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心理学 时间心理学:时间调戏人类的七种方式

壹心理导读:明明时间只过去5分钟,有人觉得只眨了眨眼,有人却度日如年。这种差距是由我们对时间的不同感知造成。且看时间如何调戏我们。 —— www.xinli001.com

来源:Mr. Kate

译者:sibyl玥

你是否曾在等待某人时感觉时间止如静水?又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时光越来越如白驹过隙?身处科技产品的包围之中,几乎所有的事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得不到的。因此,我们的生物钟和时间感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时光无法飞逝

俗话说,“欢乐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过我们都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但是,心理学家James J. Kellaris进行了一项实验,想要弄清这句格言是否包含着一丝真理。Kellaris让人们听一曲他们喜欢的音乐。后来当他问他们感觉时间过去了多久时,听歌者们的估算总是比实际时间要长。

Kellaris认为,当我们陶醉于某些事情时,我们会更加专注于那件事,而我们的大脑就将这份关注当成了额外时间。这就是“迷失于音乐中”的由来。另一方面,这一谚语还可能帮助印证这样一个自我应验的预言:当我们玩乐时,如果我们相信时间会飞逝,那当时间过去的更快时,我们更有可能觉得我们玩得很开心。

我们被科技戏弄了

就像我们自己对时间的扭曲还不够一样,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科技,也能改变我们的时间感。在这个生活即虚拟又现实的世界里,社交媒体网站们也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耗时机器。2012年,Cisco公司的机智的小伙伴们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在18至30岁的人群中,60%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查看智能手机上的更新,每瞄一眼就是一寸光阴的流逝啊。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Phillip Zimbardo博士认为,这一最新发现的对“此刻”的痴迷改变了我们的时间观念。指尖有如此之多的信息可以轻而易举地到手,这加快了我们的生物钟。同样地,每次我们查看Facebook或登录Twitter时,我们会下意识地留意时间,这让我们更能感觉到自己在这一日常习惯上所花的时间之多。Zimbardo对《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的记者说:“科技使得我们对于那些要花几秒以上去完成的事物失去了耐心。”

慢动作移动

我们都在恐怖片中看过演员们以慢动作从一爆炸处脱身。这样是为了增强戏剧效果。但是你也能在镜头之外体验这些慢动作瞬间。在危及生命或危险情况下,人们总是说时间似乎放慢了一样,其中的原由是相当有逻辑的。

2007年,一队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测试,让人们从50米的高度坠向一个个安全网,然后询问他们的下坠体验。研究者发现,除了感觉到明显的恐惧,人们还觉得他们经历的时间比实际时间要长,这主要是由我们的身体对危险的反应方式造成的。在我们受到生命威胁时,我们会产生肾上腺素让自己更加集中精力,帮助我们活下去。结果,因为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的细节,所以一切似乎都是以慢动作发生的。

时间随年龄加速

人类行为心理学 时间心理学:时间调戏人类的七种方式

人们总说随着我们变老,时间就会“在眨眼之间”溜走。除了科技会加速我们对时间的感觉,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时间感,而且我们还无力改变这一因素。

当我们还稚气未脱时,我们总是能发现从未体验过的新奇有趣的事情,我们自然而然的就那些事更加关注。然而,当我们长大,这些“新奇”的经历变的索然无味。这样一来,时间也就过去的更快。有趣的是, Mangan 和 Bolinsky在1997年做的一项研究证明,老年人确实对时间有着不同的感觉。20多岁的年轻人能够相当准确的猜测三分钟已经过去了,但是60多岁的人在估算时间时会多算20%,这就增加了“时间确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加快”这一观点的可信度。

午后小憩

世界上最微不足道但又最幸福的事就是来个简简单单的午后小憩。短短的“20分钟电源午睡”能让我们在剩下的半天里精神充沛。但是一旦睡过头了,我们的时间判断能力就会随风而去。

当我们劳累时,我们的时间感就会完全紊乱。这是因为当我们睡眠不足时,我们的大脑是无法辨别时间的长短的。午睡的时间长短也是一个影响我们大脑计算时间的关键因素。小睡了20分钟后,我们就进入了被称为“慢波睡眠”的阶段。如果你将慢波睡眠从中打断,你就得花上一段时间来把时间感调整精确,这也正是我们将其称为“二十分钟电源午睡”的原因了。

时间停滞

还记得高中时看着时钟等待下课铃响的经历吗?如果你感觉时间就像静止了一样,那可能是因为你的大脑真的是这么想的。当我们的眼球快速地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是,就会出现这种时间停滞的“光学”幻觉。据Kielan Yarrow以及其他许多心理学家说,当我们忽然盯着时钟的秒针看时,我们的时间知觉会稍稍向后延伸以抵消这一动作。因此,你的大脑会让你觉得你盯着秒针看的时间比实际时间更长,这样就能自欺欺人地填补那一空白。

情绪波动

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不是感情用事的人,但是感情对我们身体的影响确实比我们想的要大——至少在我们的时间感方面。我们的大脑总能找到新方法调戏我们,而在这个新方法候选名单的底部就是负面情绪,它尤其能够对我们的计时能力产生严重的破坏。就像乏味的事物能让我们觉得时间好像静止了一样,几乎任何感情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的时间感——尤其是焦虑。

心理学家们已经就这一现象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且得出结论:比起心情愉悦的人,情绪消极的人会更加关注于时间的流逝,这就让极其焦虑的时刻更加漫长。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人们争吵之后,屋子里的紧张气氛似乎能让时间放慢脚步一样。

原文:Seven Ways We’re Tricked By Time

来源:all-that-is-interesting.com/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学人都在这里

心理FM: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

打卡学习:自恋知多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5451/472404078406.html

更多阅读

人类的行为——心理学全新理论 人类行为模式理论

前 言在我开始动手编写这本书之前,我看的最后几本书中有一本名叫《治疗密码》。其作者是亚历克斯·洛伊德和班·琼森,他们是美国的心理学和医学博士。书中介绍的治疗方法被称为首部量子物理能量疗法,它通过调整身体的能量分布,修复潜意

人类误判心理学:喜欢和热爱

【根据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中《人类误判心理学》整理改写】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之下,刚孵出来的小鹅在破壳而出后将会“热爱”并跟随第一个对它和善的生物,那几乎总是它的母亲。但是,如果小鹅孵出来那一刻,出现的并不是母鹅,而是

人类误判心理学:奖励和惩罚

【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中最后一篇《人类误判心理学》让我触动很大,于是决定自己把它整理一遍,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同时尽量找些心理学的资料来恶补。如果想看原汁原味的芒格经典,请直接跳过此系列】激励机制最先讨论这个倾

行为心理学 心理学从小动作看人心

行为心理学中最基本的第一步是看脸形,因为“相随心改”和“相由心生”这两句成语已点出一个人的面貌代表着该人的心念,心如何相就如何;因此脸形很能反映人的内外和谐统一的征象,研究行为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和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和特长。面部

声明:《人类行为心理学 时间心理学:时间调戏人类的七种方式》为网友把酒祝东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