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春秋首霸 尊王攘夷齐桓公九合诸侯成春秋一霸

  长勺之战齐国败给了鲁国,可是,这并不影响齐桓公后来称霸中原。过了十多年,燕国遭到附近的山戎部落的袭击,打了败仗。燕国马上派人去齐国寻求救援,齐桓公决定率军援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当齐国大军赶到的时候,山戎已经带着抢到的百姓和财宝逃走了。齐楚两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击。可是没想到,却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怎么转也转不出去。最后,管仲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找来几匹老马,让它们走在前面带路,或许可以走出迷谷。齐桓公命人挑了几匹老马,大军就跟在马后面,果然找到了路的出口。后来,齐桓公终于帮助燕国打败了山戎。

  不久,邢国遭到了狄人部落的攻击,向齐求助。于是齐国军队又赶到那里赶跑了狄人,并帮助邢国修建了城墙。接着,齐桓公又带领军(aIhUaU.COm)队去援救被狄人侵袭的卫国,帮助他们在黄河南岸重新建立了都城。

  因为齐国四处援助别的国家,所以齐桓公在各诸侯国中的威望逐步上升。除了位于中原南部的楚国,别的国家都对齐国恭恭敬敬。

  楚国在开垦南方土地的时候,逐渐收服了一些部落,国家也渐渐强盛起来,因此,不仅不把齐国放在眼里,甚至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齐桓公春秋首霸 尊王攘夷齐桓公九合诸侯成春秋一霸

  面对骄横的楚国,齐桓公约集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向楚国进攻。楚王得知这个消息,也急忙准备迎战。

  楚王派使者去见齐桓公:“楚国在南方,齐国在北方,你我素无来往,也没有大的矛盾,如今,您率领大军来征讨是为什么呢?”

  管仲反问道:“虽然你我两国没有瓜葛,可是都是周天子所封的诸侯国。当初太公受封的时候就被授权,如果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就有责任去征讨。如今你们中断了向天子的朝贡,这是什么意思呢?”

  使者连忙说:“没有继续进贡是我们的错,以后一定按时进贡。”使者走后,联军继续拔营前进,一直到达了召陵。

  稍后,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将屈完带到了联军阵前,让他一起去看从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只见联军军容整洁,士气高涨。齐桓公十分得意地对屈完说,拥有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不能攻破的呢?

  屈完笑道:“您的军队的确非常优秀,可是您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是因为您讲道义,帮助弱小。如果您执意要动用武力,我们的国力虽然不抵联军,可是用方城做城墙,用汉水做壕沟,您就是带来再多的人也未必能攻得进来。”

  齐桓公见屈完态度强硬,猜想,攻打燕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wWW.aIhUaU.cOm。而且燕国已经承认了错误,答应继续向周朝进贡,自己也有了面子。于是齐桓公号召各国在昭陵订立了盟约,之后便各自回国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了纠纷,齐桓公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继位后,即为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周襄王特地将祭祀太庙的祭肉给齐桓公送去,也算是一份厚礼。齐桓公借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集合各路诸侯,招待了天子使者,并订立了一个盟约。盟约规定,大家要修水利,防水患,不能将水排在邻国的疆土。如果邻国产生了粮食危机,到别国购买不能禁止。但凡签订盟约的诸侯,对待彼此都要友好相待。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葵丘会盟”,这也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他组织像这样的会盟一共有九次,因此称为九合诸侯。待到管仲和齐桓公相继去世后,齐国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乱,公子昭逃到了宋国,齐国的霸主地位至此结束。

  齐桓公是历史上有名的霸主,他提出“尊王攘夷”,号召诸侯各国和睦相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建立一个新秩序,也使得华夏文化不至于在战乱中被摧毁殆尽。可是齐桓公只是“尊王”,却没有“成王”的野心,因此他只能是个霸主,而成不了一统天下的君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0251/302690721598.html

更多阅读

胡服骑射 规模型企业的“胡服骑射”与“尊王攘夷”

为何古人有“一将难求”的感慨却没有“一相难求”的困扰?为何将领如果挨骂通常因为能力原因被骂无能,而宰相挨骂通常因为人品原因被骂奸相?因为将领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要克服诸多不可控因素取得对外的胜利,简直神一般的存在;而宰相则

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臼。其兄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 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

春秋五霸 齐桓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原因

齐桓公(公元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

百家讲坛春秋五霸:任贤图治

导语:春秋五霸,《史记》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荀子·王霸》说法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又称邹国)四国诸侯会盟,

齐桓公的成语 关于齐桓公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齐桓公的成语

  关于齐桓公的成语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的成语,其中齐桓公就有不少的成语典故流传后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老马识途、管鲍之交、一鼓作气、风牛马不相及等等,这里就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故事。老马识途

声明:《齐桓公春秋首霸 尊王攘夷齐桓公九合诸侯成春秋一霸》为网友半生流离颠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