,都可以和书中的内容加以对照,把我们所有的经验融合在一起,才是对我们最为有益的一件事。
好了,今天的早读就到这里,后续我们将继续阅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