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有很多种,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下常用或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都有哪些。
自行车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或bik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有单人自行车,还有双人或多人自行车。
骑行自行车礼仪
(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
(2)礼让行人,红灯WWw.aIhUaU.COM不越线,黄灯不抢行。
(3)进出有人值守的大门,下车推行,以示尊重。
(4)拐弯前先做手势示意。
出租车
出租车,台湾称作计程车,广东及港澳地区称为的士,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一带则称为德士。是按表收费的交通工具,收费一般较其它交通工具高。出租车英文“TAXI”为“taximeter”之略称,即为“计程表”或“里程计”。其实TAXI在九国语言中拼法都一样:英语、法语、德语、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西班牙语、荷兰语、葡萄牙语。

乘坐出租车礼仪
(1)路边招停,以不影响公共交通为宜。
(2)上车时,年长者或女士先上。下车时,年轻者或男士先下。
(3)保持车内卫生,不往车外吐痰、扔杂物,应将痰吐在纸巾里,下车时随其他杂物随身带走。
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座位。公共汽车时速一般在20~30公里,不会超过40公里。为公交车、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公交车台湾地区又称为公车、客运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门,则多称为巴士(英语中“Bus”的音译)。
乘坐公共汽车礼仪
(1)排队候车,先下后上,礼让妇女、老人和孩子先上车。
(2)听从司乘人员的引导。
(3)主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乘客让座。
(4)保持车厢和站点的环境卫生。雨雪天,妥善放置所携雨具,以免影响他人。
(5)后下车的乘客应主动给先下车的乘客让道。
火车
火车(Train),人类的交通工具,是人类利用化石能源运输的典例。
1804年,由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它改变人们骑马(或以其他牲畜为主要动力)的出行方式。
乘坐火车礼仪
(1)放置行李应相互礼让,与人方便。
(2)主动帮助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
(3)在车厢里,自觉维护车内环境卫生,垃圾投入垃圾箱内。不随意脱下鞋子,更不可把脚跷放到对面座位上。车厢内禁止吸烟。不可长时间占用卫生间和盥洗间。在车厢内不应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旅客。
飞机
飞机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或5个APU的靠自身动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飞行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严格来说,飞机指具有固定机翼的航空器。固定翼飞机是最常见的航空器型态。动力的来源包含活塞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或火箭发动机等等。同时飞机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乘坐飞机礼仪
(1)按时登机,对号入座。进入机舱后保持安静。
(2)不将超大行李和有异味的物品带上飞机。尽快放好随身行李,保持通道畅通。
(3)登机后主动关闭手机等无线电设备。
(4)不乱动飞机上的安全用品及设施。需要找乘务员时,可以揿按呼唤铃,不宜大声喊叫。接受乘务员服务应致谢。
(5)在飞机上进餐时,主动将座椅椅背调至正常位置,以免影响后排乘客进餐。
(6)保持舱内整洁卫生,因晕机呕吐时,应使用机上专用呕吐袋。飞行过程中尽量不要脱下鞋子以免异味影响他人。如果是长途飞行,脱下鞋后应在外面再罩上护袜。
(7)机上读物阅后整齐放入面前插袋。
(8)飞机未停稳时不抢先打开行李舱取行李,以免行李摔落伤人。
(9)上下飞机时,对空中乘务员的迎送问候有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