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石渠宝笈特展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10)宋 朱熹 城南唱和诗卷 故宫博物院藏

编者按


  展览概况:自晋唐以来,书画即被视为“有国之重宝”,皇家以收藏、著录推动艺术发展,元代以前以宋宣和内府、元文宗内府为盛。清代则以乾隆及嘉庆初期为极盛,《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应运而生,是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一次系统整理与总结。其著录作品流传有绪,《初编》著录唐宋书画精品极富,为当世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有绘画53492件,法书75035件,拥有无可比拟的历代书画珍品,这其中大多数为《石渠宝笈》著录的清宫旧藏之作。




宋 朱熹 城南唱和诗卷

纸本

纵31.5厘米 横275.5厘米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贮延春阁 五玺全 宝笈三编


朱熹(1130 —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居建州(今属福建)。绍兴进士,曾任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侍讲等职。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集理学之大成,在明清两朝被视为儒学正宗。又广注典籍,在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方面均有建树。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朱子类语》等。书法学钟繇,《书史会要》说他:“善行草,尤善小字,下笔即沉着典雅。”


《城南倡和诗》卷,南宋,朱熹书,纸本,手卷,纵31.5cm,横275.5cm,行书,65行,464字。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10)宋 朱熹 城南唱和诗卷 故宫博物院藏

《城南唱和诗卷》是朱熹自书和友人张栻诗二十首,诗见《晦庵集》卷三《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敬夫”即张栻(1133 — 1180),字敬夫,一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曾主讲于长沙城南书院,作《城南杂咏二十首》吟咏城南诸胜景。据《朱子年谱》记载,南宋乾道三年(1167)八月朱熹访张栻于潭州,与之有很多酬唱诗。此二十咏是与张栻《城南杂咏二十首》唱和之作。另据考证,张栻的《城南杂咏二十首》作于淳熙元年(1174),朱熹和诗亦在同年。此帖笔势自由流畅,书风雅健淳和,笔墨异常精妙。


此卷为朱熹早年书法,笔势迅疾,无意求工,而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规矩,韵度润逸,苍逸可喜,是朱熹书法代表作。为清宫旧藏。


此帖经多家题跋著录,流传有绪。元代由朱熹五世孙赠与干文传,干文传转给门人钱伯广,钱氏让与其戚虞子贤。明代归沈时旸。嘉靖四十四年,为闽人林元立所得,后辗转入睢阳丁氏之手。万历间马季声以厚值从丁氏处购得,并转赠谢肇淛。入清,先藏孙承泽城南书舍,再归王剡拙修堂。后入藏内府。逊帝溥仪出宫前,将其“赏溥杰”。一九五三年归故宫博物院。


朱存理《赵氏铁网珊瑚》、文嘉《钤山堂书画记》、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




宋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欣赏



展览时间:2015年9月5日至11月4日,本展览不单独售票,观众凭故宫门票进院后可免费参观。

展览地点:武英殿书画馆、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


===========================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2851/713880947969.html

更多阅读

《石渠宝笈》 乾隆 收藏 目录 什么书

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宫为此陆续推出一系列重要展览。因为之前6月份听过故宫博物院田艺珉博士的一个讲座,田艺珉博士是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部的研究员,听了一个她的讲座,介绍自己整理《石渠宝笈》的工作:爬疏《石渠宝笈》编纂体

#误入红楼#红楼与唐伯虎 误入红楼之英莲

最近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展出了唐寅的行书《自书词》卷,劈头一句就是“红楼画阁天缥缈”,一路细细看下来,不由又想起红楼文字与唐伯虎的关系。  红楼书里,直接提到唐伯虎的地方,就有多处。比如第二回贾雨村阔论“天地生人”,在“若

台北故宫藏国宝汝窑瓷器欣赏 北宋汝窑真品67件图片

台北故宫21件(已经除去奉华尊与三牺尊两件清仿器)来源可靠的电子版照片有两组,一组为台北故宫《大观——北宋汝窑特展》官网,一组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汝窑——美学中的∞》中英文光碟。*说明:之所以选择电子版原图而不选择书籍扫描

声明:《故宫石渠宝笈特展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10)宋 朱熹 城南唱和诗卷 故宫博物院藏》为网友浅夏丿初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