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家长莫担心

新生儿出生之后,不少爸爸妈妈都会发现宝宝皮肤看起来黄黄的,不像电视剧里的小宝宝那样粉嫩。其实这都是新生儿黄疸惹得祸。所以家长不需要太担心,因为新生儿黄疸可以自行消退。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家长莫担心

产生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1、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 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3、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4、 感染性黄疸: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

新生儿黄疸多数在出生后的第2-3天出现,起初是眼结膜、鼻头、额头等颜面部发黄,第4-5天稍加重,躯干和四肢也会稍显发黄,第5-6天以后就会逐渐减轻,到7-10天可以完全消失。

而早产(即妊娠不足于37周)的婴儿,其黄疸会退得晚些,约需要10-15天左右才能消失。

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护理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多给新生宝宝晒太阳,冬天室外太冷的话可以将宝宝放在居室内阳光较为充足的地方,让阳光直射到宝宝的皮肤上,同时注意保护好宝宝双眼以免引起损伤。

3、妈妈应尽早开奶,并给予足够的喂奶频次,防止宝宝饥饿。

4、对于吸吮力比较弱的新生宝宝,可以把乳汁挤到杯子里用滴管喂宝宝,慢慢刺激宝宝的吸吮反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5451/116743535550.html

更多阅读

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征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新生儿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征 经常有家长或年轻医生询问有关新生儿黄疸的问题,随着医学的多方面发展,各地医院儿科医师回复不完全一致,说法也多。为了正确引导家长就医,我花了二天时间,以自己的临床实践体会,参阅一些文献,作

谈谈“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谈谈“母乳性黄疸”鉴于80年代后儿科临床上诊断“母乳性黄疸”(原称人乳黄疸)的越来越多,常常引起家长们关注,有关咨询也比较多。现在知道,母乳性黄疸可能是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回收增多而

新生儿黄疸嗜睡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那么,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是什么?爱华阅读配图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

新生儿黄疸怎么退得快 早产儿黄疸不退怎么办

   有很多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都会有黄疸的情况出现,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们可以不用担心,只要不是病理性黄疸的话很快就会褪去。家长们只要做好护理就好了。那么如果早产儿黄疸一直不退怎么办呢?  如果早产儿黄疸一直不退,

新生儿黄疸眼白发黄 新生儿皮肤发黄就是黄疸吗

Q:新生儿皮肤发黄就是黄疸吗?A: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出黄疸时,孩子没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大便不发白,小便亦不太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

声明:《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家长莫担心》为网友爆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