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重阳登高的由来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 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三联阅读配图

  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形成此节。到汉代,逐渐盛行。《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嫁给平民为妻。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事情。《续齐谐纪》则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唐代则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间以中和、上巳、重阳为节令。明代皇宫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此风一直流传到近世。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重阳登高的由来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

  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都以诗篇记载了重阳节的活动。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说;“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杜甫《九日》诗中也写道:“去年登高 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风依然风行。《东京梦华录》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在南宋,据《武林旧事》载,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民间,早期以登阜城门外五塔寺和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八大处等为多。据《燕京岁时记》载:凡登高,必 “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0751/348345178144.html

更多阅读

有关重阳节的歌曲 与重阳节有关的歌曲

与重阳节有关的歌曲重阳诗会主题歌喜遇重阳.水泊梁山九月九的酒陈奕迅-夕阳无限好九九女儿红幼儿园儿歌《爷爷年纪大》重阳-董贞儿歌好娃娃重阳节之歌重阳乐老来乐重阳节与重阳节有关的歌曲老年人喜欢的歌曲1.茉莉花

泰坦尼克主题曲演唱者 重阳节登高的诗句

九九重阳节就要到了,重阳登高是一项流传已久的活动,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登高的诗句,欢迎欣赏。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重九日宴江阴[唐

重阳节的诗句名句 重阳节登高的由来

 重阳节登高的由来  传说在我国东汉时期,汝河一带发生了严重的瘟疫,天天有人丧命,百姓受尽了瘟疫的折磨。有一个叫桓景的名士病好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们,决心外出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桓景访遍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东方有一座最古老

重阳节登高活动 2016年重阳节登高活动总结

 2016年重阳节登高活动总结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望远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的目的。  今年的

声明:《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重阳登高的由来》为网友离人犹未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