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与取向



人类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与取向

张录强

一、人与环境关系认知的三个阶段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却是逐渐发展、变化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人类的产生开始、到文艺复兴之前,为神秘文化阶段,相当于人类文明的蒙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对自然界充满了神秘和恐惧,人类是自然的附庸;在这个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局限在局部和较低的水平,以宗教为代表的神秘文化是文化的主流,社会、经济及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第二个阶段,从文艺复兴开始到20世纪中期,工业文明(或人类中心主义)阶段。文艺复兴开始后,由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具备揭开自然界神秘面纱的能力,人类在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方面,出现了意识上的偏差,摇身一变以自然的征服者和驾驭者自居,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少年时代;在这个时期,以工业化大生产为背景的工业文明成为人类文化的主流,社会、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逐渐超过了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影响到人类的长远发展与生存。

传统工业经济一方面掠夺式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另一方面又将生产、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这种典型线性经济的发展,必然一方面导致资源日益减少,甚至最终枯竭,另一方面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两者都直接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工业经济过分强调增长,而不顾及生态成本与环境危害。从本质上讲,传统工业经济违背了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生态学原理,使有限的资源、环境变得更加有限,具有明显的反环境本质,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20世纪的100年,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人口与经济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世界人口从15亿增长到60亿,增加到4倍。全球粮食生产增加到4倍,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增加超过100倍,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从1万亿美元增加到30万亿美元。这被认为人类取得的伟大成就。人类社会获得全面进步,人类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上世纪70~80年代,人类的工业文明大发展达到了顶峰。[1]但是,工业文明的成就并没有表面的数字那样辉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由于工业文明的反环境本质,工业文明的兴盛导致了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一系列危机。

工业文明导致生态危机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工业文明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以机械论、还原论为认识论核心的文化形态。1)工业文化是一种主客体二元分立的文化。近代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主体独立意识的形成,人越来越意识到自身与环境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主客体分立的二元文化。它强调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人独立于自然界,而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独立于人,它单独存在,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它否认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2)工业文明的认识论是还原论。这种认识论的预设是:各种感觉材料是分离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只有把事物还原成它的各种部件,并分别地认识这些部件,人对世界的认识才有可能,例如:我们要研究一栋房子的功能,首先要把它拆分成砖、瓦、木料、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然后通过研究每一块砖、瓦、木料、钢筋、水泥,才能对一栋房子有所认识。3)受西方近代科学分析方法的影响,这种文化倾向于把人的形体与外在世界看成机械性的东西,物理、化学作用成为人们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标准,因而这种文化是一种机械的文化。4)在价值观上,它只承认人的价值,而不承认自然的价值。主体意识的片面发展促使这种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人类中心主义。5)这种文化主要以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为动力,片面追求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因而又带有很强的世俗文化的特征。[2]

显然,在传统工业文明的框架中不可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危机,这些危机之所以成为危机,根源恰恰在于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自身的缺陷。

第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21世纪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在此之前,以自然的征服者和驾驭者自居的人类,开始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人口、能源等严重危机,促使人类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逐渐形成了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并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文化,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类实现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的基础,这是人类文化走向成熟的阶段。

表-1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同阶段

建立在生态学原理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一定意义上是对工业文明主客体二元分立文化的否定。生态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生态系统整体观。它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客体二元分立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的作用不是机械的相互作用,而是有机统一的关系;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要求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转变人类生产、生活和价值模式,从根本上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和危害,重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整体可持续发展。[3]

人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发展过程的产物,这种认识水平体现在人类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形成纵横交织的人类文化与科学谱。在不同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形态可能同时并存,各种文化形态在文化谱系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决定了文化的现状与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人类的一员,无论在那一种文化形态的背景下,只有溶入先进文化的主流之中,个人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391.html

更多阅读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2045年人类将永生不死

一、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的原因。  1、改变物种(有意无意造成物种的消失或引入物种)  如1859年有农民从英格兰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造成澳大利亚生态系

反馈回路模型——人类发展、学习、创造和天才的理论

反馈回路模型——人类发展、学习、创造和天才的理论原文:WinWenger,Image-Stream发明者,加速学习、大脑开发等领域的先驱翻译:阿扁翻译前记:这是一篇不同寻常的文章,它用一个反馈回路模型述说了人类发展、学习、创造和天才的基本原理,而

光触媒--利用光“瓜分瓦解”污垢和有害物质 光触媒对人有害吗

光触媒百科名片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二氧化钛比较常用),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

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

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北京光明网学术论坛自然科学版帖 子作者:杨复青“天人合一” 是科学事实(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㈠吉神纳音景对命主来说是个性化的阳宅风水理论的实际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天人合一”是关健理论,历代风水命理

声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与取向》为网友年少痴狂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