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夜书怀》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过程与方法: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小组展示—学生评价—教
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2.结合意象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教学重点 目标1教学难点 目标2.3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一首律诗,《
这本书是和乐儿一起逛书店时发现的,被书中美丽的句子所感染便买了回来,只看过一次就被乐压箱底了。时隔数月乐儿又翻了出来:“妈妈念念,妈妈念念”!好的,在这个阴雨的午后,让我们一起沐浴如诗般的爱吧!整个阅读乐一直安静的坐
《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公元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当时杜甫离开成都是迫于无奈。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后半是“书怀”。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释1、危樯:高耸的桅杆。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