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环境的美化
教学目标:
1、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环境美化、净化的重要意义。
2、初步知道如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3、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物品,为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环境美化、净化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难点:
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学生能用实际行动来美化环境。 教具:
小部分生活垃圾,课件,录像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播放一组整洁美丽校园环境和一组脏乱的校园环境录像。
2、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喜欢在哪一个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为什么?
3、小结对比,引发思考。
(校园美景,学生感悟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与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干净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经过打扫,可以变成整洁美丽的环境。)
4、板书课题:环境的美化
二、学习新知,整体理解
(一)生活垃圾的认识
1、过渡:脏乱的环境是因为垃圾没有清理,打扫而形成的。但经过人们的打扫、整理会变得干净,可是那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呢?大家想知道吗?

2、播放垃圾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录象。
3、学生观看后自由提问。(为什么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4、介绍垃圾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5、小结:垃圾不仅给人们带来污染,还会影响环境,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了解垃圾的来源及放置方法
1、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宾馆、办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讨论: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三)、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1、过渡: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的宝贵材料制成的。
2、学生说说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
相机引导:想想在学习中、建筑上等还会产生什么样的垃圾?
3、说说对这些垃圾的认识。
4、活动《给垃圾找家》:这儿有些垃圾,他们都找不着家,现在咱们来给这些垃圾找一下家,比比看,谁找得又快以准?
(垃圾:废电池、易拉罐、废报纸、瓜果皮、变质食品、玻璃碎片、过期药品、饭、铁剩丝、杀虫剂罐子)
5、全班交流答案。
6、讨论,共同完成垃圾种类的划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7、小结:
我们把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殊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
(四) 垃圾的种类(课件出示)
1、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资料补充: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不可回收垃圾:瓜果皮、蔬菜皮、剩饭、变质食品等。(卫生填埋)
3、有害垃圾:废电池、温度计、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特殊处理)
(五)生活中的垃圾放置
1、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分类放置垃圾的?
2、讨论: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好处。
3、总结出对生活垃圾分类放置的必要性。
三、知行统一,规范行为
1、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给垃圾分类放置。
2、找一找生活中有没有不该成为垃圾的物品。
3、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学会了给垃圾分类的方法,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真正去做时会有哪些困难?
4、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可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怎样做才能为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尽一点力呢?你准备怎样做?小组讨论交流。
四、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1、谈谈收获
通过这节卫生健康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2、总结全课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要慎待垃圾,合理对垃圾进行分类,用我们的智慧,充分想象使变废为宝,美好的环境人人都喜爱,但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创造。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好我们美好的家园。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收集有关环保的标语。
2、做一件废旧物品的小制作。
3、到校园捡垃圾,并分类放置,争做“环保小卫士”。 板书设计:
环境的美化
慎待垃圾 合理分类
变废为宝 好处多多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美化环境 共同努力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