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养生堂据中国质量报8月14消息,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直在寻求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办法,近日出台的食品安全召回意见稿,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食品安全问题大过于天的背景之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征求意见的《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受到了各方热切关注。
在食品监管体制优化之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开始针对新的食品召回制度建立破题,并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对于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从我们国内的食品召回制度建设实施经验来分析,食品召回想要做好,主要在于回。

召回如果是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一个词语,一个意思,当然它可以具有两侧含义,即召回前、召回后;召我们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的态度与心声,回大多可以理解为行动与结果。有召就可以有回,召可以给企业带来好名声,但是回则需要企业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打个比方,在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有许多的企业都献爱心捐款,这个就是所谓的召,但是当有媒体爆料称,有部分企业的捐款并没有落实到位,也就是说只有召没有回,这就反应出有召不一定会有回。
食品召回最主要的就是要确保企业能够做到有召也有回。一方面,必须要能够确定召回时间是确定的,另外,在其他的产品召回中,有的时候会碰到企业召回产品数量很庞大。消费者排队等候召回等情况,结果眼看着就会出很多状况。因为食品企业的特殊性,此次《办法》中设定了两个时限:紧急召回24小时、一般召回72小时。
可以说,对于这两种时限可以比较好的处理企业在时间上做文章及找借口的机会,最主要的是这样的时限能够得到落实。记得在美剧《24小时》里,永远打不死的“小强”杰克·鲍尔他就可以在不遗余力在24小时内完成任务,那么对于食品召回,是不是也可以找到榨油的“小强”敦促企业按时召回就非常重要了。
现在食品召回做的比较好的国家就是美国,在美国,召回制度不仅深入人心,而且还具有法律来保护。法律规定,企业在发现产品存在缺陷时可以主动召回,或者在监管者发现问题时立刻“接受教诲”而召回。如有不从,则可能会面临罚款、查封产品、企业倒闭……因此,多年来,监管者和企业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企业从开始召回、召回进程、一直到召回完成,都会向监管者呈递阶段性报告。如果召回结束,食品和药品管理部门还会对被召回食品是否已被销毁或恰当存储等予以确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办法》中也有针对企业召而不回的规定,关键在落实。
当然食品召回之后怎么处理也非常的关键,这次发生在上海的福喜“腐肉门”事件企业能够作为企业召回之后产品处置的一个反面教材。所以,确保召回的落实,既要保证企业找回来,还必须要将召回之后的食品处理好,以免被召回的产品借尸还魂,重新危害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