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他死得太早太早,否则天下到底是不是刘邦的还很难说呢!

他死得太早太早,否则天下到底是不是刘邦的还很难说呢!

项梁自在东阿打败了秦军,替田荣解了围后,仍对章邯穷追不舍,一路又几次交锋,秦军抵挡不住,章邯只好带领败军退入濮阳城,团门坚守,不与楚军争锋。项梁数度攻城不克,想着暂时也占不到便宜,遂移军进攻定陶。然而,定陶亦有秦军死守,项梁久攻不下,他干脆派刘邦项羽继续领兵西征,自己驻兵城下,守株待兔。

与此同时,在秦都咸阳,赵高已经使用阴谋诡计,一举把李斯打入了十八层地狱,而且灭其三族,消除了心腹之患。于是,朝廷上下,他赵高就自然而然地一手遮天了,军政大权在握,二世胡亥不过一个傀儡皇帝,没一句话顶用。二世也乐得轻闲,在宫里兀自逍遥。李斯一死,赵高如释重负,心想安了内,必须要考虑一下外面的事了,他便写信给章邯,催促他加快平叛的力度,加快灭贼的进度。

章邯怎么不急?他也是心急如焚,但打不过人家项家兵,想必不能蛮干,只能等待机会智取。于是,他不是在濮阳城等死,而是天天派兵出去侦察楚军军情,一边又向各地征调兵马,为下一步攻打楚军做准备。

当时已是深秋,秋风秋雨愁杀人,军队为雨所困,进退两难。刘邦项羽进攻外黄,也是打打停停。项梁西征以来,几乎逢战必胜,心里不免骄傲起来,觉得秦军不过如此,所以,在定陶城外的他,既不把刘项二人召回,集聚力量,也不加强警戒和防范,天天在帐中大吃大喝,酒气熏天,似乎只要等到天气一好转,就能一举拿下定陶,然后直捣濮阳。而那些将士们看到项梁不问军情,他们更是懒得管事,不是喝酒,就是睡觉,偶尔出个岗,也是呵欠连天。而这些情况,早已被章邯的探子摸得一清二楚,章邯觉得机会来了!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他死得太早太早,否则天下到底是不是刘邦的还很难说呢!

就在章邯摩拳擦掌之际,项梁手下的谋士宋义看出了端倪。他了解到章邯增兵的情况后,马上到项梁帐中汇报说,将军西征以来,战无不胜,威名远扬。然而,战场上没有永胜的军队,目前秦军虽然暂时处于劣势,但章邯非等闲之将,秦军也非等闲之兵,加上听说他正调兵遣将,增加军力,恐怕有所图谋,将军如不能振作士气,激励斗志,一旦章邯率军来袭,仓促应战,容易失败呀。

项梁闻言大笑,说宋君多虑了,章邯乃败军之将,其增兵不过固守濮阳,来攻楚军恐怕他有此心无此胆,何况路途遥远,连天大雨,百里来袭无异于自投罗网,他怎么会蠢到这样?说完,又一阵大笑。宋义见项梁油盐不进,只是叹息。正好项梁最近要派个使者召田荣一起攻秦,他便主动请缨,要求使齐。项梁也觉得宋义扫兴,于是顺水推舟,安排宋义使齐去了。

宋义使齐后,更是无人在项梁面前多嘴多舌了。项梁见秋雨依然不断,毫无停止的迹象,便继续天天饮酒作乐。就在项梁麻痹大意之际,守在濮阳的章邯却神不知鬼不觉地领军扑向定陶。某个风雨交加的晚上,章邯命令士兵衔枚疾走,连夜赶到定陶城外,兵分两路杀入楚营,可怜楚军还在楚中酣睡,猛听得杀声震天,很多人梦还未醒就做了秦军刀下之鬼。

项梁匆匆提着身边一把短剑,赶出帐去,迎面却碰上章邯握着大刀杀将过来,项梁也是梦中惊醒,匆忙应战,心早就慌了,加上剑短势弱,没过三五招,就被章邯横扫一刀,劈成了两截,一代英豪武信君项梁,就这样成了章邯的刀下之鬼。至于其他楚军,仓促中如何应战?被杀者十之八九,剩下几个腿脚快的,纷纷逃往外黄,向项羽刘邦报信去了。

项梁之死,只证明了一个千年不变的道理:骄兵必败!然而,话又说回来,项梁到底比他侄儿项羽要老道一些,倘若他不死,这天下到底是不是刘邦的大汉江山还很难说呢,幸亏历史不能假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551/657134218586.html

更多阅读

近则不逊、远则怨论职场之道 近之则逊 远之则怨

“近则不逊,远则怨”其出自《论语》,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有怨。”是指一个人对他亲近了,他对你不尊重,疏远了则有怨言!整个句子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我们且先不讨论这句话所指或者是其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原文及翻译 刘邦本纪原文及翻译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①,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②,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孔子对子贡经商的看法 论孔子经商之道纯属瞎扯

   时下,在中国神州大地刮起孔子风,一些打着孔子旗号的大师们四处张锣吹嘘着儒教学问,什么紫气东来,孔子的经商大道,依在下之见,纯属瞎扯,不禁让我想起当年的浮夸风.中国的一些学者,向来做文章可以,弄虚作假也许更生猛,所以祸害之深也由此不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翻译 刘邦得天下的“秘籍”

刘邦出身低微,且颇有顽劣之名,而能成为四百多年汉家王朝的开国皇帝,人们对其缘由议论两千年不绝,难有定论,最佳答案仍然是刘邦自己给出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

浅论徽商经营之道 论酒楼经营之道二

论酒楼经营之道把握一个企业核心的是人。因为不论怎样好的策划都是由人去完成,特别是它不是由一个人去独立完成,而是由团队配合完成,最后达到的效果都有所差异,也许极少数结果一样但过程是不一样的。但大部分的结果差异较大.那如何建

声明:《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他死得太早太早,否则天下到底是不是刘邦的还很难说呢!》为网友念夕夏温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