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是这样解释“命运”的: “命”,好比是一辆车,但牌子各异,有法拉利跑车、卡宴、宝马、奔驰,当然也有大众、丰田、雪佛兰、奇瑞QQ等等。它是落地生就的。 “运”是车前面的各式各样的路,可能是一马平川,可能是羊肠小道,也可能是颠簸崎岖的山路,更有可能是无路可走的悬崖峭壁。 苏轼的大半生,是法拉利的跑车碰上了颠簸崎岖的山路,一度还开到了悬崖边上,差点车毁人亡。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第二名。正当他“官”途“无量”时,遇到双亲相继病故,(母卒于1059年,父苏老泉卒于1066年)各守孝三年。等苏轼孝满回到京师时,巳是“沈园非复旧池台”了。一代明君宋仁宗1063年已去世,继位的英宗也于1067年亡故。朝廷已是满怀改革大志的神宗主宰。这里一段复杂紛繁的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我们不去表它。只说苏轼回京后不满朝政,自已要求外放作官。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仅因为政见不同,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贬官。甚至已是六十二岁的他,还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现在三亚市“天涯海角”,还是他的墨迹呢)。在宋朝,贬到儋州作官,只比满门抄斩的罪罚轻了一点。中年时,他还经历了变革派罗织的“乌台诗案”事件,差点冤死于嶽中。好在赵宋开国皇帝有告诫子孙不准斩杀大臣的密旨,才保了苏轼的一条命。 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痛定思痛,逐渐由入世转向出世。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下面这首《定风波》,就是反映这种“豁达”的代表作 。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上遇到了雨,避雨的工具之前已经舍弃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所以写了这首词。 不必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徐行。 竹杖和草鞋轻快胜过骏马,谁会怕! 披一身蓑衣,任凭它风雨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寒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眼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 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由于已有白话翻译,也就无需我再啰嗦了。但在我们后人看来,正是这坎坷的境遇,造就了苏轼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假设他一帆风顺终生,他可能成为集宋诗之最、宋词豪放派领袖、散文中的“唐宋八大家”、宋代书法“苏黄米蔡”之首的成就?(当然还有他首创的文人画,开启了中国画千年的传统,更有他气势磅礴的赋,都是宋代首屈一指的)。 所以“法拉利”遇上崎岖山路,也有可能碰出璀璨的火花。但首先,“法拉利”应该是天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2151/488032752972.html
更多阅读

一、苏东坡与红烧肉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回赠肉便是苏轼在徐州期间创制的红烧肉,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

“龙丘居士也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苏东坡这几句诗很有名,留下了“河东狮吼”这个著名的成语,这几句诗出自《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是他和自己的好友陈季常开玩笑、打趣写的,只因陈季常特别惧内。香港

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过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说的是宋朝大才子黄庭坚转世的一段公案。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书画具佳,称为“三绝”,与苏东坡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古内外集》、《山

苏东坡的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少年成名,二十二岁即中进士,二十六岁又入制科第三等,科考可谓是一帆风顺,但在仕途上他的一生却是大起大落,坎坷异常。宋神宗熙宁四年,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