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义县 奉国寺
古刹千年神州第一殿,巨佛七尊华夏无二家。辽代皇家寺院、佛祖道场——大奉国寺遐尔闻名,大奉国寺是皇族和皇亲国戚降香朝拜、祈福的专用寺庙。寺院雄伟壮观,到处彰显皇家的气派和庄严,渗透着佛祖道场的神威。
大奉国寺,位于塞北佛乡、神奇义县古城东街,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因供奉七尊大佛,又称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称大奉国寺,是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堪称为世界之最,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大奉国寺始建时建筑规模宏大,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碑刻记载:“宝殿穹临,高堂双峙,隆楼杰阁,金碧辉焕,潭潭大厦,楹以千计。非独甲于东营,视佗郡亦为甲。”元大德七年(共元1303年)碑刻记载:“宝殿崔嵬,俨居七佛,法堂宏敞,可纳千僧。飞楼曜日以高撑,危阁倚云而对峙。旁架长廊二百间,中塑一百贰拾贤圣。可谓天东胜事之甲。”
现今,大奉国寺占地5万余平方米,现保存完好的有外山门(重建),清代的内山门、牌楼、钟亭、碑亭、天王殿及辽代的大雄殿和殿内遗存的众多文物,是集古建筑、绘画、考古、佛教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古代寺院。
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其中,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对此,建筑学家梁思成赞誉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文物专家杜仙洲称“大奉国寺大雄殿木构建筑,千年仍平直挺健,是我国建筑史一项极为光辉的成就”……古建筑史学家曹讯也说“大殿九间是佛教建筑顶了天的极限。全国古刹千百座,大奉国寺大雄殿是穷极伟丽的”。
大雄殿筑于高3米的台基之上,为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面阔九间,长48.2米,进深五间,宽25.13米,高达21米,建筑面积1829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
殿前开七门,殿内主供七尊大佛为辽代所塑,左起依次为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宏伟壮观、精神超逸,皆端坐于须弥座上,通高9米以上。尤以正中的毗婆尸佛最高,合座高达9.5米。因“过去七佛”并列一堂,佛祖释迦牟尼偏居其中,为佛教界独一无二,故又称“佛祖道场”。诸佛像高大、庄严、俊秀,历尽千年沧桑,仍然保存完好,在国内外佛教界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外,每尊佛前左右各有一胁侍菩萨相对而立,高2.5米,共14尊。诸菩萨或仰或俯,或斜立平视,两足各踏莲花一朵。宝相庄严,栩栩如生。
佛坛东西两端,对塑天王像一尊,高3.5米,拄杵昂首,刚劲威武。更为神奇的是在毗婆尸佛背后供有明代所塑的倒坐观音,塑像保留着唐朝以前男像观音的风韵,为国内罕见。
大雄殿顶部梁架上,尚留有辽代彩绘的遗迹,有飞天、莲花、牡丹花、海石榴、草凤等,色彩鲜明华丽,艺术水平极高。其中以梁架下面的42幅彩绘飞天尤为突出,这些飞天面相丰颐美悦,服饰缤纷多彩,或持花束、或捧果盘,飞翔于云端,与端坐的七佛静动相衬,上下呼应,构成一幅肃穆的礼佛图景,堪称辽代建筑彩绘的精品。殿内四壁有元明两代绘制的十佛、八菩萨、十一面观音、十八罗汉壁画;殿内东西两侧立有金、元、明、清各代所建碑记十七通。
寺内珍藏清代牌匾数十块,其中清乾隆五年所立的“大雄殿”(高3.1米,宽1.52米)、“法轮天地”(高2.8米,宽1.78米)和“滋润山河”(高2.8米,宽1.78米)是中国最大的木制透雕牌匾,被誉为“中华名匾”。
奉国寺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国之瑰宝。
图1 奉国寺外山门(1984——1989)
图2 奉国寺外山门对联(宝相庄严悉出众智 雄堂辉焕重耀千秋)
图3 奉国寺中轴线(从南向北摄 依次为内山门、牌楼、天王殿、大雄殿)
图4 奉国寺全景
图5 奉国寺内山门(清代)
图6 奉国寺内一铁炮(明代)
图7 奉国寺牌楼(清代)
图8 奉国寺天王殿前右侧赑屃
图9 奉国寺天王殿(清代)
图10 奉国寺天王殿侧面(清代)(从西向东摄)
图11 奉国寺天王殿内景(原供,现在已供弥勒佛)(清代)
图12 奉国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3 奉国寺大雄殿(辽代)(从南向北摄)
图14 奉国寺大雄殿(辽代)(拍摄电影《一代宗师》)
图15 奉国寺大雄殿(辽代)(从西南向东北摄)
图16 奉国寺大雄殿(辽代)(从东南向西北摄)
图17 奉国寺大雄殿殿角(辽代)(西南角)
图18 奉国寺电脑绘制图
图19 奉国寺大雄殿殿顶鸱吻(现代仿辽代)
图20 奉国寺大雄殿匾(中间)(清乾隆五年立1740年,高3.1米,宽1.52米)
图21 奉国寺大雄殿匾(西侧)(慈润山河)(清乾隆五年立1740年,高2.8米,宽1.78米)
图22 奉国寺大雄殿匾(东侧)(法轮天地)(清乾隆五年立1740年,高2.8米,宽1.78米)
图22-1 奉国寺大雄殿外碑亭和钟亭(清代)(从西向东摄)
图23 奉国寺大雄殿外碑亭(清代)(从东向西摄)

图24 奉国寺大雄殿内匾(弥纶宇宙、无量胜境)(清代)
图25 奉国寺大雄殿测绘
图26 奉国寺大雄殿测绘
图27 奉国寺大雄殿内石雕供器(烛台和香炉,辽)
图28 奉国寺大雄殿内石碑(金元明清)
图29 奉国寺大雄殿内最早的石碑(金明昌三年1192年)
图30 奉国寺大雄殿内赑屃(清)和香炉(辽)
图31 奉国寺大雄殿内石雕香炉和烛台(辽)
图32 奉国寺大雄殿内过去七佛(辽代 从西向东摄 图中可以看到人和佛像的大小比例)
(由近及远依次为(7)释迦牟尼、(5)拘那含牟尼、(3)毗舍浮、(1)毗婆尸、(2)尸弃、(4)拘留孙、(6)迦叶)
图33 奉国寺大雄殿内过去七佛及肋侍菩萨(辽代 从东向西摄)
(由近及远依次为(6)迦叶(图片中看不见)、(4)拘留孙、(2)尸弃、(1)毗婆尸、(3)毗舍浮、(5)拘那含牟尼、(7)释迦牟尼)
图34 奉国寺大雄殿内毗婆尸佛前左侧肋侍菩萨(辽代 手持中国结有点像联通)
图35 奉国寺大雄殿内壁画(元代)
图36 奉国寺大雄殿内天王及肋侍菩萨(辽代)
图37 奉国寺大雄殿内最西面的释迦牟尼佛(辽代)
图38 奉国寺大雄殿内大柱(辽代 猜猜这个洞做什么用)
图39 奉国寺大雄殿内壁画(元代)
图40 奉国寺大雄殿内壁画(元代)
图41 奉国寺大雄殿内彩绘飞天(辽代)
图42 奉国寺大雄殿内正中毗婆尸佛背后的倒坐观音(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图43 为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装扮一新的内山门(清)
图44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中轴线
图45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中轴线
图46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纪念香炉(1020-2010)
图47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大雄殿
图48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大雄殿” 匾
图49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1)毗婆尸佛(下垂式,专家未解何印)
图50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2)尸弃佛(下垂加偏衫式,专家未解何印)
图51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3)毗舍浮佛(下垂加偏衫式,说法印)
图52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4)拘留孙佛(下垂式,专家未解何印)
图53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5)拘那含牟尼佛(下垂式,无畏印)
图54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6)迦叶佛(袒右式,禅定印)
图55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7)释迦牟尼佛(袒右式,触地印)
图56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倒坐观音
图57 庆祝奉国寺建寺990周年——壁画
奉国寺三宝——大殿、七佛、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