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苦乐,取决心的大小
佛教传说中,佛陀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脚下便涌现朵朵金莲。莲花在佛教中,有其特殊的意义,「佛祖慈悲怀,莲花朵朵开」,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深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圣洁的莲花,因此,每个人也都有品性洁净的内心。把握这份心,就有机会取得幸福的关照,从而永远脱离世间的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有位信徒问无德禅师说:「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徒说:「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于是,信徒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信徒说:「城垣造完了。」禅师说:「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默造了一根毫毛。信徒说:「毫毛造完了。」

禅师问:「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信徒回答:「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禅师问:「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信徒回答:「用全部的心去造。」于是禅师就对信徒开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其实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亦可净可浊,由此既能生快乐,又能生烦恼。痛苦和悲哀都来源于自己的心。一个人心中若太过执着,自然会迷失在欲望的丛林中,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轻盈,如莲花般纯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拥有单纯的幸福。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市集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味道如何?」大师问道。「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弟子答道。「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没有。」弟子答道。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大师一语道破我们一直以来的困扰: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装盛它的容器。
有人说,生活象是一颗苦瓜,即使在圣水中浸泡,在圣殿中供养,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减,这是苦的本质;其实我们的生活,更象是一杯白水,放入蜂蜜就是甜的,放入盐粒就是咸的,放入茶叶有些苦涩,放入咖啡就有醇香。心是苦的,生活便如苦海无边;心是甜的,生命处处都是曼妙风景。
摘自今酉/淡定,让你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