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按摩培训班 颈椎病针灸还是按摩好 中医针灸按摩 解决白领颈椎病

中医针灸按摩培训班 颈椎病针灸还是按摩好 中医针灸按摩 解决白领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产生颈肩部疼痛,或伴有头痛、肢体麻痹等症状的病变称为颈椎病。头颅通过颈部与躯体相连,颈项部要承担较大的活动并支持头部重量,保持头部平衡,所以容易发生劳损,并伴随年龄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上述症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产生颈肩部疼痛,或伴有头痛、肢体麻痹等症状的病变称为颈椎病。头颅通过颈部与躯体相连,颈项部要承担较大的活动并支持头部重量,保持头部平衡,所以容易发生劳损,并伴随年龄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上述症状。其中尤其以第五、六颈椎和第六、七颈椎为多见。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及推拿按摩、针灸治疗。

  1、颈椎病的拔罐治疗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或大椎;2、大杼、风门。

  配穴:天宗、肩井、肩贞。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第一组为刺络拔罐法,第二组为竹罐法。每次一组,可交替选用。如仅用主穴疗效不显,改用或加用1~2个配穴。

  刺络拔罐法操作:可先以铍针刺,直入直出,深至骨膜,出针后有少量血液流出(一般不超过5毫升),亦可以皮肤针局部叩刺至皮肤微出血。针后加火罐,留罐15分钟,去罐后作局部按摩及头部作旋转运动,3~5天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产生颈肩部疼痛,或伴有头痛、肢体麻痹等症状的病变称为颈椎病。头颅通过颈部与躯体相连,颈项部要承担较大的活动并支持头部重量,保持头部平衡,所以容易发生劳损,并伴随年龄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上述症

  竹罐法:将大小不同之竹罐在煮沸的药水锅内煮2~3分钟,取出并甩尽药水,然后迅速置于穴位上使吸住皮肤,7~10分钟后取下,以出现瘀斑或充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药液制备: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0克,乳香、没药各5克,布包加水煎煮而成。

  2、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夹脊颈4~7;2、哑1~4、风池、天柱、大椎。

  配穴:神经根型加肩井、胛缝、曲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加百会、四神聪、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行间;交感型加百会、四神聪、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环跳。

  哑1~4位置:哑1与哑2、哑4均位于督脉上,哑1为第2、3颈椎棘突间(哑门下1寸)、哑2为第3、4颈椎棘突间,哑4为第6、7颈椎棘突间(大椎上1寸)。哑3在哑2旁开05。寸(双侧)。

  胛缝穴位置:肩胛骨内缘压痛点。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产生颈肩部疼痛,或伴有头痛、肢体麻痹等症状的病变称为颈椎病。头颅通过颈部与躯体相连,颈项部要承担较大的活动并支持头部重量,保持头部平衡,所以容易发生劳损,并伴随年龄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上述症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1组,可轮流选用。其中第1组穴,一般取夹脊颈5~6,如颈肩痛麻至腕指,可均取;第2组穴每次仅选哑(1~4)中之1穴,余穴选1~2穴。配穴据不同症型,取2~4穴。

  夹脊穴操作:取28~30号1.5~2寸之毫针,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旁开夹脊穴成45度角刺入,至针尖有抵触感即退针5分。采用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促使针感传导。疼痛重者紧提慢插,肢体麻凉甚者紧插慢提。一般则用平补平泻法。哑1、2、4穴,均为直刺1~2寸,反覆提插不捻转,哑3进针法同夹脊穴。要求取穴准确,得气后轻提插3~5分钟或捣针2~3分钟,要求哑3针感为上肢触电感余穴应达到四肢触电感。针感宜由弱到强,逐步获得,不可乱捣猛刺。如针感不满意,可调整方向,如仍无上述针感,则不必强求。缓慢出针,出针后揉按穴孔片刻。大椎穴,快速进针,缓慢送针至1.5寸深。

  进针时针尖略朝上,得气后针尖略朝下,然后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作快速小幅度捻转,使病人有酸麻感循督脉下行,继而改为自上而下有节奏捻转(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捻针),运针半分钟。退针至皮下,复将针尖指向患侧,提插捻转1分钟,使酸麻达到肩臂,不留针。风池向鼻尖方向进针1.5寸左右,使针感向头颈部放射,天柱穴略向脊椎斜刺,针感向颈部放散为宜,均用平补平泻之法。配穴,进针得气后亦用平补平泻法,其中,胛缝穴进针3~5分,有局部酸胀为宜;养老穴取穴时手掌朝胸前,针尖向内关方向刺入,针感应向肩、肘、腕放射。以上穴位,除不留针者外,均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3、颈椎病的穴位注射治疗法:

  (一)取穴

  主穴:新设、阿是穴、大椎、天宗。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产生颈肩部疼痛,或伴有头痛、肢体麻痹等症状的病变称为颈椎病。头颅通过颈部与躯体相连,颈项部要承担较大的活动并支持头部重量,保持头部平衡,所以容易发生劳损,并伴随年龄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上述症

  配穴:神经根型加天鼎,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

  新设穴位置:风池穴直下方,后发际下1.5寸。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二)治法

  药液:混合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5~10毫升);野木瓜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

  主穴每次选1穴,据症选1配穴。阿是穴多在颈椎周围,须仔细探找,如能发现条索状或结节性痛点更佳。在注入药液之前,应略作提插,使得气感明显,天鼎穴应使针感到达病臂及手指为佳,然后缓缓注入,每穴任选上述药液一种,注入1毫升(阿是穴可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

  4、颈椎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

  (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产生颈肩部疼痛,或伴有头痛、肢体麻痹等症状的病变称为颈椎病。头颅通过颈部与躯体相连,颈项部要承担较大的活动并支持头部重量,保持头部平衡,所以容易发生劳损,并伴随年龄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上述症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二)中医辨证类:气血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三)中医辨证类:气阴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产生颈肩部疼痛,或伴有头痛、肢体麻痹等症状的病变称为颈椎病。头颅通过颈部与躯体相连,颈项部要承担较大的活动并支持头部重量,保持头部平衡,所以容易发生劳损,并伴随年龄的增加,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上述症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四)中医辨证类:脾肾阳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遗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饮食正常或纳差。舌淡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弦,或沉细弱。治以补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

  方药:熟地、枣皮、炮干姜、龟板胶、鹿角胶、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

  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补肾养血;鹿角胶、龟板胶填精益髓,强筋健骨;枣皮补肝肾,收涩止遗;川桂枝、肉桂温经和阳;炮干姜、淮山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温阳益气;白芥子祛痰散结;炮甲珠软坚散结,通经活络。

  (五) 生化药物治疗

  采用从猪的四肢骨或牛的胎骨提取出的骨肽制剂骨肽片、骨肽注射液等治疗颈椎病,有临床研究表明,口服骨肽片3周(2片,tid),对神经根型、脊椎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74%、68%、90%和75%。(图片来源:CFP)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6851/578781438298.html

更多阅读

小儿面瘫要早治中医针灸效果好 针灸治疗面瘫后遗症

记者手记:小儿面瘫要早治中医针灸效果好最近,我陪着女儿妮妮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四科度过了难忘的15天,亲眼见证了针灸治疗小儿面瘫所取得的神奇效果。受风受凉是病因治疗面瘫要趁早说起女儿妮妮的病,我有

如何学习好中医针灸?中医针灸培训班学习步骤

现在很多朋友在苦恼如何学习好中医针灸,其实学习中医针灸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来一步步的学习下来的话,就会事半功倍了。南方医科大学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老师为避免大家乱报各种参差不齐的中医针灸培训班学习,而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了一

中医针灸专家—胡琴芳 中医针灸

  胡琴芳,女,中医针灸专家,1957年出生于上海,原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从事中医临床研究诊疗工作近40年。胡琴芳潜心研究中医针灸,在传统方法上开拓创新,别具一格,独树一帜。针刺手法高超独特,尤擅长骨关节病

中医针灸简介 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简介,中医针灸-起源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2010年9月12上午,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在广州举行

鼻炎按摩什么穴位 传统中医穴位按摩法治疗各种鼻炎

传统中医穴位按摩法治疗各种鼻炎――简介每到换季,鼻炎患者的鼻子就又开始蠢蠢欲动,要如何把鼻炎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医按摩有方法。鼻炎,换季高发疾病之一,中医穴位按摩术治鼻炎,采用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既能治好鼻炎,又可预防鼻炎,同时还可

声明:《中医针灸按摩培训班 颈椎病针灸还是按摩好 中医针灸按摩 解决白领颈椎病》为网友蹲得下跳得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