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玉之宝里宝气 徐道子 在 2011-6-14 下午1:07 发表于 细品红楼
之前发表过《大观园里灵魂出窍者——妙玉》,其中说到了妙玉来自何方?
画纪评妙玉诗:年少心事系梦中,常在梦中销芳魂。理花修竹庭院美,任其自然草木兴。梅花成为园中宝,雪花飞舞数点红。炎炎酷暑不怕热,魂随凉意冷气生。非因大事作计较,区区小节亦认真。云游园中见美景,假想途中遇敌人。度来度去无物累,哪曾失落一根针。脸红心跳非着急,从来不作断肠人。也因小事动刀枪,枪头却是蜡浇成。奢望一生大作为,宏图只在微冥中。顺势而为作导引,情迷心窍半途穷。情深便是逢大敌,花花世界须冷清。四面受敌多危险,地上觅缝好藏魂。化险为夷怀绝技,玉指轻弹破千斤。左冲右突如儿戏,烟弥雾漫作先锋。化敌为友功勋大,不战可以屈人兵。精神食粮分一勺,大观园里你作东。栊翠庵内也热闹,有福同享成大同。先将淡茶慢慢品,后有浓茶动海盅。既与少年常来往,也与老媪话乾坤。老媪不用六安茶,身体苍老心年轻。妙龄藏有老君眉,谈笑之间论茶经。人间交往只用水,礼尚往来不用金。泉水用来烹香茶,河水清洗栊翠亭。用多用少多曲折,运用之妙存乎心。常人不知其中妙,宝玉旁观存用心。绿玉斗兮是旧器,茶仙曾经藏香魂。凡夫俗子不能捧,同道之人却海饮。凡夫捧斗辱茶仙,宁愿玉碎莫瓦全。妙玉这种修炼灵魂出窍的方法来自中国古代的佛教胜地——湖南益阳沧水铺碧云峰,这里是她的家乡。
《红楼梦》中介绍妙玉来历的人不多,只有刑岫烟一个人,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是道听途说。说妙玉是苏州人氏的有:
1是黛玉。本贯姑苏人氏(苏州是假,灵魂归窍是真)。
2是妙玉。本是苏州人(苏州是假,灵魂归窍是真)。
3是十二官,从苏州(灵魂归窍之所)采买的。
4是驾船的驾娘,从苏州(有驾驭灵魂出窍的能力)带来的。
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
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有灵魂出窍的潜力,非病也),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终于选对了方向),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来自"玄墓蟠香寺"
妙玉自我介绍: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蒙侧:妙手。层层叠起,竟能以他人所画之天王作众神矣。]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41回)
岫烟如何介绍?
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63回)
岫烟继续介绍:超然如野鹤闲云(灵魂出窍之态),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63回)
"玄墓蟠香寺"在哪里?"玄墓蟠香寺"解析。
玄墓——玄关,灵魂逍遥之窍门也,墓为穴,为关窍。
蟠香寺——薛蟠之妾香菱来自湖南益阳沧水铺。
只一墙之隔——香菱家的隔壁是葫芦庙。玄墓蟠香寺——住在沧水铺的葫芦庙里。
"埋在地下"——(灵魂出窍偷偷摸摸进行,见不得光)。脸是"鬼脸青",'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
埋葬时间——妙玉说是"五年前",岫烟说是十年前。
"带发修行","修炼","十年","超然如野鹤闲云"修炼十年,如野鹤,会飞。成正果了——能灵魂出窍了。
妙玉一半是人,一半是仙,"超然如野鹤闲云","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益阳沧水铺碧云峰下青秀山)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中国古代佛净土宗,发源地是益阳沧水铺碧云)来一笑逢。(95回)
还记得,黛玉、湘云凹晶馆联诗的夜半之时,妙玉飘然而至。来得突然,好吓人,又像魂,又像仙。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妙玉是潇湘妃子,从小生在佛教圣地,接受南楚文化。
现住址
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己夹:庚夹:因此方使妙卿入都。】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湘,假借字)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灵魂出窍,离开了大观园)'。所以他竟未回乡。"
静居的结果是什么呢?
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灵魂出窍时能穿门越墙,无法阻拦),终须一个土馒头。'
"土馒头"表面上指墓穴,实际就是妙玉修炼灵魂出窍的方法,修炼的窍门。
妙玉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不能灵魂出窍的人,宝玉故作谦虚之辞),便合了他的心了。"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嗳哟了一声,方笑道:"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宝玉一心想成为槛外之人,但他深受封建礼教管制,不如妙玉自由。
世人——是普通的人,无特殊本领。
槛外之人、畸人——就是脱离人世,至少是精神脱离人世,是能够灵魂出窍的人。
妙玉与贾母什么关系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求灵魂出窍,不求安魂)。"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粗茶淡饭)。"
这段文字说明妙玉是灵魂出窍的师傅,贾母是她的弟子,她俩关系密切,互知根底。
妙玉与宝玉什么关系?
原来是一张粉笺子,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己夹:庚夹:帖文亦蹈俗套之外。]宝玉看毕,直跳了起来,忙问:"这是谁接了来的?也不告诉。"袭人晴雯等见了这般,不知当是那个要紧的人来的帖子,忙一齐问:"昨儿谁接下了一个帖子?"四儿忙飞跑进来,笑说:"昨儿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个妈妈送来"。妙玉与宝玉是同道,都身体好,都向往只有,都有灵魂出窍的本领。
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个妈妈送来(妙玉重修炼,不重现实)"。
如果宝玉独来,真不给宝玉茶喝?还是假不给?
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如果宝玉单独来,真不给宝玉茶喝?还是假不给?
"妙玉正色道"——后面说的话是严肃的,后面还有"这话明白"字样,看来不像玩笑。给不给宝玉茶喝,要看宝玉的茶运,托了别人的福,妙玉多添一个茶杯,这个容易,宝玉就有茶喝了。独你来了,一切要从头准备,妙玉是不给你吃的。灵魂出窍也是这样,顺利进行就可以灵魂出窍,不顺利就不强求了。
综合上述,关于妙玉的身份来历,我判断为:妙玉不肯单独与宝玉在一起,因为宝玉也能灵魂出窍,妙玉尽量与他保持距离。
妙玉的茶
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
放春山——顾名思义,放灵魂出窍所到的山岗。
遣香洞——顾名思义,遣灵魂出窍所到的洞府。
窟——本义:穴,洞穴,玄关,窍门。
千红一窟——各种不同类型的灵魂出窍都必须运用的窍门。
此茶名曰"千红一窟",茶为假借字查,灵魂出窍运用的窍门必须细心地找。
警幻的酒,妙玉的杯
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黡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杯也是玄关,窍门,与千红一窟同理。
宝玉的杯——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绿玉斗"是个旧器,同时暗示玄关,窍门。旧器好,用过的人多也不嫌,有灵气。
宝玉的杯——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的湘妃)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特征是"湘妃竹根",与黛玉、妙玉的身份有关,都来自湖南益阳沧水铺。
妙玉的身份
妙玉也是"湘妃"
"栊翠庵"品茶的时候,妙玉拿出一个茶具,带有"湘妃"标记。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八)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的湘妃)竹根的一个大??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蹋。茶具上带有"的湘妃"三个字,充分表明了妙玉的身份和黛玉一样,也属于潇湘妃,也是妃子。
作者通过一个"湘"字,把一些人穿成一串:
1、黛玉——潇湘妃子
2、湘云——在"湘妃竹墩上坐下"(凹晶馆联诗)。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湘江水逝楚云飞。
3、李纨跳舞的时候,穿着"湘裙"(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4、妙玉用的是"湘妃竹根"的茶具:
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八)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的湘妃竹根的一个大的出来(准备给宝玉喝茶)。
于是看出,作者有意通过一个"湘"字,把四个人穿成一串。四人穿着一条裤子,暗示是一个人。黛玉是湘妃娥皇,湘云是湘妃女英,李纨、妙玉也是湘妃化身。黛玉爱宝玉;湘云口吃,也"爱哥哥";妙玉见宝玉,也经常"脸红",四人都想学宝玉灵魂出窍。
妙玉更是梅花雪。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修炼灵魂出窍后,人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妙玉: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雪在于冷,修炼灵魂最需要),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
同病相连
妙玉、黛玉、宝钗三人,都自小多病,都与和尚有关(都与佛净土法门有关)。
1是黛玉,从懂事起就吃药,来了个和尚不让她哭,和尚来了灵魂就归窍了。
2是宝钗,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来了个和尚让她吃"冷香丸"(灵魂出窍需要修炼冷)。
3是妙玉。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
点明"自小多病"(修灵魂出窍)的人,主要有三位,黛、钗、妙相同。
(41回)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贾母在吃了酒与肉时,拉了刘姥姥前来。灵魂出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人,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事,妙玉见刘姥姥是见了本不该见的人。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为了灵魂出窍,妙玉的杯是缺盖的。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这些说明妙玉用旧器,对修炼灵魂出窍有好处。
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世法平等是人人都可以修炼灵魂出窍,随乡入乡是进入梦乡,静观其妙。
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妙玉从来不欠人情,有利于修炼灵魂。
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因为那杯有盖,不利魂飞,限制魂的自由,所以妙玉从来不用,趁此机会送给刘姥姥。
画纪评妙玉诗:眼前高楼连大厦,成排庭院不住仙。有仙只在山中住,个中滋味别样甜。红楼之中多压迫,偏居一峪得清闲。青春年少更多梦,高人指点经验添。若要修炼魂出窍,常在庵中问高僧。高僧只能引进门,成果还要求苍天。求天不如求自己,修魂炼魄意志坚。试玉需要三日满,魂飞须待五年期。机关算尽走正道,邪气修成性命捐。权势只在一时用,不能益寿与延年。不交权贵得自在,宁愿灵魂山水间。常用之物不求贵,耐用旧器不寒酸。前朝珍玩是至爱,如与故人话长短。名人智慧多吸取,如与苏轼共渡船。入湘随湘游楚地,珍珠如土金如铁。品名茶赞不绝口,灵魂飞江上盘旋。随波逐流船轻浮,魂飞魄散聚不全。云里雾里随风舞,杨柳枝上荡秋千。荷叶丛中观鱼乐,莲花瓣上作留恋。妙玉茶杯不用盖,盖住魂时魄蒙冤。五彩珍瓷送粗人,讨厌器上盖钟玄。贫者得之如宝贝,达者弃之了心愿。灵魂宛如杯中水,一屡清香热气腾。杯上加盖如加锁,多此一举讨人嫌。门槛之外得自由,不受约束赛神仙。门坎之内失自由,如同四肢锁铁链。畸人真经不离口,善驱魂魄奇迹现。世人只是安现状,或念经书心不专。修炼之法有百样,皆须千锤与百炼。待到鲜桃结果时,成熟之果先挑选。
妙玉之妙,具有难言之隐。宝玉之宝,作者公开称他可以"灵魂出窍",书中白纸黑字写着。益阳沧水铺方言称宝玉这种人为"宝里宝气"。"宝里宝气"就与灵魂出窍有关。灵魂出来了,其骨子里"有点宝气",魂化为一屡青烟,其身体看上去也"有点宝气"。这种"宝"换不了银子,益阳方言称"这种宝都不是好宝"。妙玉是女子,玉为宝,益阳方言称她也"不是一块好宝"。家乡是个特殊的地方,存在研究和推广宗教的特殊性,灵魂出窍是一种特有的现象 ,书中的许多故事与家乡的传说和方言有关。
节选自《随园木刻画》作者:徐道子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