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朱安 从嫁给鲁迅那天起,朱安就注定了孤独


从嫁给鲁迅那天起,朱安就注定了孤独<?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她叫朱安,一生欠安。

  

这是一组具有强烈对比的照片,左边一家三口幸福美满,而右边的女子却形单影只、孤苦伶仃。

 

最让人唏嘘的是,这两个女人有着同一个丈夫。她们的丈夫名声显赫,从中学课本到政治新闻,他的名字从未遗漏,这个男人就是鲁迅。

 

而右边那个被人称作他亏欠一生的女人,叫做朱安,是他的原配妻子。

 

新婚第一夜,她独守空房 

  

朱安是一个连照片都很少留下来的女人,因为无论对于那个时代还是对于鲁迅而言,她都不重要。

 

她的出身不错,父亲是商人,在绍兴也算一方富户。被传统女德教育长大的朱安,按照那个时代的规矩四五岁便缠足,长大后自然是三寸金莲。

 

本来她可以如同那个时代的许多妇女一样安然地走过人生,然而命运把她推到了一桩封建包办婚姻面前,她的夫婿是一位小她三岁的前任官员之子。此时,朱安21岁,鲁迅18岁。

  

当时的鲁迅家道中落,母亲看中朱安的温柔娴淑,便为他定下这桩婚姻。后来鲁迅远渡重洋,赴日读书,他曾通过书信希望母亲向朱家转达,让朱安放弃缠足并且进入学堂读书,然而朱家并未同意,鲁迅也就没有从日本回来。

 

直到1906年,母亲称病把鲁迅从日本骗了回来,两人才成亲。朱安听说丈夫不喜欢缠足女子,于是上花轿前偷偷换了双大鞋,可下轿的时候就不幸穿帮了。

 

那双掉落的婚鞋,仿佛就预示了这对小夫妻婚姻道路的不顺。

  

新婚当晚,朱安一个人在房间里默默地等待丈夫的到来。然而,她没有想到,她这一生都等不来自己的丈夫。

 

这是鲁迅沉默的反抗,他不能违背母亲的意愿,也不愿意接受家庭强加给他的妻子。

 

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子朱安,他一生的伴侣,从头到脚都是封建的痕迹,这对于一个被旧制度摧毁又被新思想拯救的自己是何等的讽刺!

鲁迅与朱安 从嫁给鲁迅那天起,朱安就注定了孤独

 

鲁迅曾痛苦地对朋友说道: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个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于是,婚礼过后仅仅四天,鲁迅就返回了日本。即使是后来回国,他也再没有与那个被他留在家中的妻子见面。

 

从那天起到再相见,朱安一个人在绍兴老家侍奉婆婆整整13年,无怨无悔。

 

娘家还是婆家?她放弃改变命运 

 

 

1919年,鲁迅在绍兴的家出售给了大地主,朱安的婆婆带着全家北上投奔他。到了北京,朱安用心支床、铺被,不曾想,这张盛满一个女人期盼多年万千柔情的床,却被鲁迅无情拆毁,最后朱安仍旧跟婆婆住在一起,鲁迅自己住一间房。

 

那时,鲁迅曾考虑过离婚,但旧时代被夫家抛弃的女人的惨状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鲁迅只能无奈的维持原状,朱安也只能忍受丈夫的疏离。

  

四年后,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分家。他给了朱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是要回娘家还是跟着自己搬家?

 

朱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北京,留在丈夫身边,自嫁给了他,她就再也没有想过独自离去。

 

她以为自己一次一次的追随最终会换来鲁迅的一个回眸,所以她在面对鲁迅给她的选择时永远直接且执着。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让鲁迅和朱安仅剩的平静也被打破了。那个人叫做许广平。

 

丈夫遇到了真心爱人,她孤独终老

 

和朱安不一样,许广平年轻活泼,才华横溢,她没有旧时代的封建温柔,却有着新时代的进步思想。因为共同的爱好和理想,许广平和鲁迅一见如故,迅速成为知音。她让鲁迅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也让朱安明白这辈子都不可能和丈夫拥有真正的婚姻。

 

后来鲁迅定居上海,和许广平过起了温馨的小日子;而朱安仍旧守在婆婆身边,和老北京的风沙与孤独为伴。

 

即便如此,她仍把“大先生对我不错”这句话挂在嘴边。大先生指的就是鲁迅,的确,他从未忘记自己供养的责任和义务。可惜的是,他给不了朱安爱情。他的体贴和温柔,只为那个叫许广平的姑娘流露。

  

朱安曾经做过一个噩梦,梦里鲁迅带来了一个孩子。后来这个梦成真了,许广平高龄产子,已知天命的鲁迅做了父亲。

 

但这却加重了朱安人生的悲凉,她又何尝不想要个孩子?朱安曾不无悲凉地对婆婆说,“大先生一天连句话都不和我说,我又怎么会有自己的孩子呢?”

 

不过善良的朱安终究接受了这个现实,她把许广平当成姐妹,更是把他们的孩子视如己出。

 

一辈子孤单,她真心对待自己的情敌 

 

 

1936年,鲁迅去世。后来,婆婆也离去了,朱安就一个人在北京孤立无援的生活着。许广平虽然会负责她的开销,但她却过得十分清苦,因为她不想让自己成为累赘。

 

后来她接受别人的建议,准备变卖鲁迅留在北京的藏书。鲁迅的老朋友从上海匆匆赶来劝阻她,这个从不被人理睬的女人爆发了。

 

“你们总说鲁迅遗物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虽然这么说,但她还是精心为逝去的丈夫保管他的心血。

  

一个人的院子是寂寞的,此时的朱安无儿无女,身旁更是空无一人。她想念许广平和孩子,等到许广平的孩子十五六岁,她甚至直接写信给他:“你同你母亲有没有最近的相片,给我寄一张来,我是很想你们的。”朱安不恨许广平,反而十分感激许广平对鲁迅的照顾。在她心里,鲁迅是她永远的大先生,不管鲁迅心里有没有过她,她一辈子把自己安在鲁迅身上。

  

1947年6月,朱安孤独地离开了人世。对她来说,过往的岁月太凄凉了。

 

去世前她曾满面泪水地念叨,死后,我想葬在大先生旁边。然而她最终也未能如愿,她的墓甚至连墓碑都没有。

 

这个终年无语的女人,唯以沉默替代了心里那份对丈夫最深沉的爱。

 

他们何错之有,他们一生纠缠

 

从嫁给鲁迅的那天起,朱安就注定了孤独。在她的人生悲剧里,所有的人都没有过错,错的是那个时代,是幼时的教育和社会的风气。这是朱安的悲哀,也是鲁迅一生无法爱她的终极缘由。

 

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有过许许多多可叹可怜的悲剧人物,却不知,朱安恰恰也是其中之一。小说里的人物只是在鲁迅的笔下哭泣叹息,而朱安,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女人,却在鲁迅身边、眼前,在真实的岁月中,轻叹了整整一生。

  

可谁又能说他们做错了呢?鲁迅尊敬朱安,也从未占有她,更是给过她离开的机会;而朱安呢,她的善良、隐忍、温柔与成全,让人佩服又心疼。

 

他们明明都很好,可偏偏却又酿成了这场凄风苦雨。

 

如果说爱情是一颗会开花的树,那么朱安生命中的这颗爱情树,也一定开过花,只是那些花,绽放在朱安心里,也凋谢在朱安心里。

 

她叫朱安,一生欠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4451/666680250830.html

更多阅读

王祖贤 朱茵为什么嫁给黄贯中

1 人物简介 编辑本段王祖贤王祖贤,女,香港著名电影演员,1967年1月31日生于台湾台北,祖籍安徽舒城,成名于香港,现已移居加拿大。她高挑的身材、独特的气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祖贤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上有两个哥哥,父亲王耀煌曾为台湾篮

朱安与鲁迅——蜗牛的历程 鲁迅妻子朱安

朱安与鲁迅——蜗牛的历程蜗牛的历程朱安:“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①这只蜗牛,身材矮小,面无血色,似有病容,痴痴的站在高大的墙角下仰望……一、 墙角下的漫步与仰望(1878-1919.12.16)朱安

与老公离异后我竟嫁给了小三的前夫 嫁给离异男无孩

        与老公离异后我竟嫁给了小三前夫                 文·方煜斐讲述人:明琴我与老公是自谈的恋爱。我父亲是医生,妈妈是一个乡镇医院的护士。由于住在农村,我就在附近的一个中学里读书,我与燕军就是

东北的男人与女人 上海女人嫁给东北男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活法,也就形成一方人独有的风土文化,也体现了一方人的信仰、习俗,或者说人性。(东北:指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广义也包括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题记东北男人帅气。这

声明:《鲁迅与朱安 从嫁给鲁迅那天起,朱安就注定了孤独》为网友光膀子的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