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胜于蓝
“青出于蓝,胜于蓝”是什么意思呢?原意是指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现在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用赵本山的话来说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前浪拍在沙滩上”。是的,正是有无数的后辈超过了前辈,才使得我们现在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每一个成功,都是先吸取别人的优点,在自己进行创新。 还记得那个周末,我和爸爸出去锻炼,在之后休息时,我因为无聊所以拿了一本书,在偶然间发到一页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关于蛛丝马迹的解释,他解释的很特别,说里面的“马迹”不应该是马蹄的痕迹,而解释为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更为恰当。看到这,我便故作深沉的问爸爸:“你知道蛛丝马迹是什么意思吗?”爸爸想了一会儿说道:“蜘蛛的细丝 ,马蹄的痕迹。”“大错特错,蜘蛛的细丝倒是没问题,但是马蹄的痕迹可就不太对了,蛛丝马迹想说的是很难被发现,可是马蹄却很明显,所以这里解释为灶马的痕迹比较合适,而且它的大小与蜘蛛十分相近,都属于昆虫,在它爬行过的地方,还会有一条不易察觉的痕迹。”“之所以叫它‘灶马’而不叫‘灶虫’是因为传言它是灶王爷的坐骑,所以‘马迹’理解为灶马爬过的痕迹最为恰当了。”我得意洋洋的说道。“你知道的东西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真是青什么什么,胜

于蓝”爸爸感慨道。“真是笨!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啦”
就像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大仲马得知后便让小仲马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但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父亲做自己的敲门砖,还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免[牛宝宝日记本]编辑把他和父亲联系起来。面对一张张无情的退稿笺,他没有沮丧,仍坚持创作。当他的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编辑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迥然不同。带着兴奋和疑问,他立即乘车去拜访大仲马。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茶花女》这部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
无论是我还是小仲马,或者是所有的年轻人们,我想这种青出于蓝胜于蓝毅力值得我们去实行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