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败走华容道
曹操败走华容道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后,当时刘备用诸葛亮的计谋火烧赤壁,将曹操逼得没有办法,只能仓皇逃离,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为当时天气阴沉,、雨水导致路面泥泞、还有沼泽遍布,曹操狠下心将一些老弱病残带着一些草木去铺路,然后让兵马过去,导致了好多赢弱的士兵被踩踏身亡,或者葬身于沼泽之中。
曹操剧照
曹操杀伐决断,选对了华容道的路,三国演义里这章重在体现诸葛亮的料事如神,传说他算出了曹操在华容道必有大劫,很有可能不当身亡。当时曹操出了华容道的的时候嘲笑刘备心不够狠,诸葛亮计谋不足,如果早些防火,曹操包括手下将一个都活不了。于是三次嘲笑了刘备和诸葛亮。
但是这一笑就笑出了赵云赵子龙,赵子龙和徐晃等大战之后,救了曹操一命。再笑就拿出了张飞,然后又是徐晃和张辽联手,让曹操再次脱险。三笑笑出了关羽,但是当时曹操对关羽有恩,曹操当时已经精疲力竭,关羽饶了曹操一命,曹操才能够回到江陵。

当时周瑜和刘备二人练手的实力也抵不过曹操一个人的实力,所以虽然火烧赤壁,曹操率兵从华容道逃跑一路到江陵,当时顺风,刘备周瑜追着曹操,但是除了华容道之后,再放火就已经晚了。曹操后来出现了险情,但是没有出现大问题,还是回到了江陵。
曹操三次大笑让三个人扬名天下,虽然是着重写出了曹操的阴狠狡诈,但是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有关羽的知恩图报。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曹操不是不称帝,而是暂时不能称帝,但是他一直没有等到称帝的合适时机就撒手离去,至死也没有成为帝王,魏武帝还是后来他儿子曹丕给加上的,他死的时候是三公之一。
曹操剧照
当时当过三公的人都死于非命,有人说曹操其实不应该封三公,说不定也不会那么早死。曹操不想当皇帝就不会携天子以令诸漏,他喜欢权利,追求权力,这些都是他称帝的目标,但是他当时不能称帝,形势不允许。
当年有一些大臣为了讨曹操欢心,曾经写信奉承曹操废掉献帝然后自己称帝。但是夏侯淳见了曹操之后对曹操说千万不能称帝,不要给孙权刘备进攻曹魏借口,当时曹操起事打的就是汉朝遗孤的牌子,是正统。但是后来曹操没多久死了,夏侯淳还感觉到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意见导致了曹操没有当上皇帝。
这件事情证明当时曹操并不是不想称帝,而是时机未到。后来汉献帝要给曹操一块地方,大约十万人的封地,想让他交出兵权,曹操没有愿意。他宁愿做一个掌握实权的地下皇帝,也不愿放弃手下的兵权,他知道自己也许没有机会了,但是自己的儿子有,自己的子孙也有机会,曹家的江山一定会拿到手。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证明曹操想称帝,就是当时孙权出了一个损招,说曹操在北方励精图治,让北方特别繁华,人心稳定,应该称帝了。但是曹操接到信后一眼就看明白了孙权的用心,说孙权是想把他放在火上烤。他一半不甘心,一半拒绝,更体现出他想称帝。
曹操七十二疑冢
曹操七十二疑冢,指的是曹操墓之谜。曹操身亡已经很多年了,而后人对曹操生平研究的热情丝毫没有退却,对于曹操墓的疑问至今还有很多人猜测。
曹操七十二疑冢
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写到,曹操生平节俭,在去世前对自己的后事都有安排,平生很是敬仰西门豹的处事才能,希望自己死后,能埋在邳城。曹操不希望子孙对自己的后事大操办,也不希望墓中有任何华贵的陪葬品。后来,曹操死后,曹丕将曹操的棺柩运到邳城进行下葬,也对外公布了曹操墓地以及曹操墓中的东西,在此清晰地说明,就是给盗墓者申明,曹操墓没有值钱的财宝,劝他们不要白费精力。
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写到,因为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在他去世之前,命令部下在彰德府讲武城修了72处墓地,就是所谓的七十二座疑冢,曹操担心死后被他人盗墓,就修了七十二疑冢,使用障眼法来掩盖自己真实墓地所在。
后人在了解三国这段风云历史的时候,大多都会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用了章回体章节,讲述了很多英雄的故事,让读者想象无限。正是因为后人对《三国演义》的依赖,就认为曹操真的修筑了七十二座墓穴。
这一说法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否认了,他们多方考证,曹操并没有修筑七十二座墓穴,这一说法来源于各种书籍的杜撰,只是传说而已。
怎么评价曹操
曹操是一个比较复杂,拥有多重人格的人。对于曹操的评价,我们也要一分为二,不能片面的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
曹操像
在曹操的一生中,充满了矛盾和对立面。他姓曹名操,他的父亲就希望他是一个有操守,有品德的。但是曹操他正是一个即善即恶的人。善良时的他可以原谅杀爱子杀爱将的仇恨,宽宏大度,重新接纳他人。恶恨起来的曹操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杀人如麻,轻易将恩情抛至于脑后的人。但是曹操在政治上,农业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发展农业生产力,提倡要做到节俭,这在当今,也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虽然他爱才惜才,即使有过恩怨仇恨,也会招贤纳为己用,但是只要这个人成为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管当初有多么深的情谊,照样杀之,绝对不留一丝情分。
曹操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极高,他的作品至今流传,很多的描写手法和感情抒发都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气势磅礴之感。所以曹操在另一方面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文化涵养极高。这一点,曹操确实值得我们佩服。
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宁负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负他。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当时的北方,平定了北方的安定,使北方的农业经济得以发展,解决了人民的粮食问题和打战军人的军粮问题,同时也加强了社会稳定。
曹操的智谋和勇气也是令人佩服的。他利用想象,望梅止渴,让行军可以继续前行,而非停滞不前,最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