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得了高血压之后,觉得高血压不是什么大病,也不会去就医。但是,如果高血压患者长期放纵血压不吃药的话,可能引起中风、冠心病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者会危害生命。
所以今天小编向广东省中医院的胡世云主任请教了关于高血压容易陷入的6个误区,整理给各位橙友们看看,赶紧收藏起来吧!
误区一:低盐饮食就是炒菜少放盐?
常说高血压患者要低盐饮食,那么普遍认为就是炒菜少放盐,其实,这只是其中一点。
关于盐,如果每个人每天能把食盐量降低到6g以下,至少可以多活10年。6g是多少?用盐将一个啤酒瓶盖平平地装满,大约是6克左右。
▲6克盐大概能够铺满一个600ml的啤酒瓶盖
而其他方面,我们更要注意。
比如:
少吃其他含盐高的调味品,比如酱油、蚝油等;
少吃腌制类食物;
吃零食的时候也要注意其中的钠含量。
还有一类吃起来没有咸味的,其实含盐量也不低,如火腿、培根、奶酪、果脯等。
误区二: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
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于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临床普遍使用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紧急降压,目前认为是不合适的。除降压过快外,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误区三:血压正常后可以停药
原发性高血压是不能被根治的,绝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所以就算血压已经保持稳定很长时间,不要随随便便自己停药,可以先问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量,同时严格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误区四:去医院量血压就够了
正常一天之中人的血压是会波动的,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会更明显。在医院,医生给测的只是此时的血压。在家中监测并记录,能全面的反映血压变化的情况,在就诊时把数据给医生看,能给医生提供更好的信息。
这里小编教你制作血压自测表,非常简便!
表格制作方法:自己列表,分“早晨、中午、晚上、睡前”四列,每天记录血压状况。

注意:早上一起床就要测血压,再把血压记录下来,而睡前测血压应该在躺床10-15分钟后测量。并且,一定要在安静状态下进行血压测量。
在家里的血压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目前的治疗方案与用药是否合适,更好地控制血压。
误区五:没感觉就是没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者控制不佳,会损伤全身各处的大小血管,导致心脑血管病变、肾功能异常等健康问题。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六: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
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 点下方图片,让我们一起寻找100名老兵,一起呵护他们的心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