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 【教之古诗词】古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之借代

借 代


【借代】


用甲物代替乙物的修辞手法就是借代。

直说不好吗?为什么要替代一下呢?难道不嫌费事吗?不急啊,我们先来看看都是用什么东西来替代。一般来说,甲物往往是乙物的局部、特征或者代表。用这些东西来替代,就是为了强调这些局部、特征或者代表,从而使人或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有时还会寄托诗人相应的思想感情。


【分析】


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 【教之古诗词】古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之借代

了解借代的种类其实主要是为了认清都有哪些是借代,并不是让同学们再去区分。我们不做“老学究”,只求方便有效。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帆代船)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眉代头)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簪缨本是官帽上的装饰代指高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衣冠代士大夫官员,冕旒是礼帽代指皇帝)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丝竹代乐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绿、红分别代叶、花)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王安石《南浦》(鸭绿代湖水,鹅黄代柳枝)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红代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黄代黄色的猎狗,苍代苍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粉黛代用脂粉和黛的妃嫔)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杜康代酒)

还有一些复杂一点的借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原来指船上桅杆和一种摇船拨水的工具,词中代指战船,又用以借代曹操的水军。


【效果】


从上文的分析中同学们也可以看出来,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不多,更多的是在于描绘人或物更加形象鲜明。对于同学们而言,不懂借代恐怕就读不懂某些诗句了。而读懂诗是解答诗歌鉴赏题最重要的地方,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不过,某些借代还是能表达诗人的一些思想感情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里用朱门代指豪门大家,骨代指冻饿而死的底层百姓,非常有表现力。一个骨字把那种瘦骨嶙峋的悲惨景象写的非常触目惊心也非常动人。那这个借代(当然还有对比)就表达了作者对于统治阶层不顾百姓死活,过着奢靡生活的一种批判,对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百姓深切同情,还有对唐王朝前途的深深忧虑。


原创作品 欢迎分享 转载请保留此图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5151/815975237729.html

更多阅读

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中国诗歌主题分类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一:虚实结合在诗歌鉴赏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手法分析题。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缺乏手法知识储备,鉴于此,笔者有了细讲诗歌手法的念头。本篇主要讲讲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相生。一、什么是“虚”与“实”古

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几种

百科名片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第一人称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1、常见的:对比、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2、较常见的:侧面烘托、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二、 区分比较写作手法是一种统称,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

高考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高考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文章的表现手法,虽说有一百多种,但并不要求中学阶段全部掌握。这里仅就中学阶段应该重点掌握的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加以说明。解答表现手法类的题目,首先必须将相关术语(表现手法的概念)理解并熟记,其次应该揣摩题

声明:《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 【教之古诗词】古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之借代》为网友爺藐视全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