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常用方剂
(1)伤食不寐保和丸: 山楂,神曲,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连翘,莱菔子,生姜,大枣.
(2)心下痞,不寐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枣.
(3)上半夜不能入睡,阳不能入阴暖水燥土兼降金水.砂半理中汤宜之: 砂仁,半夏,附子,茯苓,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4)下半夜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柴芍二陈龙骨牡蛎汤; 柴胡,白芍,陈皮,半夏,茯苓,龙骨,生牡蛎,甘草.生姜. 亦治睡眠浅.。易惊醒是有下寒,中下寒,加姜附。一部分人服温阳药后,睡眠改善,但易早醒,是因阳升稍过,或含藏不足。天魂地魄,地魄不收,神魂不藏,夜不能寐。病阴虚。地魄汤半夏,牡蛎,玄参,麦冬,五味子,白芍,炙甘草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则安静,干姜附子汤主之.
(5) 土湿木郁,神魂失藏,虚烦而不得眠酸枣仁汤: 炒枣仁,川芎,茯苓,甘草,知母
(6)火泄烦生,不得卧黄连阿胶汤: 黄芩,黄连,阿胶,白芍,鸡子黄.
(7)阳明腑病,胃家实,不得眠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百合地黄汤,温病诸承气汤.
(8)伤精失眠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
(9)阳衰土湿,身重,心下悸,不寐半夏麻黄丸: 半夏,麻黄.
(10)胃气虚逆,卫行于阳,却不得入阴,故目不得瞑半夏秫米汤 半夏,秫米.
(11)顽固性失眠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天花粉,牡蛎,黄芩,甘草.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12)相火上扰,不寐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黄连温胆汤黄连,竹茹,枳实,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枣.
(13)少阳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猪苓汤: 阿胶,滑石,茯苓,猪苓,泽泻.
(14)土湿胃逆,相火不藏,惊悸不寐金鼎汤 茯苓,甘草,桂枝,白芍,龙骨,牡蛎,半夏.
(15)土虚,微畏寒,不寐茯苓四逆汤: 茯苓,人参,干姜,甘草,附子.
(16)血亏不寐桂枝胶苓汤 桂枝,当归,白芍,阿胶,白术,茯苓,干姜,甘草.
(17)水气滞胸,郁成湿痞,凌侮宫城,致心神烦扰,不得眠睡.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生姜,茯苓,陈皮.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18)中虚,金不能收,不寐半夏厚朴生姜人参甘草汤.

蝉蜕治疗失眠有奇效
蝉蜕有治疗失眠的妙用。临床验证,屡有佳效。验案2例,以供参考。
一.杨某,男,32岁,患神经衰弱多年,夜难入睡,睡则多梦易醒,甚至彻夜难眠。曾经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诊见;面色无华,消瘦乏力,目光少神,饮食无味,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脉虚弱,诊为心脾两亏型失眠。初以归脾汤加减3剂,宁心健脾安神未效。而后用独味蝉蜕5克,加水250克,水煎30分钟左右即可,取汁饮用。患者当夜即可入睡。
二.胡某某,女,43岁,患失眠证已7年之久,夜间经常朦朦胧胧,似睡非睡,白天经常头昏目眩,精神萎靡,健忘心悸饮食无味,舌苔薄白,脉细弱。予蝉蜕5克,煎服,每晚顿服一次。服3剂后,能安然入睡。继续服15天-30天,以巩固疗效,而后诸症均消。随访3年,病未再发。
临床经验证明,蝉蜕不但能治小儿夜啼证,更善疗成人失眠,其养心安神之功卓著。
治疗失眠的特效良方
曾经被失眠折磨,很痛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堂北京同仁堂坐堂老中医许宝老师的讲课,他给开了一个药方,名叫美容养颜酒。传说是慈禧太后的几大宝贝之一。下面就是这个药方及泡制方法:
酸枣仁40克 龙眼肉60克 西洋参40克 五味子40克 大红枣60克 枸杞子60克 甘草30 克 肉桂30克 冰糖250克 五斤40度白酒泡一个月,喝一半后再加二斤白酒到喝完。
服用方法:每天睡前喝一小杯(15克),让你于两分钟之内进入深层睡眠。面部红润精神好,此酒还有补血、补气、补心、补肾之功效。
失眠验方
偶从老中医处得一失眠验方,经百余例不寐患者,效果颇宏!
处方:酸枣仁(炒) 五味子 夜交藤 高梁米(炒)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末,过80目筛。
服法:每服6-12克,每日3次。
余一月前治一女性患者,45岁,一年前因其父病逝后既失眠,入睡困难,梦多易醒,伴腰背酸困,周身乏力。
服上方一周后睡眠明显好转,乏力消失,每晚能睡5-7个小时
今日复诊,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嘱加服六味地黄丸。
此方应用百余例,鲜有不效者,能用至12克以上效果显著!
王氏安神汤治失眠----贵州名医王希仲所撰灵验之方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方药组成:柴胡15克,五味子10克,延胡索15克,川芎10克,法半夏20克,白芷10克,细辛6克,藁本10克,炒枣仁20克,陈皮10克,合欢皮10克,玄参15克,黄芩10克,炒白术15克,山茱萸10克 ,夜交藤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睡前一小时当服一次。
本方为贵州名医王希仲所撰,为笔者业师石恩骏治疗失眠之常用基础方。上世纪80年代石氏初得此方时,见其16味药品中,安神者数量较少,而兴奋强壮之药反较多,颇为不解,故久置不用,后偶然用之,发现其安神功效甚好。近20年来凡遇失眠之证,石氏多以此方为基础方取良效。
失眠病理并非一端,然阴阳偏颇,失却平衡,两相不能互济,以致心肾不交者最为常见,王氏安神汤立方之意即针对于此。石氏认为凡神经衰弱者所致失眠者多有肝肾气血之虚损,复有肝气之郁滞,又有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脑部血运最为丰富,稍有阻格,即难安眠,此亦心肾不交之别论。
方中柴胡、藁本、川芎、陈皮、法半夏、延胡索、白芷、细辛诸药多有疏肝解郁、流动气血之力,可以清除脏腑中郁滞之结气客热,自能使陷于阴分之清气上行;夜交藤、山茱萸、五味子、合欢皮、炒枣仁补肝肾,养气血而强阴,五脏上浮之余气自然潜藏;黄芩清头目之余热;白术固中焦之脾胃。如此则元神与脏腑之气血相结无隙,阴阳之气机自然升降有序,流行无碍,自可心安神定,睡眠趋于正常。
但石氏也认为,本方所用药物表面视之,多种皆有兴奋作用,细审之则有安神镇静之效力。如延胡索性味辛温,活血化瘀,止痛作用明显,是常用止痛药,然其止痛作用正来自其安神镇静之药理,故服用其以止痛者,多有昏昏欲眠之感受,川芎、藁本、细辛、白芷也具辛温之性,均可以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头痛证多用之,也有安神镇静之作用。此五味药物若与炒枣仁、五味子、夜交藤、合欢皮等同用,则直接镇静作用大为增强。
石氏用本方法半夏常用至30克,谓其可以除膈上痰,和胃气,安元阳之神,若苔明显厚腻者可用至60克,并加薏苡仁60克,谓其也可清痰和胃,安眠作用因之明显增强。若烦躁头痛,内有郁热,加知母、百合养阴镇静;肝阳上亢者加天麻、珍珠母、生石膏平肝清热;若舌有瘀及脉涩,加桃仁、丹参、红花发其血分之郁;若思虑劳倦太过,食少纳呆者,加山药、砂仁补脾胃而养心血。一般情况下,石氏用本方,常加广栀仁15克,此药为贵州植物矮树茶之种子,系安眠镇静、交通心肾之良药。惜今之医者少有识得并运用此药者。
只需要用莲子和大米煮粥,就可以达到收敛的效果。
三味安眠汤:酸枣仁三钱,麦冬、远志各一钱,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桂圆莲子汤:取桂圆、莲子各二两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补肾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养心粥:取党参35克,去核红枣10枚、麦冬、茯神各10克,以2000毫升的水煎成500毫升,去渣后,与洗净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对于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梦者有明显疗效。
酸枣仁汤: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静心汤: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可达到镇静的效果,尤其对心血虚衰的失眠者,功效较佳。
安神汤:将生百合五钱蒸熟,加入一个蛋黄,以200毫升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50毫升的凉开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
治失眠, 百合有奇效
作者:湖南中医学院教授 周贻谋
我已年逾古稀,身体一直很好。去年7月,因老伴得了一次重病,心里一着急就睡不着觉了。老伴的病治好了,我却患上了失眠症。每天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有时连一个小时也睡不了,午觉也睡不着,非常痛苦。为了治失眠,中西医我看了不少,也没什么效果。
去年10月和11月我慕名去北京一家知名中医院治了两次。药费花了6000多,虽有好转,但还是没根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百合治失眠的文章。上面说,从中医角度看,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可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等症;凡是睡眠不安、易醒、多梦、易惊者,睡前均可饮百合汤。但具体该怎么服用,文中没有介绍。
去年12月初,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回160克百合。当晚就吃了百合,喝了百合汤,奇迹出现了,我当晚就睡得很好,没有失眠,第二天午觉也睡着了。接着我又连吃了一周百合,失眠症基本治好了,之后没再犯过。
我把做法介绍给大家,供失眠患者参考:每天早上,用250毫升开水冲泡15克百合(因百合是干的,不用开水泡,吃饮都有困难),到晚上临睡前,把泡过的百合和水一起倒进小锅里煮,煮开后再多煮两三分钟。然后等不烫时,把百合吃了,把烫喝了。等10分钟后再上床睡觉,就不会再失眠了。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地下鳞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其性味甘,微温,入肺、心经,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百合与其他药物相配伍治疗失眠会有更好的效果。
下面介绍治失眠两方:
方一:百合、生地各30克,夜交藤、丹参各45克,五味子15克。每天1剂,煎两次,午睡及晚上就寝之前分别服用。可常服。方中生地性味甘、微苦,寒,入心、肝、胃经,能清热凉血,滋阴生津;夜交藤性味甘,平,入心、肝经,能养心安神,祛风活络;丹参性味苦,凉,入心、肝经,能清心安神,活血祛瘀;五味子性味酸、甘,温,能敛肺滋肾,固精宁神。诸药互相配合,其宁神安眠之功效较为显著。
方二:百合15克,酸枣仁20克,水煎服,每天1剂,可以连百合一起吃掉。方中酸枣仁性味甘、酸,平,入心、肝、脾、胆经,能益阴敛汗,养心安神,尤其适用于治疗虚烦不眠。药仅两味,却是一首治失眠的简便廉验良方。
根治顽固失眠症——“安睡灵”
有一个首长失眠特别严重,整天吃安眠药,一天可吃不少了,副作用很大,整天沉默寡言,一点都看不见他的笑容。她的主管大夫说:“得给他解决解决”,就请了中医顾问袁鹤齐(有名的老专家,在清朝时是太医院的御医,是慈禧随身的医生,)那个时候差不多快80岁了,袁鹤齐随手就开了一个方子:炒枣仁30克、炙远志10克、莲子心5克,打成粉,一天一次吃6克。一天两次,上、下午各一次调成糊状给他吃。首长吃了一段时间后,确实睡觉特别好,特别踏实、安静。
现在失眠的人特别多,尤其是成功人士,压力太大,工作特别紧张。 举例:有一个女老板,失眠不敢吃西药,怕伤肝伤肾有副作用,就找王老师看了,王老师给她针炙,但她老出差,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所以疗效也不好,王老师就想起来袁老的这个方子了,就按照这个方子给她弄成胶囊,好让她方便出差时也能用药。女老板用了以后说特别好,有时都起不来床。她让王老师给多做点药,她要给她的哥哥和朋友。医馆给这个方子起名叫:“安睡灵”。
神效验方(3)--------失眠立效饮
主方:地黄180~500g 肉桂5~10g
主治:顽固性失眠。
使用方法:取地黄180~500g,加适量的凉水煎煮,煎药时,不用泡,直接煮就是了。先把地黄放到沙锅里,加水,以水漫过药物两横指(一般的是一横指,因为这里只有一味药,故而,可以加水多点)为度,放在火上煎煮,火力不要太大,中等就成;等水烧开后10分钟的时候,给锅里放肉桂5~10g,再煎煮10分钟,关火,沏药;再加适量的凉水,煎煮至水开后10分钟,把药液沏出,和第一次煎煮的药液混合。晚上临睡前半小时顿服,也就是一次把两次煎煮的药液喝完。
注意事项:①失眠病人,如果舌质发红的,处方中的地黄需用生地黄;如果舌质不发红的,则需用熟地黄。②失眠轻的病人,处方用量为地黄180g,肉桂5g;失眠特别重的病人,处方用量为地黄500g,肉桂10。③胃不和而夜不安,有人煎煮时加的水太多,以致煎煮之后的药液太多,一次性喝完,胃有点胀,这时不但不能治失眠,反而有可能会导致失眠加重,所以,煎煮时需加水量要少,或是煎煮之后把沏出的药液再在药锅里熬一会儿,蒸发一下水分。④用药之后大便质稀,颜色发黑,这是正常的用药反应,停药之后大便即可恢复正常。
此方是我从姬领会中医师那里学习的,据姬医师说他是从《陕西中医函授》1992年第2期第4页上看到的一个病例中借鉴来的。该文谈到:一中医治疗刘某失眠,月余目不交睫,疲惫烦躁欲死,百治罔效,投以熟地黄500g,肉桂6g,服后酣睡如雷,而病如失。后运用临床收到好的效果,并举例示之。
有一病人,是3天前看病后复诊的,女性,63岁,因为严重失眠才来看的。失眠近1年,白天不困,晚上不睡,心烦得不成。听了别人推荐,来到我的门诊,我看了舌头,稍红,苔薄白,脉数稍虚。询问之后,病人还有严重的膝关节炎,变天就疼得厉害。我说,先给你治疗失眠吧,关节疼痛,你可以用白酒泡辣椒外用试试。
于是,处方:生地黄180g,白芍30g,肉桂10g(后下),3剂。嘱咐每天晚上熬药,连续熬两次,合在一起,临睡前一次服完,这就是中医上说的“顿服”。由于病人有心烦、易生气的情况,故而,加上白芍来滋阴养肝,以缓解这个症状。
今天过来说,晚上9点上床,好像11点半才睡,不过,早上4点多才起来,睡得好香啊。呵呵,睡觉香真是福啊。于是,又让病人按原方再服3天之后,再号脉改处方。《姬领会医案》
古道瘦马体悟:看了这两则病案,我觉得很神奇。因为临床上对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是很棘手的。中药想要收到立竿见影,堪比西药安定是很困难的,此方竟有如此功效,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高看一眼。写得好,不如试一试,因为我是一个不轻易相信书本的人。于是我在临床上特别选了一例,失眠有近30年的病人,常年靠安定入睡,还睡不好,第二天仍乏困没精神,加之还有其他病,很是烦恼。该男,86岁,西安某军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为了先扭转长期失眠这个趋势,打破恶性循环,就出了这个方子。
熟地500g(因病人常年有慢性肠炎,故不用生地。)肉桂10g,按照上法要求,临睡前顿服。
病人因第一晚上不保险,又加服了西药,虽说睡着了,但看不出中药的效果。故第二天要求病人不得服西药,以证药效,结果,不出意外,熟睡一晚,病人高兴万分,说中医太神奇了,要求继续用药。我在服完三剂药后,改方针对病因处方继续治疗,最终收效。《古道瘦马医案》。
另案:胥某某,女,67岁,前一段时间体检查出脑部有一个小胶质瘤,认为得了不治之症,自此忧心忡忡,后发展为整天烦躁易怒,睡不着觉,后在某老中医处吃药半个多月,基本上酸枣仁一类药,仍然解决不了睡眠问题,白天黑夜无法入睡,人几乎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经人介绍求诊于余,要求迅速治疗失眠问题。刻诊:人憔悴不堪,两眼圈乌青,焦急烦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手脚心发烫,小便黄,大便粘溏。辨为肝郁胆热,热扰心神。本想用黄连温胆汤,恐缓不济急,于是起用上方:
生地500g 肉桂10g 蝉衣25g 黄连10g,三剂,水煎,按上法要求晚上顿服。
结果当天晚上熟睡七个小时,三剂服完,连睡三天,病人高兴万分,逢人便赞遇到了神医。我笑曰,不是神医,是神方,呵呵。后为巩固疗效,改为丹梔逍遥散合温胆汤七剂,彻底治愈失眠。《古道瘦马医案》。
张某某 女 60岁 失眠已经十几年了,一直依靠西药地西泮入睡,但是近三天西药也是失灵了,加大量也无济于事,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入睡了。人烦躁不宁,精神疲惫。要求用中医中药试试。
刻诊:面显憔悴,两目血丝密布,双手寸关脉浮滑,舌淡红,苔薄白,饮食一般,大便略干,余无它症。迫切要求解决失眠问题。心肝火旺,神不得安宁。
处方:生地500g 肉桂10g 百合30g 知母10g 蝉衣10g 三剂 水煎两遍,取250毫升左右,临睡前一小时服下。三天后转方。
三天后复诊,叙之,第一天晚上喝完药,肠鸣一阵,睡了两小时。第二天晚上睡了6小时,第三晚上睡了6小时,现按先生要求来转方。平脉,寸关已不浮滑,火已平定。转方:黄精50g 辽五味15g 合欢花15g 山楂15g 续服一周,睡觉时好时差。多年痼疾亦从缓计之。以麦味地黄丸合复方枣仁胶囊长期服用,一月后睡眠渐渐趋于正常。
注:此案例药量仅适用于心火过旺,大便偏秘者,脾弱中虚者不宜用。如果想用可以把生地改为熟地为宜。《古道瘦马医案》。
以后我用此方屡用屡效,此为后话。要说明的是,此方只能作为打破恶性循环之需要,起临时作用,这一点也很重要,最终还要靠辩证施治,针对病因去治疗失眠之证。此点要注意。
失眠经验外用方剂
失眠方1
方药:茯神15克,生鸡子黄1枚。
用法:将前药用1杯水,煎取大半杯,稍停,与鸡子黄搅匀,备用。临睡前先用温水洗脚,然后趁热服药。服后不久,即可安眠。
失眠方2
方药:丹参、珍珠、硫磺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共碾为细末,过筛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先将患者脐孔用温开水洗净,取药末0.3克,趁温填入患者脐孔,盖以棉球,外用胶布封固。每4天换药1次,病愈方可停药。
失眠方3
方药:朱砂3克。
用法:研为细末,敷位于两脚心的涌泉穴,外以胶布固定。
老中医的失眠小偏方
主方:五味子50g 茯神50g 合欢花15g 法半夏15g 水煎服
主治:失眠健忘
此方为名老中医李培生之验方,用于临床治疗失眠健忘症,疗效显著,其主药为五味子,滋阴和阳,敛阳人阴,协调脏腑,以达安神定志之妙,不可轻之。全方五味子酸收入肾滋阴填精,配半夏苦温化痰降,酸收苦降协调脏腑,佐茯神健脾宁神,纳合欢交合阴阳。诸药相伍,以期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目的。其组方严谨,配伍巧妙,临床验证不虚言也。
对于不愿服药者,治疗失眠茶疗方亦佳。
用黄精50g山楂50g(前二味破碎为小粒)五味子30g合欢花30g,晚间泡水饮用,很快就有睡意,进入梦香。
失眠
人参15克 熟地黄30克 白术15克 山茱萸10克肉桂5克 黄连5克,水煎服,日一剂。治疗4例,一剂治愈1例,两剂治愈3例。
焦枣治疗失眠顽症 偏方百试百灵
购买红枣两斤,洗净晾干,将铁锅大火烧热,将红枣倒入铁锅内翻抄5分钟后,用微火翻抄20分钟,关火焙干,此时红枣周体已焦,放筐内至凉,装瓶.
每日取8颗焦枣,用滚烫开水冲泡,饮3至5杯,最后可将所泡焦枣吃掉.
当日即可见效,保证连续睡眠6小时以上,且不惧冷,睡眠时有微汗.
如连续饮用数日后,火气旺,大便干燥,饮时可加少许蜂蜜.
治疗失眠顽症,此偏方百试百灵!!!
治疗重度失眠的偏方
1、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
2、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4、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失眠何须用药, 两搓一拍可降伏
第一搓:两手握空拳贴在后腰,上下来回搓动直到腰部发热。
第二搓: 用两手手指紧贴前额,小指紧贴眉骨(眉毛上面),向两边来回搓动。速度慢慢加快,来回搓百余次,直到前额发热为止。
拍打:最后再用手指轻轻拍打太阳穴几十次,拍打的同时慢慢放松精神身体。此法治疗失眠,效果极佳
治疗失眠的小绝招
作者:李太溪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选男左手,女右手的中指,仔细观察远端指腹部会有1-2个左右的米粒大小的白色小区,多呈椭圆状,多数在侧面,就是缺血区域,选取这个区域的中心,消毒后用7号注射器针头点刺一下,挤出10-20滴左右的血即可。够简单了吧?
“意念转三圈”,让您永远不失眠
使用“意念转三圈”这个方法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松下来。当你躺成“大”字时,你全身的神经、肌肉舒展的面积最大,这样最利于全身的放松。这个方法我传授过很多人,屡试不爽。
失眠事小,对人的伤害却很大
别以为失眠是小事,它既伤身,又伤神。从身体上讲,失眠会降低人的免疫力,进而诱发头痛、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老年性痴呆,甚至是肿瘤;从精神上讲,失眠会让人整天昏昏沉沉的,还特别容易忘事儿,丢三拉四的。所以,有的人整天没精打采的,有的人却精神紧张、碰到稍不顺心的事就发怒,跟周围的人处不好关系,这都跟失眠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一个人每天要睡足8个小时才能保证基本的睡眠质量,这说明,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觉。只有睡眠质量有了保证,第二天,我们才有精神去工作。因此,每个晚上都睡得沉沉的、熟熟的、香香的,这才是一种幸福。否则,我们不但当天的疲劳没有得到缓解,第二天还提不起精神。
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而造成不寐的原因与没有调节好阴阳有关。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阳气盛则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大自然阴气盛的时候,人就要去睡觉,阳气盛的时候人就应该醒来。《黄帝内经》上也说“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这就明确指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因此,人一定要在23点以前上床睡觉,这样比较适宜养生。
实在睡不着,那就睡个带有意念的“子午觉”
另外,中国人有午睡的习惯,这个习惯非常好。因为中午11点~13点又到了阴阳交替的时候。这时候,阴气最弱,阳气最盛。如果这时候,你能休息上三四十分钟,又能起到养阳的效果。这样一来,子夜养阴,午时养阳,当然就有利于养生了。
我有个朋友,是名网络工程师,他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点才能睡觉,一直睡到早上9点起床,后来他失眠了。每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到天明,慢慢地,就养成了吃安眠药的习惯。有一次,我就开导他说:“反正你每天都要睡7个小时觉,你就按照我说的,晚上10点睡,早上5点起床,然后中午再补个觉试试?”
过了一个月,他就兴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我:“能睡着啦,能睡着啦!”那神情就像个小孩子一样。
如果用“子午觉”的方法你还睡不着的话,那我把你的“药量”再加大些,让你睡个带有意念的“子午觉”。
躺在床上,让四肢伸成个“大”字,先让全身彻底放松下来,包括肌肉和精神。然后闭上眼睛,将自己的意念集中于眉心间的印堂穴,然后在心里默念:“我的头沉了。”隔上两三秒钟,注意念痴人说梦中于右手,再默念:“我的右手沉了。”然的让意念走到右脚上,说:“我的右脚沉了。”接着就是“我的左脚沉了”,再接着就是“我的左手沉了”,转了一圈后再回到头部,重新开始。
这样,你将自己要睡觉的意念在全身走上一个循环,告诉全身的每一处:我要睡觉了。这样,你很快就能睡着了。我自己试过,没超过三圈,我就睡着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要从头向右手方向转。如果您是左撇子的话,那就要从左手开始转了。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效果却很神奇,也非常有道理。失眠的根本原因是全身发僵、紧张,放松不下来。有些人失眠时会吃安眠药,但是,第二天醒来后,他会感觉全身的肌肉酸软乏力,有的甚至动弹不得,这说明安眠药的作用就是使全身的肌肉、神经放松。而使用“意念转三圈”这个方法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松下来。当你躺成“大”字时,你全身的神经、肌肉舒展的面积最大,这样最利于全身的放松。这个方法我传授过很多人,屡试不爽。
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治疗失眠,它还能在无形中帮我们消除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隐患,而且还能让我们从抑郁、焦虑、烦闷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王新志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二.针方治疗顽固性失眠
首先治疗失眠,针方:中下白、肾关心门;太白、复溜单侧。
第一天有效,睡大约3小时,
第二天有效大约3小时
第三天6小时
拒绝失眠有诀窍
睡不着觉,睡不踏实容易醒,醒了以后就再也睡不着,睡完了不解乏,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想必现在很多人都遇到过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为此困扰不已。事实上,若能通过不同表现,将失眠正确归因于五脏,就能有效缓解。
1、太烦躁时睡时醒是因肝
若您的症状为时睡时醒,精神欠佳,乏力面白,眼干,舌淡等,就属于肝血亏虚,虚烦失眠,可选用酸枣仁汤缓解。
滋养之道:通过食疗也可以有效预防失眠。比如自觉压力大时,可多吃点绿色及口感带酸的水果,如柠檬、猕猴桃、梅子等。肝火旺时容易口渴,需要喝充足的水。玫瑰花茶、熏衣草茶,再加入些有安神作用的酸枣仁一起喝,效果很好。
2、睡着易做梦,睡醒不解乏是因为心
经常熬夜加班,会一点一滴耗损体内的“阴气”,变成“阴虚”体质,就算精疲力竭,上了床也睡不着,要不就是脑袋里连番上演各种梦境,觉得没法好好休息。时间长了更会发现,记忆力在不断下降,同时伴有心慌、面白、头晕等表现。此种情况必须“滋心阴、养心神”。
滋养之道:建议选择桂圆和适量的红枣、莲子及糯米一同煮成粥,早上食用;或用6颗桂圆肉、10克莲子及芡实,加500毫升水煮成茶,每天早晚温热喝一次,能养心安神。但感冒时或有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吃桂圆。
3、体弱者失眠多因肾
年老体弱、久病不愈、劳累过度,或先天体质不足都容易导致人出现睡不安、时睡时醒、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等表现,这多是肾阴虚、心火旺所致,应滋阴补肾。
滋养之道:食疗可选用山药、枸杞、粳米一同煮粥,安神助眠。
4、腹胀胸闷而难眠是因脾胃
中医有一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指的是肠胃没顾好,造成胃气失和、消化不良、腹胀不适,就很难一夜好眠。此时需要消食导滞,佐以安神。
滋养之道:此类失眠主要以预防为主。晚餐掌握“77”原则,即尽量晚上7点以前(或睡前3小时)进食,7分饱,菜品清淡。要少吃豆类、青椒等胀气食物,以及辣椒、大蒜及生洋葱等会让人感觉烧胃的辛辣食物。用餐之后稍微走一走再睡觉。
5、病中或病刚好时不能安睡,需清肺火
感受外邪后,人体正气虚弱,易心烦,夜间辗转反侧不能安睡。这多因肺热所致,还会伴有口干身热、小便短赤等表现。
滋养之道:可多吃胡萝卜、木耳、蜂蜜、梨、枇杷等,尤其是枇杷效果较好。
当然,不管对于哪种失眠,下午适当运动,晚上用温水泡脚,并按摩脚底“涌泉穴”都会有预防之效。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