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活性乳酸菌”、“让肠道做运动”,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的营销概念让消费者难以捉摸。
乳酸菌真的能够承受人体严酷的选择机制,活着到达肠胃,起到调节肠道的作用吗?
2015年11月,《消费者报道》通过检测15款酸奶和乳酸菌饮料产品中初起盖(刚开盖)的乳酸菌含量和模拟人体胃酸的严苛的探索性实验来检测其存活乳酸菌数。
结果显示,15款产品其初起盖后乳酸菌的含量差别较大。含量最高的蒙牛冠益乳是含量最少的燕塘酸牛奶的2400倍。
不过,在模拟经过人体胃酸的实验中,所有产品中的乳酸菌几乎全军覆没,也就是说,即便喝下这些含有益生菌的产品,益生菌也无法“活着”到达肠道。
蒙牛、伊利初起盖乳酸菌含量较高
酸奶以牛奶为原料,再经过添加乳酸菌发酵而成。乳酸菌饮料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再加上其他添加剂调制而成的饮料。
本刊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有69%的消费者在选择酸奶和乳酸菌饮料时看重“摄入乳酸菌”和“调节肠胃”的作用。
调节肠道的关键,正是酸奶、乳酸菌饮料中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
“乳酸菌有益肠道健康,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还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含水量,而且有缓解溃疡、下痢、腹泻、便秘的作用。在生产酸奶和乳酸菌饮料时,添加活性乳酸菌是企业常用做法,以此增强产品的功能性和卖点。”高级乳品分析师宋亮告诉本刊记者。
国家标准要求活菌型酸奶每克含不低于100万CFU的活性乳酸菌,也就是每100克中有1亿CFU的乳酸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出厂时每毫升不低于100万CFU,也就是每100mL有1亿CFU的乳酸菌,在销售过程中有活菌检出即可。
《消费者报道》此次送检的9款酸奶中,只有燕塘的初开盖乳酸菌含量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其乳酸菌检出数值为0.41亿/100g,仅为国标规定的四成。蒙牛冠益乳和伊利每益添初开盖的乳酸菌菌落数则最多,都达到了990亿CFU/100g。
“含有活性乳酸菌的奶制品在产品运输、销售过程中的保存条件比较严格,温度通常为2℃-6℃,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乳酸菌的死亡。”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解释说。

款乳酸菌饮料的检测结果则显示乳酸菌均远超国标规定的有活菌检出的基础要求。伊利和蒙牛分别达到了990亿/100mL和960亿/100mL,而专营乳酸菌饮料的益力多,在乳酸菌方面并没有展现出优势,仅为最高含量的1/3。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