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近日,日本京都大学的斋藤通纪教授等人成功利用人类iPS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造出了可以生成精子和卵子的“原始生殖细胞”。
日媒称,如果将来在试管内培育精子和卵子成为现实,将有助于解开父母生育子女的生命之谜。该成果已发表在今年7月17日的美国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细胞干细胞)》的电子版上。
据悉,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为研究组提供了人类iPS细胞。首先将iPS细胞在利于神经生长的情况下培养,之后加入各种促进生殖细胞发育的试剂。
从该iPS细胞培育而成的细胞与小白鼠和食蟹猴的原始生殖细胞性质相似,研究组由此得出结论,宣布成功制作出了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研究组计划今后研究培育人类精子和卵子的技术。
目前,研究组已经成功利用小白鼠iPS细胞生成的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成卵子,并孕育出幼鼠。但是日本文部省禁止进行利用人类iPS细胞生成精子和卵子,并使其受精的实验。斋藤通纪教授表示,“是否可以进一步开展受精实验还需要全社会共同讨论。”
相关链接
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基础生物学研究所12日发表一份公报称,该所副教授田中实率领的研究小组与九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利用青鳉(Oryzias latipes)进行的实验中首次发现了决定生殖细胞性别的基因。这是首次发现脊椎动物决定生殖细胞性别的基因,有望促进水产和畜产养殖的效率,并帮助弄清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性别的决定机制。
生殖腺是由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构成的,此前,研究人员一般认为,生殖细胞受体细胞的影响,根据体细胞的性别决定是产生精子还是卵子。不过,在脊椎动物的生殖细胞中,是由什么样的基因发挥作用来决定是生成精子还是卵子的则一直没有弄清。
研究小组通过分析青鳉的各种基因,发现只有在成为卵子的生殖细胞中,有一种称为“foxl3”的基因在活跃发挥作用。
研究小组制作出“foxl3”基因缺损的雌性青鳉后,发现这种雌鱼与普通的雌鱼一样也具有卵巢,身体结构也和普通雌鱼一样,但是调查卵巢时却发现它在制造精子。这种雌鱼产生的精子与卵子受精后,也孵化出了正常的青鳉,从而说明这种精子是健全的,证实“foxl3”基因决定了生殖细胞的性别。
研究小组指出,这是首次发现即使生殖细胞周围的环境是雌性的,也能够形成精子,显示生殖细胞存在与体细胞独立的决定性别的开关。
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破坏了雌鱼的“foxl3”基因后,与成体的雄鱼相比,其制作精子的时间更短,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健全的精子。研究小组指出,除了鱼类以外,一部分鸟类和爬虫类也存在这种基因,正研究将这一发现应用于水产和畜产育种领域。

今后,研究小组准备继续弄清在雄鱼的生殖细胞中,“foxl3”基因的表达受到遏制的机制,同时弄清在雌鱼的生殖细胞中,该基因是如何具体遏制精子形成的。
这一成果的论文已经刊登在11日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
延伸阅读: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研究获重要成果中国留学生生殖细胞基因改造研究引全球关注科学家首次用人类细胞获得原始生殖细胞细胞治疗 生物医药领域的下一个风口7年前吃半熟蛙肉"脑洞大开" 寄生虫吞食脑细胞PNAS抗癌药物分子或诱导癌细胞侵略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