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解题过程 巧用圆系方程 简化解题过程

巧用圆系方程 简化解题过程 四川省眉山中学校 谢维勇

  在解析几何中,符合特定条件的某些圆构成一个圆系,一个圆系所具有的共同形式的方程称为圆系方程。常用的圆系方程有如下几种:

 

  ⑴以为圆心的同心圆系方程

 

  

 

  ⑵过直线与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

 

  

 

  ⑶过两圆和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

 

  

 

  此圆系方程中不包含圆,直接应用该圆系方程,必须检验圆是否满足题意,谨防漏解。

 

  当时,得到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为了避免利用上述圆系方程时讨论圆,可等价转化为过圆和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交点的圆系方程

 

  

 

  在遇到过直线与圆,圆与圆交点的圆有关问题时,灵活选取上述各种圆系方程,可简化繁杂的解题过程。现不妨举两例简要说明。

 

  例1:已知圆与直线相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若,求实数的值。

 

  分析:此题最易想到设出,由得到,利用设而不求的思想,联立方程,由根与系数关系得出关于的方程,最后验证得解。倘若充分挖掘本题的几何关系,不难得出在以为直径的圆上。而刚好为直线与圆的交点,选取过直线与圆交点的圆系方程,可极大地简化运算过程。

 

  解:过直线与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为:

 

  ,即

 

  ………………….①

 

  依题意,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则圆心()显然在直线上,则,解之可得

 

  又满足方程①,则

 

  故

 

  例2:求过两圆和的交点且面积最小的圆的方程。

 

  分析:本题若先联立方程求交点,再设所求圆方程,寻求各变量关系,求半径最值,虽然可行,但运算量较大。自然选用过两圆交点的圆系方程简便易行。为了避免讨论,先求出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则问题可转化为求过两圆公共弦及圆交点且面积最小的圆的问题。

 

  解:圆和的公共弦方程为

 

  ,即

 

一元二次方程解题过程 巧用圆系方程 简化解题过程

  过直线与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为

 

  ,即

 

  依题意,欲使所求圆面积最小,只需圆半径最小,则两圆的公共弦必为所求圆的直径,圆心必在公共弦所在直线上。即,则

 

  代回圆系方程得所求圆方程

 

  总之,在求解过直线与圆,圆与圆交点的圆有关问题时,若能巧妙使用圆系方程,往往能优化解题过程,减少运算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7-10-23  人教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5951/983031740890.html

更多阅读

巧用游戏练习篮球高、低运球

巧用游戏练习篮球高、低运球在篮球的练习或比赛过程中,高、低运球是为了有效的控制住球,进行对球的保护、摆脱或进攻的有效手段,但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来看,存在以下错误动作:1、高运球变低运球时,出现动作脱节。2、低运球时,重心太高。下

21.2.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21.2.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课前回顾〗1.形如(或可化为)或,则可利用直接开平方法直接求解.2.因式分解中的完全平方公式是什么?〖学习目标〗(1)了解配方法的概念,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2)经历探索利用配方法解一

《配方法》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第二课时).下面我根据我上课的思路,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分析、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四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作一个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反思

一、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推导求根公式,并能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2、使学生熟练地应用求根公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配方法教学反思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本章解法的第三课时,我的设计思路如下:首先因为学生在开始已经学习了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此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篱笆问题引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掌握的过程

声明:《一元二次方程解题过程 巧用圆系方程 简化解题过程》为网友其实我很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