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栎的读音 柞栎

柞栎的读音 柞栎

牧草科名壳斗科牧草科拉丁名Fagaceae牧草科英文名Beech Family牧草属名栎属牧草属拉丁名Quercus L.牧草属英文名Oak天然牧草柞栎牧草学名Quercus dentata Thunb.牧草英文名Daimyo Oak牧草图片地理分布柞栎(别名青冈)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和华中蒙古、日本也有。西南等地。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25米;小枝粗壮,有灰黄色星状柔毛。叶倒卵形至倒卵状楔形,长10~20(30)厘米,宽6~13(20)厘米,尖端钝,基部耳形,有时楔形,边缘有4~6对波浪状裂片,幼时有毛,老时仅下面有灰色柔毛和星状毛,侧脉4~10对;叶柄极短,长2~3毫米。壳斗环形,包围坚果1/2,直径1.5~1.8厘米,长8毫米;苞片狭披针形,反卷,红棕色;坚果卵形至宽卵形,直径约1.5厘米,长1.5~2.0厘米,无毛。细胞染色体:2n=24。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喜生于向阳干旱的山坡,抗旱,耐瘠,适应性强。在河北省太行山、河南伏牛山、陕西秦岭一带,海拔800~1300米的山坡、山脊、陡坡地处可形成小片优势种,群落所处的土层瘠薄,多为花岗片麻岩风化后的粗质沙砾成土母质发育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棕色森林土。这里的青冈高5米左右,郁闭度0.6~0.8,是群落的优势种。伴生种有子、细梗胡枝子、蔬子梢等。草本植物有羊胡子草、铁杆蒿、芒、白羊草等耐旱草本植物。在云南,分布于滇中高原及海拔1000米、细梗胡枝子、蔬子梢等。草本植物有羊胡子草、铁杆蒿、芒、白羊草等耐旱草本植物。在云南,分布于滇中高原及海拔1000~3500米的地区,呈零星分布,林木生长稀疏,林下干燥,地表有机质丰富。土壤为山地黄棕壤。树高达12~15米,胸径50~60厘米,层盖度20%~30%,组成单一柞栎群落。林下草本以蕨类(Pteridium aquilinum var.1atiuscalum)为优势种,还有红头蓼(Polygohum sp.)、马先蒿(Pedicularis sp.)、狼毒、银莲花等。饲用价值树冠大,叶量丰富,粗蛋白质含量达14.99%(刘萍,1984),与苜蓿干草相当,氨基酸含量均衡,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丰富,为家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树叶羊、牛均喜食,猪也爱吃,可青饲,也可晒制干草、制成草粉,作为冬季贮料,是值得开发利用的饲料资源。种子含淀粉,也可饲用,嫩叶可养蚕。栎属植物含有鞣酸,有微毒,长期、大量饲用,引起牛、羊等慢性中毒,但与其他饲用植物混饲,可避免中毒,为良等饲用植物。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柞栎"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1551/69498194275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不可计数”的“数”的读音问题 转载读音

原文地址:“不可计数”的“数”的读音问题作者:蜓恋墨荷香巴金的《鸟的天堂》中一句“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此句中“数”读音争议比较大。网上的很多朗读视频都把“不可计数”的“数”读成“shù

“‘不可计数’的读音”反思 不可计数的读音

“‘不可计数’的读音”反思我们刚刚考过的四年级的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在试卷的第一题中就出现了一道“用‘对号’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读音”的题目。想不到,这再普通不过的题目,却引发了语文老师的不同看法。对于这个字的读音原来也

元音字母+r的读音规则 元音字母读音

  1. ar的读音有三种:  a.ar常发[a:]:arcade, garden, market, park  b.在/w/后常发[ɔ:]:warm(暖和的)  c.在非重读音节中ar发[ə]:dollar  2.er也有三种发音:  a.在重读音节中发长元音[ə

声明:《柞栎的读音 柞栎》为网友我相信你会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